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人文之旅 平遥上篇 |
[游记]人文之旅 平遥上篇 |
2008-05-22 sina.com.cn |
2007/12/1 平遥古城也许是山西的另一张名片,这座古城始建于周朝,距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目前我们看到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明清两代所建,可以说完整地保留了当时的建筑风貌,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从太原到平遥主要有两种交通方式,一种是汽车、一种是火车。由于事先了解到山西汽车的不准点,因此我选择了火车。从太原途经平遥的火车很多,你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安排。我买了张站票,8元。很久没有坐过火车了,目前火车仍然是普通百姓主要的出行方式。从进站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这趟列车必定是拥挤不堪。民工打扮的人群扛着大大小小的包裹潮水一般涌向站台。这是一列过路的火车,因此座位基本上是没有了。尽管如此,人群还是往任何一处有空间的位置冲了过去。我上车的时候选择了两节车厢的结合部,这里相对通风,空气要好一些,上下车也方便。就在这3平米左右的狭小空间里,竟然塞进了13个人,还有大大小小的行李,几乎就是前胸贴后背了。你的双脚想移动一下都很困难,要费很大的劲。这就是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充满着艰辛。有些人实在是太累了,靠着车厢就睡着了。 从车窗向外望去,风景很单调,几乎全是灰色和土黄色,看得让人有点昏昏欲睡。就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还是有人会抽烟,周围几杆烟枪吞云吐雾,空气实在是不好。中途经过2、3个车站,每次有人上下车都会带来一阵混乱,里头的人拼命往外挤,外面的人拼命往里挤,我就成了三明治,被前后夹击,腹背受敌。为了腾出空间,我不得不把背包举过头顶,旁边有人戏称我这个动作很象董存瑞托炸药包的姿势。 大约2个小时后,也就是下午2点多,我抵达了平遥车站,车站很小。一出车站就有不少电动摩托车司机上前拉客,花2元钱就可以抵达古城的北门。当然你可以选择步行,从火车站步行至古城西门大约15分钟,售票处在西门。以前你可以在古城里的每一个景点买这个景点的门票,可现在不行了,你只能购买120元的通票,可以看19处景点,如果想在第二天继续看的话,必须要到售票处盖章。有学生证半价,我带上了前不久弄好的学生证,加上自己这张脸还算年轻,因此很顺利地买到了学生票。我个人观点来看,平遥景点有不少是重复的,比如票号和镖局,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看看就可以了,基本上大同小异。所以平遥采用通票的做法有强制消费的嫌疑。平遥城里有不少客栈,现在是淡季,旺季时一、二百元一间的标准间现在五、六十就可以住下来。 平遥县城相当的脏乱,遍地垃圾,但古城里的卫生状况要好很多,也许是旅游景点的缘故吧。今天的天气不太好,天气阴沉沉的,当地人说可能要下雪了。平遥古城的城墙还是相当壮观的,墙体由青砖裹土砌成,高约12米,周长约6.4公里,城墙的宽度在3、4米左右。四个角有角楼,有垛口3000个,敌楼72座,传说这是孔子有3000弟子、72贤的意思。城外还有护城河,深宽各4米左右,只是没有水罢了。 平遥古城是由完整的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等组成的一组庞大古建筑群,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它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古城不仅仅是一个景点,至今仍然是居民生活的地方。这里的建筑墙壁基本上都是用砖头砌成,屋顶是人字型,用带有弧度的瓦片构成,色调以灰色、土黄色为主,屋檐的两端都会用龙首作为装饰,瓦片上也有一些装饰。大户人家的房子门口还有狮子镇守,屋檐下也挂着灯笼,房檐雕龙画凤,颇为气派。平遥民居多为严谨的四合院,有明确的轴线,沿中轴线方向由几进院落连缀而成,尤以二进院或三进院兼东西式偏院为多。 平遥之所以出名,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票号。清代中叶,由于物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也称“票庄”,或“汇兑庄”,这个行业为山西人所包揽,又被称为“山西票庄”,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共有17家,平遥人开的就占了7家,其中最大的票号是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40d9f010080tm.html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