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遥古城游记 |
[游记]平遥古城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五一期间。和男朋友一起去了山西平遥古城,如今做此游记,重温旧忆。 那天一大早,我们就租了自行车朝古城进发。这古城,原汁原味儿,城门和城墙高大宏伟,青砖久经岁月的洗礼,早已变成了灰黑色,仔细看去,许多砖上都布满了痕迹,仿佛老人脸上的沟壑,那自然是风吹日晒的痕迹,战争中金戈铁马践踏过的痕迹。拥挤的游人,时尚的衣着,高档的相机,到处是现代文明的符号,而在这其中,古城依旧,门前斑驳的石狮子,模糊可见的雕刻精细的门廊,锈迹斑斑的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的铜门把手儿,房屋的顶上和脚跟儿是或浓或淡的青苔,--无处不透着寂落和荒凉,不过古城,真正的古城,也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踏进古城门,踱上古城墙,而后又到了古县衙,县衙占地面积很广,然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公堂,就是听讼问狱的地方,原告和被告跪的地方都有固定的位置——两块大青石,磨损的迹象非常明显,我就猜想肯定有很多冤案的,那些冤鬼的鲜血浸损了这大青石,就在这明镜高悬的公堂上。 走出县衙,在拥挤的街道的一边,我看到许多做工精美的绣花鞋,这绣花鞋,一针一线皆是手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藏在深闺中的美人儿,脚穿绣花鞋,手持宝镜,娇羞可人,静若桃花。对于这平遥古城的特色宝贝,我很想买一双,在家里时,穿在脚上,静静欣赏。但是嫌麻烦,终于没有买,现在想来,不胜遗憾。从古县衙绕过几条巷子,就绕到了大名鼎鼎的“日升昌记”,这里是中国最早经营票号的地方,可谓是现代银行的雏形。和《乔家大院》里说的是一回事,不过这里是最早的,具有开创意义。且不说这票号加速货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多么深远,单说票号的密码和票号的经营管理,就非常有故事了。比如说,票号的密码都是文字,字面的意思就是告诫柜台伙计要防止客人拿假票据兑换银两,但到柜台伙计那里就成了密码。而且为了防止客人猜测出密码,“日升昌记”竟然先后发明出300多套密码轮换使用。除此之外,“日升昌记”的股份有“身股”和“银股”之分,前者不出钱,而参与经营,相当于现在的经理人,且是终身制,后者则相当于现在的老板,出钱但不参与经营。而且为了实现权利的制约和平衡,也为了使票号创始人的产业不落入他人之手,对于经理人(当时称为“掌柜”)的选任也有规定,比如不得选任“姑爷,少爷,老爷”。比起现在公司法里的法人治理结构,“日升昌记”的此番制度设计,义理之精微,令人惊叹。“日升昌记”出来再走几步就是威震江湖的"华北第一镖局"。镖局的出现和繁荣自然是因为贸易发达而银货运输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过有趣的是,自“日升昌记”等一系列票号兴起后,镖局就走向没落。生和死,繁荣和衰败,竟离得那么近。 我们后来又去了文庙和城隍庙等地方,每一地方各不相同,然而都可观可叹,实在精妙。 不知何时,可以故地重游?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e108c8010009pf1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