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雾中山游记 |
[游记]雾中山游记 |
2008-06-10 baidu.com |
很早就听说大邑县有很多名山,而且是出神仙的地方,很令人向往。今天我们要去大邑雾中山,心情非常愉快!周三一早,冒着小雨我们一行三人驾车向大邑驶去。汽车上了成温邛高速,一路飞奔,经过半个小时行程就到了大邑地界。雨也渐渐小了。出了收费站,向右一拐,就驶进了大邑县城笔直的主干道,向远处一看,感觉很长。 穿过城区,汽车驶上了去雾中山的公路,大约二十分钟,经过鹤鸣乡,眼前就出现了山。一问才知道,这就是鹤鸣山,道教的祖师——张道陵最初在此山修道,创立了中国的道教。山前正在修建道场。一个大的牌坊已经竖立起来。远看山并不高,但非常翠绿,松竹都长得很茂盛。一缕缕青雾笼罩在山上,正应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鸣。 继续前行,穿过了一个牌坊就走上了上山的路,山路开始崎岖起来,这时满眼看到都是翠绿的山,让人感觉到已经上山了。雾中山名雾山,山上有一座开化寺,建于东汉永平16年(公元73年),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丛林禅院,开化寺是它的核心寺庙。在中国佛教中地位崇高。汽车继续前行,我透过车窗正在四处欣赏美景,突然在公路左边青山上一片洁白色的瓦房闯入眼帘,在青翠的山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一打听才知道这是雾中山新村,是为雾山乡百姓搬迁而修建的新居,也是为雾中山旅游景区的一期工程。远看和城市的联排别墅一样,错落有致地委迤在山脚,山脚下一条小河,山水之间有人家,若是画家想必就会有一幅田园画卷的构思诞生。我们下了车,走过小桥来到山脚下,参观这些新式的川西民居风格,仔细一看都是二层小楼,一家一户,门前的台阶是用拆下的旧青砖砌成的,非常结实,有一种古朴的民家韵味。房子都是依山而建的,呈阶梯型,上一层与下一层之间用水泥和鹅卵石固基,排水系统、景观池等一应俱全,设计单位考虑得非常周到。房子经济、适用,亦美观大方。在新居的东侧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已拨地而起,新居的配套设施也已建成了。 虽然天还下着小雨,工地的塔吊、挖掘机、装卸车都在紧张的忙碌着,施工的工人也在冒雨赶工,在我们驻足的一片已经建好的新居西边,一片新的楼层已经封顶了,看得出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他们都在为乡亲们早日入住新家而辛勤工作着,据介绍年底雾山乡的百姓即将入住新居。 离开了居民新村,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雾山乡的老乡镇,街道两旁的建筑夹着一条街道,显得很窄,灰色的建筑和刚才的新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下车走了走,看到部份街道已经在有序的拆迁中,路过镇上拆迁办公室, 穿过乡镇,继续前行,车经过了一个山谷,眼前的山更绿了,山势也陡了起来,车也开始走上了盘山公路,向雾中山顶驶发。沿路经到了雾中乡,雾中村,车继续向上,过了半山腰,山上的雾渐渐浓了起来,一团团的浓雾依绕着山峰,亲眼目睹让我体会到雾中山的神韵,山中的竹子,长得修长繁茂,格外茂盛,郁郁葱葱,雾与绿山连成一体,雾中山,山中雾,雾在山间飘移,山峰忽隐忽现,一时让人分不清哪个是山,哪个是雾。我在出发时,还有些埋怨今天下雨的天气,上了山看到这美景,才知道今天是天公作美,不由得让人赞叹大自然创造的人间仙境。也体会到了,人在山中走,身在雾中游的诗句描写的意境。汽车继续盘旋而上,经过接王亭,。。。。。。,就到了山顶,在山顶一片开阔地,旁边搅拌机已排在一边,地上已经堆满了工程用的沙石。在一排民房边,有一个挂着帆幢的佛堂,据介绍,这是因为施工方考虑到山上在施工,为了方便百姓上山进香,在山顶搭建了一个临时佛堂,雾中山的道场香火长旺。 下了车,沿山路向上走,走了几步,就看到山上的一个巨大的石照壁矗立在山路上,上面的浮雕花纹清晰可辨。粗估有近十吨重,可想而知,雾中山的当年道场的古建筑是多么有气势,经过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石照壁依然完好地屹立在山上。再向上走,经过几棵大松柏,来到了山顶一片空地,远远看到一排整齐的建筑施工活动房,一看这个工程规模不小。经介绍这就是雾中山弥陀道场的山门,恢复古道场就从这里开始,看着施工方整齐严谨的施工场面,期望山门早日恢复。雾中山的主殿大光明顶还在山顶,我们真想继续向上登,看个究竟,但由于施工,路不好走,我们站在山门前环顾群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山顶。
|
转自:http://hi.baidu.com/%EC%F8%D0%C4%C8%E7%C8%E7/blog/item/b714cbaf0b46cdf8fbed5007.html4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