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南五日(3)巍巍中山 |
[游记]苏南五日(3)巍巍中山 |
2008-06-27 sina.com.cn |
(题记:五一南京之行南京部分的照片拉在南京同学处,直至今日方才得以将游记发表,请参照《苏南五日》其他几篇文章阅读: 《龙城润州》: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0072d010008wy.html 《宁城在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0072d010008xy.html 《关山飞渡》: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0072d01000916.html 《归去来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0072d01000917.html) 2007年05月04日 上午 阴 今日封车,徒步游览。 中山陵 七点起床,吃完饭后换乘公交车,前往中山陵。公交车缓慢穿行在市区当中,比自行车慢多了,两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中山陵。 “一座中山陵,半部民国史”,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中山陵风景区丰厚的民国文化遗存。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建于1926年至1936年。中山陵占地3000亩,依山而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气势磅礴,可称为民国建筑最为辉煌的作品。 中山陵的设计者是我们青年设计师吕彦直,全体以警钟造型布局,寓意世人“警钟长鸣”。陵墓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巧妙结合了钟山的山峦形势,把一个个孤立的建筑宽广的石阶、平台和大片的绿地,在一条中轴线上形成为整体。 五一期间中山陵门票不单卖,与灵谷寺联票八十。 陵园正门 进门即是博爱坊,博爱体现着容天地万物的仁者之心,纳四方之士的王者之气,南京因此又被称为博爱之都。博爱坊是一座三门冲天式花岗石牌坊,中间横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博爱”两个镏金大字。牌坊风格别致,融会了中外建筑的特色,堪称中西合璧的杰作。 博爱之都 经过牌坊,便是墓道。整条墓道长480多米,墓道两旁对称地种植着两排雪松和四排桧柏,代替了古代陵墓前道常用的石人石兽,喻示着中山先生的浩然正气长留天地之间。其中的雪松现已成为南京市的市树。 墓道雪松 走完墓道,我们便来到了陵墓的正门。陵门坐北朝南,有三个拱门,每个拱门都装有一扇对开的楼花铜门。陵门平面全部用福建花岗岩建成,屋檐为单层歇山式。门楣上有孙中山先生亲笔所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表达了孙先生毕生的奋斗目标和所追求的理想。 天下为公 同学情深 陵门之后,是一座方形的碑亭,全部用花岗岩建成。亭中有一巨碑,碑正面刻有国民党元老谭延恺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馏金大字,字为颜体,道劲有力。碑亭四面各有一个拱门,北侧的拱门下设有石栏,在此可凭栏远眺中山陵祭堂的雄姿,庄严肃穆。 碑亭 出了碑亭,遥望祭堂,其间共有八段石阶,每段石阶上都有一块平台。一看便知定有特别的含义,于是兴致勃勃一级一级地数了起来。结果是392级,这392是否巧合?据说暗喻了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 拾级而上 登到祭堂前,这座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垒式的小建筑物,并有两座高12.6米的华表拱卫。祭堂的屋顶为重檐九脊,上覆蓝色琉璃瓦,外墙用花岗岩砌成。祭堂的三拱门楣上从东到西分别刻着 天地正气 人山人海 五一期间人山人海,进祭堂得拍好长的队,一个多小时之后总算进入祭堂。 祭堂内部以云南产白黑色大理石铺地,堂内四周还可以看到12根黑色石柱,大西两侧的护壁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祭堂正中是一尊石雕孙中山全身坐像,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只见中山先生身穿长袍马褂,膝上放着一本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显示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深沉和睿智。这里不允许拍照,但是我忍不住乘守卫不注意还是照了一张。 先生遗像 祭堂后壁正中是墓门,与墓室相通。墓门分为两道,第一道是两扇美国产的紫铜保险门,门婚上刻有“浩气长存”横额,是孙中山先生亲笔所书;第二道为独扇铜门,上刻张静江所写“孙中山先生之墓”7个篆字。 整个墓室是一座半球形封闭式建筑,顶呈西式穹隆状,四壁用妃色人造石贴面,墓室的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墓壁上装有目光灯,顶上装有8个反光镜,使室内保持柔和而充足的光线。墓室的中央是安葬孙中山灵棕的大理石矿,直径约4.3米,石矿深1.6米,四周围着一圈精致的白色大理石栏杆。墓护正中的长方形墓穴上安放着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卧像,卧像身穿中山装,神态宁静,面容慈祥,如同生前安睡一样,令人肃然起敬。 浩气长存 音乐台 来开祭堂,一路下行,前往音乐台的路上,鲜花满路,美不胜收。 鲜花丛中 音乐台位于南京中山陵广场南,建于1932年至1933年。音乐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为半圆形。圆中心是舞台,台后建有大壁,同北京回音壁原理相同,以汇集音浪。壁高11.3米,宽16.7 音乐大舞 五一期间音乐台正进行五一特别节目。只听音乐想起,气势如虹,让人心潮澎湃。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0072d01000b6l.html2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