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崖洞游记

[游记]黄崖洞游记

2007-07-16    sina.com.cn

黄崖洞游记

又是一个黄金周。金风送爽,硕果垂枝。在十月的仲秋时节,我们酝酿了一个外出旅游观光计划。我们全家还没有自成一团到外地旅游过,总是不齐,或者只是在当地作短途的郊游。在选择目的地上,我们产生了分歧。首先是时间问题,不能太远了,到时不会按时回来,第二是景点的特点,我们两人的意见都不能统一,她想去名胜的地方,而我则更想去一些人少而凝聚着历史文化遗迹的地方。我们争论的结果,还是我的去“山西太行山黄崖洞”旅游方案取胜。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说的地方她是一定要反对的,要不就是当时不说什么,一遇到了什么困难和不利的时候,她就要埋怨了。我是受够了她的埋怨,好像每次都是我求她和我一块去似的,好像我设计的旅游方案是专门供她来评判的、审查似的。这次我先说到头里,你要去就是你自己决定的,并不是我强迫你的。两个儿子每次都是随我们的意见,并没有一点决策的权利,这点让我很是心里过意不去。他们没有决定权,但他们也会对旅游的线路做出自己的评判。这次的黄崖洞旅游,为了能够通过,我事先作了先期的渲染,对他们作了宣传鼓动工作,所以提出来后一致通过。

我们第二天早上从林州车站出发,正好碰上往河北涉县的汽车,我们乘车于上午9点40分到达了涉县,又转乘邯郸至长治的汽车去山西的黎城。这趟车走的是高速,一上高速公路,我们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都想可以很快地到达目的地了。可刚走了不远,就停下了,前边修路,遇到了高速路堵车,真倒霉。我原以为高速路上堵车不会时间长了,可是整整堵了一个半小时,到处都是当地村里人在卖香肠和方便面。被夹在车流中间,又不能出来,只能在原地等候,那种滋味真的很难受。我们不时的跑下车来打听前边的情况,看看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时候真的很后悔,不该坐走高速的车,想快反而不快了。好在没有等太多的时间,车就开了。在山西黎城境内的一个桥上,司机临时停车让我们下车,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但也没办法,因为黎城境内就没有高速的出口,只有这样翻过隔离带下去了。

在下边的桥上就专门有一趟通县城的公交,我们坐上车后直达黎城县城。这是一个晋东南的小县城,还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车站在南边,一个很破旧的小站,也没几辆车,人也不多。要不是这里有一个黄涯洞可能人会更少吧。我们吃过饭后就来等车,通往黄涯洞的车没有,都是通往东涯底的,那是一个小镇。我们先到了东涯底,然后又打听黄涯洞,租了一辆车去了黄涯洞。

景点很热闹,大门是刚刚修的,和边上的村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来这里旅游的都是带车来的,像我们坐公交来旅游的很少。原来从网上查到的门票到这里居然涨了一半还多,20元的门票成了47元。我们是下午到达的,进去后先游览一个景点吧,我们选择了“善佗”。这个地名很特别,感觉到了一个印度的佛教国度一样,不知道那里到底有什么。

我们一家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沿着景区修建的石板路轻松前行,一路上都是秋天的景色。田野里秋收的农民路两边到处挂着的红红的柿子、酸枣,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家乡一样的熟悉,不觉间增添了无比亲切之感。毕竟是秋收的季节,到处都是成熟的果实,也到处显露出枯黄的颜色。从山谷里流出来的冷风,提醒我们天气已经到了下午,要考虑景点有多远,晚上能不能回来。在这样陌生的大山里,晚上没有灯光又不熟悉道路,那后果确实很可怕。我们加快了行进的速度。山路越来越弯曲,当转过一道弯的时候,被眼前巨大的石壁挡住了,这石壁直插云天,齐整得像人工凿出来一般,我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词――“铜墙铁壁”。那不就是一道天然的铜墙铁壁吗?因为这里曾经是战场,可以想象当年八路军一定依托了这道铜墙铁壁对敌人进行了迎头痛击,那一幕幕景象就映在了这铜墙铁壁里,每天都在向后人们述说着当年的英雄事迹。

经过了从天而下飞天瀑布,登上了通向山顶的天梯,一阵猛爬上得崖顶来,心情也豁然开朗了。还有多远?应该向哪里去?看到前边似乎没有了路,两个儿子自告奋勇说先去前边探路,让我们在这里暂时休息。已经上了这么高,已经快到目的地了,不到里面很可惜的,我们沿着前边唯一的路一路前行,到了一个石门,石门上写“天上人间”。穿过石门别有洞天,就像进入了一个天然的村落,里边住了一户人家,我们到了那里的时候,正好看到山民在动员儿子让他们给父母买些人参,他们正要回去,看到我们后又一起去那户人家。进入柴门,才看到这里竟然是一座庙宇,他们是山下的人,住在这里看护着小庙,也顺便种着这里的一大片土地。这里真是天上人间,四周都是高山,唯一通向外界的山谷有一座石门,里边有一眼活水泉,都是用石头砌起来的,看来已经很古老了。不知这里住了多少代人,代代都是通过那个石门出得大山来,都是沿着那条弯弯小道去泉里挑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天与这庙宇为伴。这就是生活。

怕回去晚了找不到路,我们稍作停留后快速下山。到了原来的出发地时已经很晚了,天色渐渐暗下来,住地还没有着落,都有点想家了。人到了饿了的时候会想家,到了晚上黑暗的时候也会想家。此时想着如果在自己家里多好,能够看电视,能自己做喜欢的饭吃。现在只好找一个饭店先吃了饭再说。在吃饭的时候就有几个人来推荐住地的,我们原先准备就住在景点里的一个宾馆,但他们说那里不好,没有农家小院住的舒服。我们就听了他们的,饭后随着他们到了景点外面一个很远的小村里,这家盖了两层小楼,一层他们住,楼上都改建成了小旅馆,设施很简陋,基本的设备都没有。已经来了只能将就了。院子里拴了一条狗,我们下楼都不敢,早点睡吧,明天还要爬山呢。那晚很冷,被子很薄,可能是这里的海拔高,气温到了晚上降得很低,真的很想家,想家里的温暖。

早上醒来,站在阳台上看风景,真是太美了!眼前是大山,到处是白色的石壁,被东方刚刚升起的红日照射,映出万道霞光。经过一夜寂静后,小山村又开始了一天的热闹,村民们忙着秋收,我们则再回景点继续游览。昨晚出来景点时,他们给检票员说好了,在门票上签了字,今天可以接着游览。今天是个好天气,秋高气爽,一路向西去,从黑暗的山谷里流出的冷风,被东边的阳光挡了回去,到处都是被太阳照得像银幕一样的巨大石壁,沿途好多步行上山的旅游者,都想尽早地进入黄崖洞一饱眼福。我们先坐景区的小火车进山,只转了一个弯就到了,每人10元,太冤了!

这里刚刚修建了石牌坊,增加了反映当年抗战的巨型雕塑,前几天刚刚在这里举行了心连心演出,当年在这里住过的老将军们的子女们好多都来参加了,看到这里的场景就会想象到那时人山人海的热闹喜庆景象。我们从一个巨大的山缝隙里进入山里,这是一条河道,流淌着从大山深处浸出的清澈的泉水,也正是这山泉的日夜冲刷,才有了我们进山的道路,水滴石穿,水流山开。崖壁上到处能够看到从石壁的缝隙里浸出的细细的水流,冲刷出道道沟痕。没有棱角的无形状水流,会切开棱角分明坚实无比的山崖,这不就是柔能克刚的最好的例证吗?

这里是进山的唯一通道,宽不到十米,笔直的两岸崖壁在很高的头顶上洒下一线亮光,从那道缝隙看到一线蓝天。这里一人当关万夫莫开,当年一个八路军小战士就是在这里用一筐手榴弹消灭了几百个进山扫荡的日本鬼子,最后壮烈牺牲了。上边有他的塑像和事迹介绍。

上得这层山来,上修建的一个山顶公园,依山而建,风格独特。这里人忽然多了起来,一阵上山后,坐下来稍稍休息一下,欣赏一下这里的美丽景色,品尝一下山里的风味小吃,舒心极了。

在上山的路上,我们看到一个个身穿灰布八路军军装的女兵,零零散散在游客群里穿行,好像回到了当年的抗战时期。仔细瞧才知道是这里景点的导游,带着各地的旅行团,使他们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感受当时的环境和心情。

在一片片小树林里,随便用石头支起锅灶,便是一个农家小吃摊,做的农家吃,炒的是老南瓜菜,下面条。用山上拾来的柴烧火做饭,炊烟袅袅,饭香扑鼻。上山累了渴了饿了便坐下来休息,顺便喝点啤酒、饮料,吃碗面条,品尝一下最原始的山中午餐,别有一番风味。

依山面上,迎面看到一座高高耸立的烈士纪念碑,再往上是一个纪念馆,里边陈列着当年在这里制造的枪炮。无法想象在当时那个条件下,在这穷山沟里会造出那么先进的枪炮武器,一切制作工艺都是那么原始,好多都是手工操作的,原材料也非常短缺,在现在看来很容易的事情,那时可能就是天大的难题。八路军硬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制造了大量武器,武装了千千万万的抗日英雄。

越往里走,战场的气氛越浓,到处都是武器的雕塑,可能到了当时的兵工厂了吧。当我们看到那个洞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个在百丈绝壁上的一个巨大山洞,没有梯子根本无法进去。据导游讲,当年在洞下正好长了一棵椿树,人们可以从树上爬进去,现在则在洞下修建了旋梯可以上下。在洞口有一个钢丝遛索,直通对面的山上。那是当年运送武器和弹药的通道,不用人力搬运,很是科学。其实这个山洞是用来盛放武器关成品的,比如造子弹用的炸药等。也正因为这个山洞在直立的绝壁上,可以很好地防止日本的飞机轰炸,至于造好的武器根本不在这里存放,随时就被部队运走了,造多少运多少,因为当时武器对于八路军是多么的缺少,还会让它躺在武器库里睡大觉吗?

在这个山洞对面的绝壁下边,有一间石头垒就的小屋,大概有六平米大小,那是当年左权将军的结婚洞房。左权将军和22岁年轻的夫人就是在这个深山石屋里完成了他们人生最壮丽的时光,从1939年4月结婚到1942年5月牺牲,左权将军把他最美好的壮丽青春刻在了这太行绝壁上,把短暂的家庭留在了这绝壁下的小石屋里。为了纪念他,他的女儿左太北经常来这里缅怀父亲。在小石屋不远处,有一个凉粉摊,每年将军们的后代来这里时,都要在这个凉粉摊前吃凉粉,后来就把这里命名为“将军凉粉摊”。我们也在这里吃了凉粉,老板娘还给我们唱了山歌。

真正的兵工厂是在山下的“水窑”,是一个几户人家的小村子,现在也就是几十间房子,里边的塑像逼真地还原了当年兵工厂紧张繁荣的景象。现在看来充其量就是个小手工作坊,条件十分简陋。现在兵工厂的外边架着一部风力发电机,每天发电提供这里展览用的电能,这是一个风口。

回到山门处已经是下午2点多,我们租车到了公路边上,正好有黎城开往长治的过路车,下午点到达长治,4点50分上了长治开往林州的班车,走了一下午才到太行深处的深沟里,下午走山晚上走沟,一路上看到山西的大卡车走走停停,不时的停下来用水浇车轱辘,因为长时间下坡刹车片会烧红而失效,所以必须停下来浇水降温。晚上8点多回到林州。进入市区才感觉回到家里真好,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家里好,一家人好好在家里聚聚吧,休息一下,整理一下拍的照片,回忆一下两天来的一切经历,这也是旅游的收获吧。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6d6152a01000ah467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