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星期五下午接到了旅行社的通知,说让我去山西带团,行程是三天,包括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和晋城的皇城相府,这些古文化很是吸引人,我是作为全陪导游去的。这些客人是一个县城网通公司的,很有钱,每年都要出来旅游几次,并且吃的住的要求都很高。 我看到皇城相府的磅礴,大气,无与伦比,这是一个大家族,建筑很是气派,这是一个家族的荣耀!皇城相府坐落在山西晋城一个叫阳城的地方,在这个县的北留镇。《别拿豆包子不当干粮》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这个皇城村,是全国著名的十家小康村,村民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地方产煤,有很多优质的煤,1998年的时候他们才开始皇城相府的开发,吸引了很多海内外的游客! 我是第一次来到皇城村,对这里的并不熟悉,所以就请了一名当地的导游,是个很有气质的小伙,这里的导游有一百来位,他们都是统一着装,统一的发型,一身蓝色的西装,打着领带!给人干净,利索的感觉。我没有来到晋城之前都把客人的食宿安排好了,只是不知道餐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住宿的条件是否能让客人满意。 我们的汽车一路高速,从焦晋高速向阳城方向开去,下了高速都晚上八点了。我对客人说到了旅游点我们先吃晚餐,然后安排住宿,住的地方离皇城相府这个点很近!到了皇城村我就与宾馆的姚经理联系,她说从北留镇下了高速左转大约两公里就到皇城村了。看着路上的标志牌,我们很快来到了皇城村。这地方的夜景很是美丽,古建筑上灯火辉煌,好象让人走进了古代一样,楼阁层层,雕梁画栋,煞是一道风景。 我们的旅游车刚开到这里,游客就把头伸出了窗外,想看个仔细。我们的旅游车停在了相府宾馆前,客人一定认为今天晚上就住在这个三星级宾馆,我赶快给客人解释说今天晚上我们是在这个地方吃饭,不是在这个宾馆住,我们住的地方是农家宾馆。住的房子是两至三人间,是公共卫生间,但是很干净。客人说要是住在这里多好,我说我们来到这里就要体验一下农家,体验这里的农民生活。 我把客人领下来,顺着明清一条街,来到相府宾馆2号,姚经理把餐安排好之后就离开了,我们的客人一共有十六位,坐了两桌吃饭,八菜一汤。我和司机师傅坐在一个小餐桌上,所吃的饭都是有地方特色的,具体是什么菜我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名子,只是感觉味道都是挺好的,客人也没有提出啥意见,这里的服务态度很好,令人满意。 做导游的都要吃饭快,我吃过饭之后就赶快跑到前厅问姚经理我们的住宿是怎么安排的,让她带着客人去住的地方,我是提前一步客人的。司机师傅是个慢性人吃饭做事都很慢,开车平稳,速度均匀。他是最后一个吃好饭的,正当他要离开时,服务员就拽住了他,说让他买单,司机赶忙起身说是导游结帐,但是司机一时有找不到我,只好赶快走出宾馆,说与服务员一块找我。这是客人都在明清一条街的路口。 我来到相府宾馆前厅找到了姚经理,我看到姚尽力很忙,正接着电话。我等了好几分钟,姚经理说她这天晚上接了九个旅游团,一刻也停不下来,她打了电话让农家主人来接我们的客人,我与姚经理一起走出宾馆,来到明清一条街的路口。刚走到路口,客人就埋怨起来,说找不导游了,这些老人都在等着,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应赶快安排住的地方,找也找不到导游。客人说,服务员在这里找人结帐呢,把司机拽住了。姚经理看到这样的情况赶紧与客人解释说,刚才导游找我去了,我浪费了你们的时间,向大家表示歉意,有对旁边的服务员说,帐钱到明天再结算,明天早上这些客人还在你们这里吃呢,他们又不走。服务员说,我们的经理让现在结了,如果不结,我们没有办法交代。姚经理说,我给你们的负责人打电话,你们先回去吧,让导游赶快给客人安排住宿。 正在这时,农家的主人来了,我们一共是十八个人。这里的农家宾馆每家只能住九位,一个三人间,三个两人间,所以我们这些人分了两家住。来到农家,感受到了这里真是个富足的地方,每家的楼房都是统一规划的,布局整齐,在灯光下看到这里的地面很干净,用一尘不染都不为过。我们是住在二楼,有一个大厅,放了一台彩电,有沙发。墙壁很白,卫生间里有热水,淋浴,都干干净净的。本以为客人来到皇城村会提一些意见,没想到一致反映这地方的条件很优越。因为在来这之前,我对客人说我们需要在皇城村度过一个艰苦的日子,这地方很破,有多破我也不清楚,肯定是破的。 在这里睡了很舒服的一夜,第二天早上我们吃过早餐就开始游览了,因为我对这不了解,就请了一个当地的导游。吃过早饭才8:20分,我对客人说九点时有个皇城村女子乐队表演节目,九点半有个“迎圣驾”节目表演,这两个节目都是在皇城相府的门口举行,如果现在剪票进去的话,等会的表演就看不到了。客人就等在城外看节目表演了。 皇城相府气势磅礴,它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府邸。我们在城门外等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钟,就看到了皇城村的女子乐队出现了,她们都穿着红色的古装,脸上稍稍的抹了些胭脂。有的站着手里拿着铜锣,有的坐在凳子上拉二胡,还有的吹唢呐。气势喧天,有点象古装电视剧里的迎亲的镜头,这是在迎接四海宾朋,八方来客。这个节目很短暂,大约是五六分钟,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很新鲜,一个村庄的村民竟有这么好的文艺团体,我想在中国是不多见的。在其他地方,老百姓忙忙碌碌的生活,那有这么清闲的时间,来搞文艺活动,皇城村是真的富裕起来了,我早上看到一些老年人起床很早在皇城村的广场上练起太极拳,节奏整齐,动作优美,舞动着新时代的气息。 到九点二十的时候,另一个更吸引人的节目要开始了,是“迎圣驾”,节目的内容是陈廷敬迎接皇上到自己的官邸视察。这个节目很吸引客人的眼球,都想看看当朝八面威风的皇帝以及陈家这个大家族的兴旺,是怎么得到皇帝的褒奖的。在皇城相府的广场上最先出现的人物是一位太监,细皮嫩肉的,像是一个白面书生,步履缓慢,手持掸子,身穿清朝的服装。开口讲话,是很搞笑的,声音很像一位真正的太监,说“皇上驾到,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接旨”,简短的一句话,让在场的观众露出了夸张的笑脸。接着是“陈廷敬”带着一大群穿着古装的男男女女走了出来,整整齐齐的,队伍煞是惊人,很壮观,陈廷敬留着细长花白的胡须,瘦瘦的身材,举止有度,就跪在了太监面前接旨。紧跟着的是皇上从出现在游人面前,队伍是浩浩荡荡,带着一大帮妃妾侍从,真可谓是八面威风。这次康熙皇帝过来是看看陈廷敬完成了自己交代的任务没有,也就是让陈编撰《康熙字典》,而陈不顾年迈,每天坚持到深夜,不枉皇帝厚恩,终于编撰好了,皇帝当即为陈廷敬提了四个大字“午亭山村”,午亭其实是陈廷敬的字,皇帝以此来命名这个小山村,是对陈廷敬的大大褒奖。然后陈把皇上迎到自己的官邸,随后游人在导游的带领下走进皇城的内部。 皇城相府的建筑随山就势,层楼叠阁,错落有致,保存的非常完好。导游小王告诉我们,皇城陈氏家族历来以诗书耕读传家,家风淳朴,家教严明,在明清两代曾出现了四十一位监贡生,十九位举人,三十三位家族诗人,九位中进士,六人入翰林,是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大家族,罗列的这些数字正是一个家族的辉煌史。导游带着我们过中道庄,石牌坊,经大学士第门口,走树德居,麒麟院,观藏兵洞,览河山楼。河山楼的建筑令人称奇,该楼高三丈四尺,历经四百年的风风雨雨,雄姿依旧。据导游说,在公元1632年的正月破土动工,当年的七月份就有乱军侵袭,当时陈氏男女老少八百多人都躲藏在河山楼里面。义军来势凶猛,陈氏兄弟指挥百余人坚守河山,起义军连续无天都没有攻下河山楼,最后之后悻悻而去,在这之后河山楼也受到过多次义军的侵袭,但是都没有攻破,河山楼安然无恙。河山楼的四墙笔直挺拔,看起来巍峨壮观。河山楼的地下室里有碾子,有磨,这里可以储藏很多粮食,有水,还有通向城外的后山,防御措施在当时很先进。 看了河山楼之后,导游有马不停蹄的带领我们去容山公府,陈氏祠堂中和居,南书院。这些建筑金碧辉煌,壮观奇妙,引来客人的赞叹。从后花园走出来都中午了,客人玩得都很尽兴,不虚此行。而最令人痛惜的是陈氏后人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里,背井离乡,漂泊到了外地。我们在兴奋的开发这个旅游产业时,游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时,也许他的后人正擦拭着心中的疼痛。 文 / 马东旭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3点48分, 推荐给好友 hourglass 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