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行游记——平遥古城的票号和县衙

[游记]西行游记——平遥古城的票号和县衙

2007-07-16    hexun.com

说起票号和县衙,有的人可能陌生,可要说起钱和权来,大概就都耳闻目睹,甚至熟视无睹了。票号就是钱的象征,县衙就是权的象征。山西平遥古城和辽宁的兴城古城相比,资格可是老了很多。平遥古城文物众多,名胜古迹更是俯拾皆是。目前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9处。城区内以完整的建筑为载体,街、市、商、官、学、工古意浓浓,寺观、庙坛、殿阁、楼台、宅院星罗棋布,整座古城布局合理,浑然一体。江泽民和朱容基都曾先后到过这里,并分别题写平遥古城城匾。由于我去的那天下着小雨,再加上时间紧张,在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我只好视利眼选择了钱和权,坐上导游公司的电瓶车,上来下去、里出外进地抓紧问钱览权。

清中叶,中国第一家票号——日生昌票号在平遥的问世,使平遥的金融、工商业迅猛发展并部鼎商界100余年,赢得小北京的美誉。票号鼎盛时,全国设有35处分号,是当今中国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尤其是,中国十大票号之一的协同庆票号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很有特色。我归纳为:一是以人为本,知人善任。票号的机制类似现在的股份制,有老板(懂事长),有掌柜(经理),下设几个部门,权、责、利清晰,职位不搞家庭世袭。二是诚实守信,资金调度灵活,降低了金融风险。三是抢占市场,突出重点地域经营。四是手续严密,密押独特,存兑安全。在这里完全可以找到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雏形。我真的是佩服我们的祖先,200多年前,在美国刚建国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出现了这么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可惜这些先进的制度,由于历史和社会的种种原因,并没有被后人继承下来。而到了我们建立市场经济的时候,还要到西方去泊来,真是和历史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说完那个钱,再来看看这个权。平遥县衙署是中国现有唯一的封建社会基层行政管理机构的典型建筑。其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县衙又叫衙门,要进衙署,必先进门。可是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我只好:掏出银两买门票,未能击鼓把状告。既然门对衙这么重要,自然门上的楹联文化对衙也一定很重要。我慢慢地看,细细的品,果然自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县衙大门楹柱上有联曰: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意思是知县规劝百姓,一方面要体谅知县当官不易,无事莫登三宝殿,另一方面,也是警告百姓,进衙门要慎之又慎,一不留神得不赏失,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衙门还是少进为好。

县衙的第二道门叫仪门,是专门在知县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的时候打开用的。仪门外有联曰: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 ;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此联通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景场面对比,反衬出二者相反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仪门内侧也悬一联,曰:百载烟云归咫尺 ;一暑风雨话沧桑。此联以烟云比喻世道变迁,宦海沉浮,告诉人们通过对县衙的研究,以小见大,以署见朝。

公堂(知县审理案件的大堂)门楹柱上有一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容失一官不易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由此看来,任何一个朝代,在它建立之初,初衷都是好的,然而看看历史,能将这种作风长久地保持下来的却很不多见。

二堂(知县的日常办公室)门外悬一联,曰: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 ;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其意不言自明,值得注意的是下联的愧字里少写了一点笔划,而在民字里多写了一点笔划,意为对百姓少一点惭愧,多一点民心。把中国文字所特有的寓意法,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堂(知县内宅)所悬楹联为:治赋有常经勿失小恩忘大体 ;驭官无制法旧存公道去私情。意思是说做官有做官的原则,不要为了一些小恩小惠忘了基本原则,要存公道去私情。

正窑(知县的食堂)门外悬挂一联: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 ;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意思是说,知县也是凡夫俗子,也要具备做人的基本品德。

大仙楼(供奉狐仙)外的楹联是:名场似奕无同局 ;吏道如诗有别裁。意思是说,做官犹如下棋,要勤动脑,慎动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后花园的花厅上有一联,曰:花荫昼静闻莺语 ;厅满春闲有燕泥。此联巧妙的将花厅二字镶嵌于上下联中,称镶嵌联,由于嵌于联首,故又称藏头联或鹤顶联。

诗是语文的精华,而对联又是诗的精华。唯我国所独有,其形式巧妙,内涵丰富,为历代文人所喜好。有回文联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谐音联如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合字联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等等,妙趣横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我喜欢对联由来已久,赏联不少,作联不多,眼不高手更低。可古往今来的名联佳句的深刻内涵,也的确使我长进了不少见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转自:http://lncyzheng.blog.hexun.com/2020742_d.html37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