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榆次老城 |
[游记]榆次老城 |
2008-05-22 sina.com.cn |
往前行去是三层的思凤楼,传说古代有凤凰驻于此,故后人建了座思凤楼,是县衙的附属建筑,楼里摆了个神像,搞些抽签的玩意,再过去就是榆次县衙了,县衙两边的围墙上挂了影视剧<<白银谷>><<龙票>>等的剧照,由于榆次的古建保存完好,不好影视剧在这取景,榆次县衙由于古时曾有段时间因州衙涨水而在榆次合署办公的时间,故比别处的县衙规格与制式都更高一等.衙前广场与庙前广场一样宽阔,两边是回廊,回廊后是民居,当中是个二层的大戏台,往前是骑跨式的市楼,上面是宋朝大书法家米芾写天下第一楼的牌匾,市楼是老城东西南北四街的交汇点,西街的第一家店铺叫乾元轩,招牌食物叫鱼羊包,老祖宗造字说羊大为美,鱼羊为鲜,我当然得尝尝鲜美的鱼羊包了,叫了一笼鱼羊包一碗丸子汤,一口咬下去汁液喷出,一箭汤水射在放在旁边的手机上,手忙脚乱地擦拭手机,把手机弄哑了可是吃不偿失啊!再往西去是文庙,大门前的牌坊上高书棂星门三个大字,彩底白字,斑斑驳驳,映尽了历史的沧桑.过去是凤呜书院,占地甚广,花园式亭台楼阁,建筑精美,想来教育这个清水部门在古时也是个比较赚钱的行业吧,就像现在的大学. 凤鸣书院过去是条大街,大街对面是瓮城,城门上也是米芾手书的"榆次县"三个大字,据传明朝时瓦刺数十万大军进攻榆次,围城四十余日不能得只能退却,望着觉得并不甚高的城墙,遥想几百年前的金戈铁马,这么高的城墙要挡住瓦刺大军几十日的围攻,守城的将士与老百姓该是如何的艰苦卓绝啊. 听说每天上午老城有县官巡街表演,第二天早早地赶到老城等侯,等到听到锣鼓声望去,一班穿着古装的人从城隍庙出来,衙役们举着肃静回避等的牌子,走到县衙里表演县官升堂,只是表演的都是些半大孩子,看样子都是十来岁的孩子,正该是上学的年纪,组织表演者绝对有雇用童工之嫌,看完表演信步往古戏台而去,站在戏台上看着满城柳枝飘扬,现在才明白王维老夫子写的"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旁"中为何要写柳了,到北方后尽目所见皆时柳树,太原迎泽大道也是遍植杨柳.站在古戏台上,手机里放着折子戏的歌曲,当曲首的咿呀声响起,心里泛起的是霸王别姬的唱词:骓逝骓逝奈若何,虞逝虞逝奈若何.伫立良久,忽觉鼻端闻到阵阵醋香,穿越巷到循香寻去,原来钰泉庆老醋坊依然还在酿着山西老陈醋,信步而入,工人们都埋首做事,并没有人来阻止陌生人的随意参观,隔壁的木材店也依然在生产着老式家俱,悦来客栈大门深锁,再也没有倚门揽客的伊人,空余门前的拴马柱寂寞独立.旁边有个弓箭铺,一元五箭,五米的距离我射偏了四箭,只有一箭着靶,笑煞了旁观的众人!南街的尽头是清虚阁,四周是城墙式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四合院,中间的清虚阁是老城最高的建筑,由于被一家企业买断了经营权,现在锁着门没有开放,不能入内一览风采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ae314010006r2.html4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