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长治游记—紫团山—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山西长治游记—紫团山—同程旅游博客

2007-08-04    17u.com

近年来,在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建立了一处名曰“太行大峡谷”的国家级林林公园。这一峡谷自西而东,由壶关而至河南林州境,横切太行,万壑疏风,其长度足可以40公里计。紫团山,即座落在峡谷主体中段的南岸一侧。此山极目尽绿,松柏葱郁,峰峦叠嶂,环眺皆秀。大约 在北宋以前紫团山曾经又被世人叫作“抱犊山”。《太平御览》讲:“抱犊山,在上党东南,高七十丈。”《隋图经》则说:“抱犊山四面危绝。”公元4世纪初时,我国两晋时期著名的道教神学奠基人葛洪(自号抱扑子)曾遍游天下名山。他对太行怀抱中的抱犊山评价甚高,以为“称天下名者,南有武夷,北有抱犊。”把紫团山与武夷山相经,这对当代人来讲,无论如何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因为今天的紫团山其名声不但已远不如声名显赫的南国武夷,仅以武夷九曲溪那样秀丽可人且可乘舟游弋的水景而言,即使走遍今日太行峡谷中的每个角落,恐怕也难以觅得一处了。然而,再把话说回来,你如果真是一个对紫团山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特别是对它的地形地貌做过实地踏勘的人,你则会毫无犹疑的确信,确信葛洪在1500余年前所说的那一番话不但语出事实,而且语焉甚确,毫无夸张。现在武夷九曲溪水及其所经山峡长度约近8公里,历史上可能更要绵长些;但紫团山峡中的河床谷地其长度绝不在20公里。根据历史上遗存地貌的观察分析,古代武夷九曲溪和紫团山峡流景观的主要区别应该在于,武夷九曲溪河谷趋于平缓开阔,而紫团峡流由于峡身紧束,区段落差极大,所以后者比前者肯定会流速迅疾,景色险奇而壮观。地在盘曲环绕、岸侧景色变幻无穷这一点上,两处名胜则是相似相近的。
紫团山虽然在两晋时期就已大名远播,但达于极盛却是在北宋。宋人王辅道在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秋九月曾有《紫团三十六景诗》之名作,详写紫团山盛景。此诗原刻于36块石碣之上,到了明代时,36景诗石碣中已有14碣失佚,而再到清初时,36景诗石碣中竟只幸存4碣于世。时人为此深觉痛惜,游人曾责怨紫团山当地“地主乏九方之识,而山灵负盐车之泣”,以为应该把这样的可悲后果书写于文并勒于山石,用此以警后世。由于历史上造成严重的毁损,至元明以后,紫团山上的多处名胜景致不但大多倾圯败坏,有关文献记载也散佚严重。明清时人可以指认或幸存的紫团36景中的内容则只有迎峰、倚秀峰、碧萝峰、老人峰、金屋山、鸱尾山、天杠磨崖山、仙翁崖、东化表、西华表、濯缨溪、南极园、驻云亭、白云潭、屏墙山、翠微洞、慈云寺、云盖寺、缨桃掌、凤台山和真泽宫等一些。
紫团山极盛于北宋,而且唐以前的抱犊山在北宋时易名为紫团山,这些已能肯定。然而如果说到抱犊山何以要在北宋时改名为紫团山,在这一点上看来已不好讲出确切缘由,早在唐时,抱犊山西麓一带已有“紫团乡”的古地名存在;而且据说至少是在北宋以前,抱犊山上的翠微洞就曾有所谓“紫团真人”在此修行炼丹;再就是,抱犊山一带自古即特产“紫团参”。从历史上所遗留下的这些地缘信息看,抱犊山的易名极可能即基于它们,而且抱犊山到紫团山的变易地程看来也不是突变,而应该是渐变。这种渐变的过程或许就发生在五代至北宋初这一时段。
紫团山在北宋的极盛很明显得力于道教在当地的衍布。所谓古紫团真人曾在该山的修行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北宋时人的伪托或是发挥,真正的促动力则可能直接来自于北宋历代皇帝对道教的嗜好与追求,这种嗜好与追求在北宋末期宋徽宗时发展到了十分奢靡的阶段。现在仍然基本完整保存着的乐氏二仙真泽宫极容易说明这个问题。紫团山的真泽宫位于山的西麓神郊村,此宫庙貌规模之宏大冠于古时上党、泽州两地同类庙群。真泽宫俗称二仙庙,常见于古时晋东南各州府县。庙中主祀的乐氏二仙,史载实有其人其事。本事概略讲大约在唐昭宗时,有乐姓人带着两个女儿自屯留李村迁居至壶关紫乡益阳里。后来为了在山间采灵芝给继母治病被风刮到山岸之下而殒命,乡人随即为乐氏二女立祠纪念。清时紫团山樱桃掌还保存着乐氏二女父母坟墓,墓前碑上还记有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的年号和乐氏父母的姓名。此事当然感人,但毕竟是凡人凡事。从此时起,事情又过去了两百多年,由于一次偶然的事件,乐氏二女却由凡人而突然一举成仙。话说宋徽宗崇宁年间西夏侵扰中原,朝廷派大军出征路过紫团山,忽然有二女子为朝廷大军沿途送饭。消息传到皇帝那里,一时有人认为是乐氏二女显灵,于是宋徽宗立时敕封乐氏二女为冲惠、冲淑真泽真人,并敕立宫庙命民间以祭祀。现在壶关神郊村真泽宫中保存着的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敕封碑即是当年原物,距今已有近900年的时间了。旧时晋东南一带之所以处处都有所谓“二仙庙”,其源头皆在紫团山间。宋王辅道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所刊刻的《紫团山三十六景诗》碑,距宋徽宗敕封乐氏二女为真泽真人一事,也不过10年多一点的时间。
紫团山虽然在宋徽宗时空前地兴盛起来了,但是也有令人沮丧的事情出现。比如说,紫团山自古盛产紫团参,而且产山中36景中的南极园原来就被称为“参团”。可是,发地方志记述,这作为一方之宝的紫团参,却反而在紫团山的极盛时的政和年间倒悄然绝迹了,所谓参园不久也被为农田。笔者近来曾两次身临壶关太行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和紫团山,并到对宫和白云寺(即36景中原驻云亭的所在地)内问古。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原因未及控访那十分奇特的翠微洞,所以心中多少有些失意。据当地民间传说,紫团山的这个翠微洞是和近百里外陵川黄围山上的黄围洞相通相连的,而且洞中各种造型的石灰岩水溶结晶景观尤其传神迷人。除此之外,记得十多年前著名作家孙谦同志曾经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中讲到,说他战争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举行宣誓仪式时就也是在这座紫团山中的翠微洞内。但是由于那是一个战斗空隙的夜间,他法时并不清楚是在哪里。一直到他再一次君临这一名胜之洞时,据他讲已是“文革”之后的改革开放年代了。孙谦同志的这段传奇式经历,无意间倒更促使我产生出一种急迫探索这翠微洞的欲望来。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39152.html36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