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7古镇之旅(碛口 平遥)

[游记]07古镇之旅(碛口 平遥)

2008-05-22    163.com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07古镇之旅(碛口-王家大院-平遥)

时间:10月1日~10月5日
路线:北京-太原-离石-碛口-离石-介休-王家大院-介休-平遥-太原-北京
人物:老王和我

这次运气不好,国庆七天山西境内连续降雨,照相也不清楚,路也比较烂,还遇到两次断路,比原计划多耽误了一些时间,不过倒没怎么耽误玩的时间。
1号原计划早上出去去太原,但是因为老王30号加班到11点多,我之前几天也连续加班,东西也没收拾好,人也困,打算推迟到2号早上再出发。结果老王说6号还要加班,最后弄到1号中午出发。在丽泽桥长途汽车站坐去太原的车,139元/人,两点开车,晚上八点半到的太原汽车总站,在太原火车站旁边。找了一个车站附近的宾馆住下。山西还是比较冷,玩的这几天一直就没有超过18度,老娘还在重庆三十多度的高温中穿短袖呢。安顿好以后就找地方吃饭,因为我一向比较排斥在火车站附近吃饭,就顺着火车站前的一条大街走了挺远的,找了一个看上去不贵但是环境还可以的而且招牌是山西菜的小馆子。要了一盘羊肉炖山药,一碗揪片,还有一盘忘了叫什么长条行的面食。份量都很大,老板是个女的,超级热情,不断的问我们要不要喝水要不要辣椒要不要餐巾纸。
2号早上吃完早饭打车到太原西客站去坐太原到离石的车,总站基本是省际班车和部分省内班车,西客站和建南汽车站基本是省内班车和部分省际班车。太原的出租车起步8元,每公里1.1元。太原到离石50元/人,历时3小时左后。从太原发出的车和回太原的车车况都不错,而且可能国庆期间查得比较严。车子按时开车,人也没有坐满。
中午一点左后到了离石汽车站,下车后就去买去碛口的票,但是售票员好像没听说过一样,我又顺便打听有没有去大同的车,她说有还说一天有多趟。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新来的还是在想别的,反正她的回答弄的我后半部分旅程改了计划。车站有很多私人车拉活去大同壶口西安的,看到我问去碛口的票售票员很茫然,一位好像是拉活到西安的大叔非常热情的告诉我要做1路公交车去西客站才有到碛口的车。因为我们不太能听懂山西话,可能表情比较茫然,那个大叔就带我们到汽车站等到了1路车。好人啊。
离石市是吕梁地区的行政中心,好像是个地级市吧,城市不大,建设很一般,开了十几分钟司机说到西客站了。我下车一看是个加油站,没有西客站的建筑或者牌子,但是有很多人拎着行李在路边等着,看来就是西客站了。远远看到一辆到碛口的破中巴,跑过去一看连过道都站满了,司机说要一个小时发一辆。我最怕在山路上超载了,况且还没座位,决定等下一辆。等车的时候去了趟加油站的厕所,巨脏无比,但是厕所外面的广告很搞笑:长期大量供应假币。后面跟着不同的几个号。
大概一点四十有一辆到碛口的车可以上车了,老王飞快的占了两个靠窗的座位,又等了十几分钟终于发车了,开始我还挺美的,赶上一辆没超载的车。没过多久一路走走停停,人已经把过道挤满了。车开出了市区,开始路况还可以,水泥路,后来就不好了,又赶上已经下了好几天雨,又是盘山路,非常泥泞,至少有一边是山涧,还好没什么雾。

一路都能看到土窑洞。

颠簸了两个小时,终于到碛口了![网上转载: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里回荡,在京包铁路建设前的170年间,每日有50余只木船来往于碛口码头,大批的粮油、皮毛、药材等自陕、甘、宁、绥、蒙等运来,棉布、绸缎、茶叶、陶瓷等物品,自太原、汾州等地由“向阳匣”陆路驮运至碛口,转销于大西北。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文水民间有“青定头,南峪口,拴起骡子跑碛口”的民谣。当地养有500余峰骆驼,可见当年的繁华。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1999年,山西省政府命名碛口为风景名胜旅游区。]
碛口镇上分东市、中市、西市。下了车先走了一小段水泥路,接着是一段泥巴路,然后就接上了小镇上的石板路。石板路一边是古镇的外围,另一边是黄河。沿着石板路走到碛口西市就到了传说中的黄河宾馆。

黄河宾馆是窑洞式建筑,也是用原来荣光店改建的.我们到的时候还有两个烧炕的标间,但是老板说现在还没有到烧炕的月份。

安顿好以后就出来出来逛了。碛口的旅游开发时间不长,各项设施都不算完善。没什么引导指示的东西,就靠问,但是景点都有简要的介绍的牌子,中英双语。宾馆门口有导游,30元/景点。小镇很安静,游人总数不多,但是相对于这个小镇我觉得还算多了,基本都是自驾车来的,晚上整个宾馆的院子都停满了,还有停到外面的,背包的我觉得不多。我们的全部装备

从宾馆出来已经四点过了,老王说要先吃点东西垫垫,来时看到路边有搭棚子卖小吃的,走过去问了一下,原来就是传说中的碗秃。

幸好在这里买了碗秃,看到了它没切时候的样子,后来到平遥再吃的时候就已经是加工好的样子了。吃完东西我们准备先去西湾村,路过街巷的时候先进去转了一下。

这时候又开始下雨了,我的相机不好,佳能A700,光线也不好,虽然有手动档,很多东西还是没有照出来。走在街巷里,基本没有人,很多院子也废弃了,没有人住,一切都静悄悄的。 。
从街巷出来,经过山上的黑龙庙,没有进去,不过桥沿着路一直走就能西湾村,从西市走大概需要半个小时。
[网上转载:西湾民居系明清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占据长250米,宽约120米的地带,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群由2米多高的村墙封围(现残缺),大院内横有两条街,竖有五条巷,把全院有序地联系起来。院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 西湾民居是典型的吕梁风格的四合院,历史文化气氛浓厚,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防洪排水畅通。特别是大门、垂花门、照壁、厅堂上的木雕、砖雕、石雕更是独具匠心,沿街沿巷的石匾,各具神韵,是研究黄河流域民俗和明清建筑的极好材料。]
开始是水泥路,过了通往镇外的一座桥就变成泥巴路了。一路上能看到很多背着画板的学生从西湾村回来。碛口是很多大学中学还有一些组织的写生基地,到处都能看见背着画架提着颜料盒的学生。上了土路,两边除了菜就是枣树,碛口特产是红枣。到了西湾村天基本黑了,也没法拍照了,在村里转了转,和村民聊了聊,就往回走了。没有很仔细的看到吕梁风格的四合院和完整的排水系统,挺遗憾的。我觉得应该至少开发一户人家能进行参观并有文字的讲解。
原路返回碛口中市,天已经完全黑了,还是不断的有车子沿着窄窄的青石板路开进小镇。镇上没有路灯,照明就是靠来往的车灯和路边人家里的灯光。我们走到碛口旅游服务中心想买张地图,其实就是一个七八平米的小屋子,买一些纪念品和关于古镇的书。里面的人说没有地图,只有宣传彩页上有不太详细的地图和一些介绍,2元/张。在这里遇到一个女导游,跟她打听包车去李家山,她说包车50元,下雨车上不了山但是可以在山下等,然后给了我们一张名片。当时我没有仔细看,后来回来宾馆看号码,居然是我之前看的攻略上提到的那个导游!但是和前辈的攻略相比,价格已经打着滚的往上翻了。[网上转载:李家山民居位于碛口南5公里,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民居以窑洞为主,搞的叠置,错落有序。窑洞前普遍有廊檐伸出,多数为四合院。整个民居分布在黄土山坡上,较大的四合院都是水磨青砖对缝砌筑,无论造型、风格、艺术都十分考究。照壁上、门楼上、厦檐上和窑洞门窗上的砖木雕刻,无论人物、山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都很精美,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将其与湖南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列为自己的三大发现。他评价李家山:“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
买完地图就在叫“古镇小喫”的小店吃了晚饭。

一盘牛肉,一盘山西过油肉,一盘沾浑咯。

沾浑咯感觉就向在吃没味的,很干的魔芋,吃不惯,最后剩好多。旁边一桌一看就是从北京组队来的,不知道是哪个组织的。
吃完饭就回宾馆了。因为在这种偏远的小镇上晚上实在是没什么可转悠的,而且什么也看不见。仔细研究了地图,先给导游打了电话,老王说30元,就是砍不下来,我觉得太亏,车子上山和不上山都是50,而且李家山离西市没多远,不下雨徒步也就一个小时,导游也说开车就十几分钟。我看了天气预报,明天还有雨,上了山肯定也看不见什么,然后决定不去李家山了。

转自:http://blog.163.com/mofang_713/blog/static/76611220079811583964855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