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救寺自助游攻略 |
[游记]普救寺自助游攻略 |
2008-04-11 fqhua.com |
普救寺自助游攻略 一、扫荡计划 5月25日至5月27日,在我的首次运城之行中,已经扫荡了关帝庙、五老峰、王官谷,6月29日21点10分,我乘坐7083次太原开往风陵渡的列车再次踏上征程,此行的目标是普救寺、永乐宫一线和黄河小浪底。 其实运城地区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风景名胜有河津市的龙门,龙门又称禹门口,黄河在这里被约束在高山峡谷之间,愈近龙门,河床越窄,奔腾的黄河水波滔汹涌,浊浪穿空,有雷霆万钧之势,古人曾留下“龙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的赞叹。历史名胜有万荣县东岳庙的飞云楼和后土祠的秋风楼、河津的薛仁贵寒窑、闻喜的宰相村、夏县的司马光墓、古城新绛、绛州大堂与绛守居园池等等。由于景点比较分散以及时间的原因,它们只能等以后再找机会参观了。 二、西厢普救寺 早晨七点半,车至永济。永济位于山西西南端,古称蒲坂,为大舜建都之地,北周始称蒲州,清代始有永济建制,在山西历代均为富庶繁华的名城巨镇。除了物华天宝、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经济,令永济引以为豪的还有发达的文化,柳宗元、王维、卢纶、司空图等文化精英均生于斯长于斯,“一巷三阁老,对门九尚书”就是昔日永济的真实写照。 此次永济之行的第一站是普救寺,永济火车站广场即有开往普救寺的三路公交小巴。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西北12公里蒲州镇的峨嵋塬上。普救寺始建于隋朝初年,五代时期,后汉大将郭威兵困蒲州数年而无法攻克,这个后来的后周太祖向寺僧问计,高僧道: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城破后不杀百姓一人,蒲州翌日即克,全城百姓得救,寺名遂由西永清院改为普救寺。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得益于家喻户晓的《西厢记》故事,普救寺所在的坡底村,也因此而改名为西厢村。《西厢记》的原型为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自传体爱情悲剧《莺莺传》,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的《弦索西厢》再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这一传奇故事由悲剧变为喜剧,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美好愿望,并最终成为元曲的代表作品而蜚声海内外。山西的年画和晋北的炕围画极富地域风格与民族特色,在这些以普通农民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惊艳”、“逾垣”、“拷红”、“宝黛读《西厢》”都是其常见的题材。 近些年来,《西厢记》又先后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令人遗憾的是,它们拍摄得都不太成功。电视连续剧《西厢记》拍摄于普救寺,但观众反映莺莺与红娘有风尘感,邵峰版的张生更象是一个花花公子。电影《红娘》为迎合潮流甚至加入了武打场面,娃娃脸的苏有朋版的张生在戏中就象是被两位大姐姐领着玩过家家,王馥丽在剧中第一次出演了反面角色:相国夫人,莺莺的饰演者后来就是央视版《笑傲江湖》中的仪琳小师妹陈丽峰。 普救寺在元、明之际曾是中国北方的著名寺庙之一,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在被称为“天塌蒲州”的强烈地震中,寺内建筑全部毁坏,八年后才得以重修。上世纪初,普救寺先后遭受火灾和日寇战火破坏,寺内唯一保留下的建筑只有莺莺塔。尽管如此,由于与《西厢记》紧密相联,普救寺早在1965年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又得到全面复建,成为集戏剧情节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普救寺内最为醒目的建筑是莺莺塔,莺莺塔其实是一座舍利塔,初建于唐代,复建于明代,平面呈方形,共13层,高36米,保留有唐代风格,与西安大小雁塔有相似之处。莺莺可以上到第九层,登高远眺,广袤的晋南平原尽收眼底。 莺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sx/3909.html4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