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遥古城 |
[游记]平遥古城 |
2008-05-22 sina.com.cn |
清朝时,官员调动频繁,经常有大量现银需要转运。这些官员便成为“票号”最忠实的私人客户。随着票号的全面兴起,逐渐担当起了替政府调拨钱银的重任。 十九世纪中叶,“票号”业进入全盛期,全国的票号绝大部分出自山西省,总共有40余家,其中平遥占了22家。这里成了当时中国的金融中心,鼎盛时期,几乎控制了中国近一半的流通货币。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理由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可以触摸的平遥古城真实历史,开始于公元14世纪中国的明王朝。 明朝初期,中央集权要求重要的县城,按照严格的等级标准和布局程式进行建造。 整个平遥古城呈正方形,面积仅2.25平方公里。古城中心的南北大街构成一条笔直的中轴线,分割全城。高18.5米的市楼屹立在城市的中心点上,这里又是全城的制高点。城市中强烈的色彩对比,呈现出一种等级的象征。平遥古城的主要建筑和格局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于生存空间一脉相承的思维和观念。 时光上溯到二千八百年前。传说周王朝大将尹吉甫为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修建了这座古城。周朝在这里驻扎军队,修建住房,并用土筑起一道防御线,这即是平遥古城墙最早的由来。 公元1370年,明王朝为加强防御将平遥土筑的古城墙改建为砖石城墙,这项工程持续了十几年。 现在完整地屹立在世人面前的平遥古城墙,全长6162.7米,城墙高达12米。墙底宽10余米。墙顶宽3至6米,护城河深3米。 1938年2月13日,侵略中国的日本军队,用炸药开了东城墙的一角,蜂拥而入,占领了这座古城。六百年前设计的防御设施,在现代战争的炮火中彻底失去了作用。至今,城墙东南角仍留有日军当时炮击留下的弹痕。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cb783010006tz.html2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