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游记攻略:温暖的靠近 平遥行 |
[游记]山西游记攻略:温暖的靠近 平遥行 |
2008-06-10 toursnet.cn |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 | 下一篇山西游记攻略:温暖的靠近---平遥行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发布: 2008-5-27 10:25 作者: admin 来源: 火车从临汾开出,逐渐北上,气温越来越低,雪却渐渐没了。窗外时不时是寒风掀起的黄土,弥漫在阳光里,使风的线条,山的线条,显得坚硬而执著。远远掠进我眼帘的不是窑洞吗?在苍苍茫茫的空旷中,在古旧的黄色背景下,辛酸而苍凉,但却那么的安然,以最适合这里的姿态存在着,深偎在土地的怀中。生命简单而顽强。 当我看到路旁一幢幢一排排连接紧密几乎没什么空隙的当地人的民居时,我突然一下子感到热泪充满了眼眶----那是什么样一种家的感觉,漆黑的砖墙,方方正正的棱棱角角,仿佛可以抵挡外面的一切,给你护拥。我突然感到了一种跋山涉水后的疲惫,一种仿似流浪的无助。我第一次在颠簸的火车上,在奔波的旅途中,有了一种对家的眷恋。或许,这本就是人们在脚步不停歇的旅行中一直想要寻找和证实的某种感觉吧。 车到了平遥。零零散散下来了几个人。车站上的站牌,白色的石灰底,简简单单地写着"平遥”。在这苍劲的风中,我突然想扯开嗓子叫两句激烈似火的什么什么沟,什么什么壑。刚一张开口,却被风呛得连连咳嗽。 出了站,坐着黄包车,说要带我们去明清街。因为来平遥是临时决定,之前并没有做什么准备,查什么资料。我没有选择,只是兀自兴奋地不停地问,这里的城墙,这里的房子是不是都没有翻修过。车夫满是自豪地连连点头,以我听不太懂的当地方言絮絮叨叨地介绍着平遥。我微微笑着,享受着他那和日头,街道十分相配的口音。 过了城墙,穿过一条条窄长的小巷,巷子破旧但干净,我越来越觉得此次必不虚此行。车停的地方,两旁看上去尽是古代的深宅大院,朱漆大门,涂着黑漆发着亮的大柱子。我没想到,古老可以和热闹联系起来。当看到挑满酒旗食幌的街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几乎要雀跃了。我疑自己已经穿越了时间的隧道,来到了古代小说中繁荣的市井。如果我此刻穿的是什么锦衾罗袖! 拉我们过来的黄包车夫忙着给我们介绍住宿的地方,我才知道为什么这么远的路,过来才两元钱。我有一点恼。敷衍地跟着他们去了沿街的两家,博物馆似的,建筑倒非常不错,只是怀着打发车夫的心,我们挑了挑刺就出来了,拿着两块钱,伸给他们,说我们自己找。但蓦然,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黝黑的肌肤,和在寒风中微微冒汗的额头,我一下子原谅了他们不应有的商人的贪婪,便说再去看一家,这一家倒是当地人简单的房子,没有那么气派,却是真的炕,也就住进去了。 平遥城址,据说在西周时就有了,真正平遥县的设置,则是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平遥的城墙和一些重要建筑,也大多是在那时就建了,又经历代的修复,现在的平遥,基本保持着明清时代的风格。博物馆,饭馆都由当地的民居直接改建而成。在城里许多电线杆上,街角的墙上,时不时可以看到什么重金收购民居的广告,可以想象几年之后这里慢慢要盛行起来的做作了。
|
转自:http://www.toursnet.cn/?action-viewnews-itemid-35362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