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年3月18日-21日 人物:二丫、LU 路线:北京-太原-平遥-乔家大院-太原-北京 2005年3月18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上午9:40,等LU下了夜班从繁忙的工作岗位赶到丽泽桥长途客运站时,我已经百无聊赖地用百万象素的手机拍了半天过往旅客了。赶紧买了到太原的车票,121元一张,10点左右车开动了,我们离北京越来越远,开始了一段日后想起依然会觉得快乐的旅程。 六个多小时以后,16:40左右我们的车停在了太原迎泽大街上的汽车站里,工作人员说建南车站有发往平遥的车,于是我们花了8元打车来到了位于建设南路上的建南汽车站(此站多为发往省内各地的车,火车站附近的太原客运站多为发往全国各地的车)。去平遥的车车次很多,基本上半小时就能有一趟,20元/人,走前在网上看到有的功略说票价10-12元,不知道是陈旧信息还是我们去的这个时间段比较贵? 17:30左右开车,19:20左右到了平遥。下了车有很多人力三轮车夫围上来问要不要去古城,虽然知道从车站步行到古城大约只有10分钟左右,但因为天色已晚,我们还是坐上了一辆三轮车,1元/人从西门进了古城。一路上车夫不断向我们推荐他叔叔开的客栈,但我们还是按网上介绍的信息先去了德升源客栈。虽然天已经黑了,看不清楚它的真实面貌,但从古色古香的大门、宽敞的四合院以及高悬在二层楼上的大红灯笼,还是能感觉到它的气派的。其实我想那么多人推荐它,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它是从西门进古城后所经过的第一家看着还不错的客栈,当然比较容易首先被考察。服务员带我们看了一间房,是四合院的西厢房,估计在旧式家庭里就是小老婆住的房子吧!屋子是木头做的“炕”上摆着个炕桌的那种,有空调、暖气、独立卫生间,浴霸,号称24小时热水(后来实践证明热水在晚上11点多以后到第二天早上8点前是没有的),比较干净,开始的开价居然是260元,在这样的淡季让我们比较难以接受,在看过另一间最普通的标间并经过一番准备离开又被叫回的过程后,我们成功地以80元的价钱住进了开始看的那间。其实也许别的相同条件的客栈还能更便宜,不过时间晚了我们也就懒得找了。 安顿好住处后,我们出去找地吃晚饭,顺便看看古城夜景。也许是周五晚上的缘故,古城里似乎没有什么游客,除了一些客栈亮着灯笼外,大多数地方都冷冷清清的。在明清一条街上找了个吃饭的地方,古城里吃饭都不便宜,在这里一点也看不出山西是个物价比较低的地方,菜单上基本没有15元以下的东西,我们要了一份莜面栲栳栳和一份肥肠碗坨就花了38元,而且量也不是很大。吃完后在街上买了山西产的苦瓜啤酒回住处喝酒聊天,然后睡觉。 2005年3月19日 星期六 天气:晴 我是个比较懒散爱睡懒觉的人,再加上出来玩之前LU说他玩时不喜欢做计划,不想象跟团那样每天几点就得赶到哪个景点,所以我很坦然地睡到了9点才起床,等我洗漱完毕准备出门时,LU已经独自吃完早饭租了一辆二八男式自行车回来了,租自行车开价10元/天,侃到6元/天(押金100),事后证明这个举动是非常明智的,特别是对于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又想仔细地逛遍古城的人。 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东大街的清虚观,买票时被告知不单独售票,只能买120元一张的通票,可以逛遍除市楼外的其他20个景点。好在我走之前借了个学生证,在以后的几天里为我们节省了不少银子。于是我们买了一张全票一张半价的学生票,卖票的把我们两人的姓名和证件号码都登记在了一个本上,并在票上做了同样的记录,并告诉我们在其他景点时可能会被要求出示相应的证件,特别是学生证。后来证明果然如此,但我发现他们只看证件的号码和票上的是否一致,并不核对相片是否本人,所以后来每次掏学生证都越来越坦然,嘿嘿。 进门时发给我们两个导游,说是免费的,我们笑说免费一定是在实习的吧,一个导游负责给我们讲解,另一个导游拿着个本跟在旁边听,看来还没出师。这个道观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沙阁戏人,每一个罩着玻璃的木格里是一出戏,戏剧人物的木偶上穿的戏服都是纸做的,虽然纸张已经发脆,但历经一二百年后依然完好且颜色也还比较鲜艳,不知这些纸张使用的是何种工艺。 在一个殿的门口有一根圆木躺在那里并被围上,木头上有一些类似爪印的痕迹,据说是1995年这里要重新修缮时,某天早上在院子的地上发现了这样一些痕迹,象是某些动物在院子中走过,而这些爪印不象我们见过的动物所留下,倒很象传说中的龙和凤走过的痕迹,到底是什么留下的痕迹现在也没有结论,人们把这些痕迹拓在这根木头上保留了下来。 不可不说的并要特别一说的是,在清虚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在最后参观的大殿里值守的道士。导游在给我们介绍了大殿里供奉的几位道家前辈后(据说是老子的化身),一位穿着道袍的道士热情地让我们拜拜,还坚持让我跪在蒲团上拜,虽然我俩都不是那种见庙就进见佛就拜的人,但人家话已说到这份上,倒也不好拒绝。待我们拜过之后,那道士拿出两个黄布做的符给了我们,说是神仙赐予我们保平安的,并主动要替我开光,另一个道士过来把LU带到一边替他开光。在道士的指挥下,我冲着黄布吹了三口气,双手合十夹住黄布,然后他抚着我的头顶念念有词把我夸了个遛够,在他的口中,未婚的我俨然是个贤妻良母,并且有相当厉害的旺夫运,嫁谁谁发财,(以后我准备把这用在我的征婚启事里),现在虽然已经不错但以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听着这些我心中暗说不妙,眼前出现了在繁华街道上经常遇到的那种拦住你就夸非要免费送你套价值一百多的日化产品然后说只收宣传费二三十元其实东西只值几块钱的人。果然那道士念叨完了以后说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敬仰,让我随些功德,多的一千两千不算多,少的一百二百不算少,我随口说了句“够贵的”,他赶紧用手按住我的头又说了半天我即将做的是件多么功德无量的事,并说你就给一百吧因为它是票面里最大的最能代表你的心意的,我心说你倒不傻这不是强买强卖吗,但在这种地方又不便发作,便掏出一张十元的钞票说我相信我有这份心神仙是不会嫌少怪罪我的,他还喋喋不休想做最后的说服工作,我有些怒了说你要不要吧!他赶紧说请放在功德箱里吧……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终于结束。LU那边时间更长,我又等了将近10分钟他才以也是10元的代价出来,说是让他捐三百呢。这件事虽然没影响到我们玩的心情,但也觉得对于平遥古城这个世界文化遗产来说是个遗憾吧,不过后来当我们在几乎每个景点包括镖局当铺都看到了预测算命的角落后,对这样的场景也就见怪不怪了。 从清虚观出来我们沿着大街边逛边照相,沿途看到通票上有的景点就进,街上中外游客开始多了起来,街两旁卖各种真假古董和当地特产的摊位也比比皆是,古城开始喧闹起来。具体的景点介绍资料到处都可以查到我就不一一叙说了,如果事先没做好功课的话,能蹭导游最好,能更了解所参观景点的历史以及它的价值所在,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没导游就只能自己到处瞎转了,每个院子的布局、家具样式都差不多,看到最后有些景点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进去过了。 中午在北门附近一家餐馆里吃饭,这里相对偏一些,价格也就略便宜一些,吃了个拨烂则(很多菜名后都有个“则”估计是“子”的发音)、红面糊糊、炒酸菜和瓶金星啤酒,共32元。下午接着逛,并骑车满城乱转,几乎走遍了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很少有游人光顾的古城居民的住宅区。在北门外的售票处登记盖了个章,这样票就可以在明天继续使用了。晚饭在一条街的东口(好象是城隍庙街)一家店面很小的食铺吃的,外面挂的横幅好象是什么正宗三圪瘩碗坨之类的字,店里卫生条件一般,不过很有当地的气息,每人的碗上套个一次性的塑料袋,所以看着还能接受,再加上我俩都拥有个铁胃,都是不讲究的人,点了个撮鱼,牛肉炒碗坨,切了盘肉皮冻一样的羊杂,就着啤酒吃的还挺美,这家店的碗坨好象在当地很受欢迎,我们吃饭时有好几拨当地居民来买碗坨的半成品(就是切之前的,象碗口大的饼状,估计回家切了一炒再加些调料就是我们吃到的碗坨),LU也买了一些准备回北京自己做着吃,所有这些共花了20.5元。 回客栈的路上我们买了瓶竹叶青酒,买了些水果,又买散装的平遥牛肉,问了几家,牛肉价格从15元-23元不等,卖23元的说他们的牛肉就是贵,因为比便宜的要好。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区别,随便买了些18元一斤的准备回客栈下酒(怎么感觉我们象俩酒鬼每饭必酒每晚必酒?)牛肉的味道还可以,不象网上有些人说的那么令人失望,当然也不象有些人说的好吃的不得了,看来口味这东西就是见仁见智了,好吃不好吃都是各人自己的感受。 回到德升源我们沏了杯茶,拿上暖壶烟酒牛肉水果等各种腐败物资,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开始边喝边聊边玩,如果是夏夜感觉一定更爽!我怕石凳凉还把屋中的带海绵垫子的椅子搬了出来坐,LU又出去在小店里买了听雪碧回来,涮了个刷牙用的玻璃杯拿些餐巾纸把雪碧和竹叶青倒在杯子里玩“take-that-bang”,真是很开心。也许只有远离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我们才有雅兴偷得这片刻的悠闲与惬意吧! 2005年3月20日 星期日 天气:阴 今天更夸张,起床时已经是10点多了,不过这样的悠闲在以往的旅行中也是不多见的,对于我来说,就当是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的一种放纵吧。又去租了辆自行车,先把古城中昨天没去到的其他景点转了遍,在县衙还赶上了一场升堂表演,古装的县太爷审理养儿不孝的案子,其间还有不少“脑白金”、“常回家看看”这样的现代对白,如果是在电视上看这样的表演可能会觉得没什么意思甚至有些无聊,不过看现场演员们演的还挺认真投入,倒也挺有意思。 骑车在古城里又逛了半天,在天主堂前吃了好吃的炸油糕,又路过当地豪门庞宅探头探脑看了半天。我们在平遥的最后一站就是双林寺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决定骑车去双林寺,这恐怕是以往的游人很少做的吧!其实骑车去也并不是很远,双林寺在平遥县城西南6公里的达蒲乡桥头村北,从古城西门出去沿西关大街向西一路直行,几公里后看到路边一个醒目的大牌子,向箭头指的方向左拐再走500米左右的土路就到了,我们边骑边打听还走错多绕了段路,也就半小时左右就到了,骑车去的感觉更象小时候去春游,挺有意思的。 双林寺门票25元/人,我只问了句学生证是否半价,卖票的看了眼我的学生证,就直接给了我一张票,两个人就都按半价进去了(两人只给一张全价票),审查很是不严。双林寺非常好,雕塑栩栩如生,佛像神态生动,与其他的寺庙雕塑感觉有所不同,其中印象最深的当属那翘着右腿坐在莲花宝座上的自在观音,果然自在!透着一股潇洒。另外双林寺大部分殿里都采用了悬雕,即雕刻的云彩等与建筑的屋顶连成一片,浑然一体,这在其他寺庙里是非常少见的。还有千佛殿里四壁一排排的佛像基本上都是前倾的,据说一是为了让人们不必使劲仰头也能看到最上一排佛像的面部表情,更是为了灰尘不会弄脏佛像的正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每个殿都用铁栅栏将游人与佛像远远隔开,当然出于保护需要是应该的,只是比较影响仔细欣赏这些美仑美奂的雕塑。只能恨自己没能在刚开发的时候就来看吧。 参观完双林寺,骑车回到平遥县城,逛了逛县城,在网上很多人都提到过的电力宾馆餐厅(古城西门向西的一个十字路口处)吃晚饭,点了个小古子的蘸碗则(小古子可能就是小份的意思),刀削面,素炒山药,以及餐厅当日推出的几个特价菜,啤酒比较贵,8元,一共花了53元。 今天晚上的腐败项目是喝在超市买的桂花黄酒就昨天没吃完的平遥牛肉。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2005年3月21日 星期一 天气:小雨转阴 为了扭转LU对我每天睡懒觉的不满,今天起的还算早,不过洗漱完毕收拾好行李退房后也快9点了。2人花3元坐电瓶游览车到了火车站附近,正好有辆中巴去乔家堡(即乔家大院),省得我们坐到祁县再倒车了,15元/人,9点开车,9:45左右到了乔家大院。乔家大院门票40元/人,这回连学生证都没掏出来,就问了句有学生证多少钱,卖票的就直接给了我们两个人一张票,大概是看我们这么理直气壮的样子吧。在乔家大院蹭导游听时一不留神跟上了个二三十人的大团,经常是一大帮人一拥而入,等我们挤进屋时,导游已经讲的差不多了,所以听的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而且乔家大院感觉没有《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那么大那么神秘啊,一个小时也就转遍了。 从乔家大院出来,本来我还想看看常家大院去,但LU坚持今天回京并不想回家太晚,争执了半天,本来我想与他就此别过自己去常家大院玩,但争执过后感觉元气大伤,想想自己去玩只会更加闷闷不乐反而会影响游玩质量,便忍痛割爱跟他一起回了。 在路边拦了辆去太原的车,10元/人,1个小时左右后到了太原的建南车站。往火车站方向走了一小段路,找了个面馆吃刀削面等,太原的刀削面反而比平遥等地要便宜,3元左右,然后又找了个超市买了带回家的醋什么的,坐11路1元/人到了终点站火车站(汽车站其实在终点前一站下即可),走到汽车站买了回北京的大巴车票,122/人,比来时多了1元保险,说是15:15开,结果15:45才开。车还开的挺慢,快19点才到石家庄,车上发的方便面引来我们后面一哥们的强烈投诉,说是在石家庄服务区要开水人家不给,好不容易泡了一吃还是辣的结果都倒了,这厮向车上的服务员投诉完了以后又给家里人打电话诉了半天苦,后半段路我们在他唐僧般喋喋不休的牢骚中22:30终于回到了北京。 旅行总结: 教训一:如果时间好安排,出发和回来最好坐夕发朝至的车,汽车的好处是快且车次多,火车应该比汽车便宜,且有从北京直接到平遥的火车(N203次和2519次都是晚上19点多北京西出发早上到平遥),这样可以省部分住宿钱以及宝贵的白天时间。 教训二:学生证绝对是个好使的东东!能节省不少银子。估计记者证导游证啥的应该更好使吧。 教训三:尽量不要在平遥古城里吃饭,特别是繁华的明清一条街上,除非你就愿意体验一下那种坐在八仙桌旁用餐的感受,象那里的众多老外一样。对了,我们看到过一家餐厅临窗坐了桌老外居然从下午1点多坐到晚上还在,不知道是不是托儿?嘿嘿。 教训四:如果在古城里你不只是看几个著名景点就作罢,租辆自行车绝对是个好主意,可以让你在古城的每个角落随意穿梭,毕竟走遍全城还是比较累的。 教训五:几乎每个景点都会有道士或“大师”热情地要告诉你两句话,如果你觉得你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又觉得钱乃身外之物的话,倒不妨听听,否则就最好谢绝,以免最后要有很厚的脸皮才能保住自己的钱袋子不被“洗劫”。 教训六:与旅伴的及时沟通非常重要,即使事先没有做详细计划,也要对第二天的行程有所了解。虽然大家都说“随便”,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是有自己的算盘的,沟通一下大家就都心中有数了。 虽然这趟旅行还有不少遗憾,有些想去的地方也没去成,时间却也不短,但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开心的。其实旅行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过程,毕竟景色永远都在那里,但好的心情却不一定是时时都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