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泉市盂县藏山风景区 |
[游记]阳泉市盂县藏山风景区 |
2008-05-22 163.com |
在绵延起伏的八百里太行山脉中,有一座集北国雄奇与江南秀色于一体的“中国赵氏孤儿藏匿地”、“三晋历史文化第一名山”——藏山。它位于山西省东大门的阳泉市盂县城北十八公里处,东临石家庄,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关,北倚五台山和西柏坡。藏山即因春秋时藏匿晋国一代忠良之后赵氏孤儿而得名,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冠屠岸贾以桃园弑君之恶名强加于上卿赵盾,致使赵家满门抄斩,只有赵家儿媳,怀有身孕的庄姬公主,在中军元帅韩厥的掩护下,只身一人逃回娘家,生下了赵家唯一的后代赵氏孤儿―――赵武。为了保住忠臣之后,赵盾之子赵朔的好友程婴舍弃了自己亲生的儿子、赵家门客公孙杵臼等义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才使赵氏孤儿得以幸存,为了躲避奸臣的追杀,程婴带着赵氏孤儿逃进深山(今藏山),一躲就是十五年。就在这座人迹罕至的深山中,穿梭着一老一少的身影;就在这片世外桃园的泉林中,回荡着一老一少的对话;就在这道与世隔绝的沟谷中,积聚着一老一少的复仇力量。他们含辛茹苦,历经磨难,终于盼到了冤案昭雪,奸臣被处决,赵氏孤儿长大成人,还担起了晋国的重任,而程婴却含笑自刭九泉,报告先他而去的众位义士:“赵家已恢复官职和田邑,我们可以安息于地下了。”本来程婴应该享受人间的高官厚禄了,可他却以如此悲壮之举交赋使命,使赵氏孤儿的故事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多少年来,这个解衣磅礴、凛然正气的千古绝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前来瞻拜游历,题咏墨宝。藏山―――所彰显的忠义精神既是中华传统美德之精华,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作家伏尔泰,就根据“赵氏孤儿”的法译本,改编成“中国孤儿”的戏曲在欧洲上演,轰动了世界舞台。近年来,又以不同剧种在全国轮番上演,形成了强大的历史文化冲击波。藏山藏孤救赵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轻生死、重大义、忠贞不屈、始终不渝的忠义之魂。 除“藏孤洞”外,他在说法台附近垒砌了“养孤洞”,又在此地搭建了“育孤园”。让孤儿从接触自然,认识自然开始,培养赵武的智能,挖掘他的潜质、循序渐进、文武贯穿,一边教他识文断字,一边教他习武练剑,不断引导赵武明世理、讲仁义、懂做人,慢慢地程婴发现赵武确实是天之骄子,值得培养。于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程婴无不逐个渗透,让其融会贯通。“育孤园”内的“练武场”就是当时赵武曾经苦练本领的场地。程婴还引用治世、修身、养心的儒、道、佛三教文化教育孤儿,待到有朝一日,平冤雪恨、报效国家。“观星台”为赵武夜间观察星宿的地方。传说,晋景公十七年,也就是赵家平反昭雪的那年,赵武已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文武双全、英明过人,在冥冥之中感觉赵家复位的日子不远了。于是,经常趁着月色登上此处顶礼膜拜、祷告上苍、彻夜难归。真是苍天不负“忠义”人,当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赵家冤案得以平反,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赵武在程婴的精心哺育下,从一株微弱的幼苗成长为一棵挺拔的大树,最终成就了大业。
|
转自:http://qianshou180.blog.163.com/blog/static/1117862420076307562815912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