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晋中游记:山西(5)张壁古堡

[游记]晋中游记:山西(5)张壁古堡

2008-06-13    17u.com

从双林寺出来,我们三人坐上包租的出租车,去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是一个不大的村子,位于距介休市区东南十公里处的黄土丘陵上,海拔一千零四十米,占地面积十二万平方米。依塬傍沟而建,南高北低,左、中、右各有一条深沟向下延伸。

张壁整个村子其实就是一个堡。地势平坦却景观奇特,面向空旷而背抵绵山。在不大的村子里集中和包容了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古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以及反风水的建筑风格,深深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和游客们的关注。

古村堡门由青砖、红砂石砌成,墙高门厚,将整个村子包围得严严实实,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理想的驻防之所。“地上明堡,地下暗道”,构成张壁村的建筑特色。地面建筑是堡上建庙、堂上套楼、房上建阁、墙中藏门,使整个村子形成了堡中堡、巷中巷、宅中宅、门中门的地面防御体系,更为奇绝的是在小小的古堡地下还藏着隋唐古地道,一直蜿蜒出村外的绝壁悬崖,绵山脚下。

在被称为“龙街”的主街上,临街的墙壁修造的远比其它几面高大,街边除了更窑、厕窑和新近才开的小店外,竟然没有一座建筑的大门面向街道,街边巷口的巷门一关,各个巷子既能各自为战,又能遥相呼应,加上厚厚的瓮城、高高的堡门、坚实的堡墙高垒、大院深锁、曲折迂回、机关巧设,是一座集中统一的军事堡垒,到处弥漫的是浓郁的军事气息。

古堡地下遍布的地道,与堡内四通八达。地道为三层立体,高层距地面仅1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10米,底层距地面17~20米。堡外北、南面沟中有洞口,既可作为进出口,又可用作哨卡。道内留存有气孔,通于沟堑外,还有隔井直下三层底部。堡内有六眼水井的井壁上均开有洞口或洞门。有洞口的可垂绳索系水桶汲水,供地道内人畜饮用;有洞门的搭木板跨过井筒可直接进入另一通路。地道洞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距离不等,是放置油灯的地方。高层有喂养牲畜的土槽;中层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三人栖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底层有宽2~3米、长4~5米的深洞,是存粮的洞穴。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工程,是对外保密的军事需要战略设施。

张壁村现存的明堡暗道始建于公元617年,是隋末尉迟恭帮定阳可汗刘武周与李世民交战守介休时所为,是“明筑城堡、暗挖地道”时的遗物。地道全长万米,纵横交错,立体交叉,具有监视、指挥、通信、通水、通气设施及马厩、粮仓、屯兵等功能。被国内外军事权威誉为独一无二。

张壁古城堡为长方形,东西374米,南北244米,堡周长1.1公里,堡墙为版筑夯实,高约5~7米,东北角堡墙为唐代堡墙遗存;南堡门西侧堡墙为明清时期堡墙。可汗庙的高台是全村的制高点,由于整个村子反风水而建,地形南高北低,故这里的地势比周边高出八米,有利于了望和防御。台上立灯杆一座,白昼悬彩旗,夜晚挂红灯,以作传递情报之用的信号灯,历来有“张壁点灯,介休看明”之说,是古代军事烽火台的缩影,可见其影响范围之远。

堡南有三条向外通道,堡西为窑弯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堡东居高临下,有沟堑阻隔,可谓“易守难攻,退避有路”。堡墙用土夯筑而成,高约10米。堡有南北二门,中间是一条长300米的街道。街东3条小巷,街西4条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门筑有一个小小的用于拒敌的“瓮城”,还有一对小巧的钟楼和鼓楼,具有完整的城市形态,这是与山西省其他地方很常见且保存完好的“村堡”相区别的非常重要的特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村堡”,而是“城”。

南堡门纯用石块砌成,堡门上建门楼。古堡垒南堡门离中空为“龙首”,门头有龙首石雕,门下向南铺设九道竖向红条石路,象征龙须,向北的主干道为“龙身”:为使“龙”型更加逼真,在清朝年间又专门将横向铺设街道的青石板起出,改为三道竖向的红石板,以象征龙的脊背。主干道两侧城中心偏北位置原有的水塘、槐抱柳,共同象征“龙”的两肾和陈抟太极图的阴阳鱼。顺便说一句,据说街中路西这株根深叶茂的槐抱柳,相传植于宋代。

在城市街巷组织上,张壁古堡主次街道分明,南北主干道与东边三巷,西面四巷构成“丁”字结构。堡内七巷为西场巷、贾家巷、王家巷、小东巷、西四巷建筑错落递次,街巷格局严整。

在民居形态上,张壁古堡尚有我国多数古城均已消失的隋唐城市遗存的“里坊”,巷门、门楼配备得当,若关门落锁,可谓堡中有堡。堡内现有30余所堡保存完好的院落,住宅比邻有序,民居与堡墙保有一定距离,民宅大门与巷皆有台阶高度,并讲究宽敞向阳,西四巷大多为张、王、贾、靳族富户,门楣虽残旧,然而当初定然十分考究,砖、木、石雕精美,多为狮子滚绣球,喜鹊登梅,鹤鹿回春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民俗内容。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137517.html29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