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佛山玉冰烧—澳门游记 |
[游记]佛山玉冰烧—澳门游记 |
2007-07-16 |
其实澳门并不是我向往的地方,本来计划去香港,只是签证过了期,过不了海关,就被搁置下来。 第二天,我在报纸上看到旅行社的广告,澳门一天游,78元,包来回车程,一时兴起,马上去报名,心理上还没有准备好就匆匆出门,报名后的第二天清晨,我就匆匆地坐上去珠海拱北的旅行大巴。 与东方之珠香港相比,澳门给我的印象是模糊的,只知道那里有很多著名的赌场,号称东方的拉斯维加斯,是赌徒们的天堂和地狱。除了知道澳门曾经被葡萄牙人统治了一段很长的时间,除了知道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除了知道有个大三巴牌坊以外,我对澳门的认知几乎是空白一片。 在拱北过关实在是拥挤,看样子去澳门“消费”的人还真不少,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过了海关,珠海的拱北关与澳门的海关只是有五十米的缓冲区,只是走过了这五十米的距离,我将进入另外一个未知的世界。 刚踏足澳门的土地,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80年代广州的旧街,街道很旧,很窄,两旁基本保持着广式的骑楼结构,人多车也多。当然其中也夹着一些灰色的高层建筑,只是那些高层建筑看上去也是年份悠久,远远看去象是用一块块积木搭建起来一般。幻想中的事情和实际上的一切会相去那么遥远,我的想象力也太过分了一些,澳门完全不是我的想象事先给它打好的样子。 澳门的街道虽然给人怀旧感,但是街上出现的名车可是不少,分分钟可以看到开篷的红色法拉利或者黄色的林宝坚尼在街上开足马力的呼啸而过,绝尘而去,至于宝马和奔驰之类的中高档汽车就不足道来了。但是,这里的人们严格遵守交通秩序,只要你按照交通灯的指示过马路,行走在澳门的街道上是绝对的安全。 旅行团的导游循例将团友当鸭子一样驱赶,三个小时就参观了五六个景点。澳门的观光景点都是与宗教有关的,东望洋灯塔、主教山、大三巴牌坊、妈祖庙等,规模都不大,不过每个地方都拥有一段不短的历史年份。导游不给人时间好好看,只强迫别人在景点内快速游走和拍照,流水帐式地将澳门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泼了大场,进去的时候还算清醒,出来时满头雾水,只记住了澳门以前叫“梳打埠”。我暗暗地将景点的位置和交通路线记在心上,结果第二天甩掉导游以后又去了一次,每个景点都细细看了一遍,好在澳门的景点很多都不收门票的。 也逛过十月初五街,这条街是因为一部感人煽情的香港电视剧《十月初五的月光》而出名的,那里的街铺卖的大多是澳门地道的食品,牛肉干和杏仁饼,逛了一圈,没有太大的收获,可能这样的街道经常可以看见,也没有什么特别感觉。 最后导游循例将我们带到此次旅行的终极目的地,葡京赌场,团友好像嗅到了猎物的味道,顿时作鸟兽散去。 葡京赌场大得像一座偌大的迷城,豪华的东西,感觉上总是冷淡的,矜持的,不容易亲近,跟现代的文明人一个样子。而且在赌场内的喧哗和叫骂声不绝于耳,听得出很多都是浓浓北方口音,空气中弥漫着香烟和肾上腺激素的气息,停留了一会儿就感觉有点晕头转向,于是我赶紧按赌场的指示地图各处参观了一圈,就毫不留恋地往“大三巴”广场走去。 赌场站门的人好意的要给我叫出租车,我婉拒了他,情愿走路过去,澳门的城市其实不算很大,我知道大三巴其实离开赌场并不是很远。 特别喜欢在喷泉广场到大三巴牌坊那一片旧城区流连,在澳门玩了两天,几乎每天都要在那片挥霍两三个小时,觉得它亲切、温馨。那里一共有几条弯弯曲曲上坡又下坡的街道,是青石板路,街道两旁大半是两三层楼拉丁风味的建筑,毕竟葡萄牙人在澳门统治了好长一段时间,拉丁风格和当地的华人文化已经很和谐的糅合起来。在青石板街道的两边,店面接着店面,骑楼一座座是半圆形的拱门,挂着一盏盏古老的青铜街灯,木质方格子的老式窗户,配着一扇扇做工精细的玻璃木门,有的门上还挂着古铜色的铜门环,葡萄牙拉丁风情弥漫着街头巷尾。小店千奇百怪,有卖花的花店、有卖咖啡饮料的露天茶座、有卖葡萄牙手工艺品的、有西点铺、有书店、有卖当地土特产的、当然还夹着一家家服装店和鞋店。这里没有喧哗的大型的百货公司,没有大幅的广告、它甚至没有几座红绿灯。当地人待人很有礼貌,给人一种低调而安份的印象,看来看去,表情都是悦目的,令人觉得宾至如归,漂泊在繁华大城市的压迫感这里是再也感受不到的。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标志性的观光景点,在老城区的一座小山上,当年这里是圣保禄大教堂的所在,后来一场大火将雄伟的大教堂烧毁了,只剩下了前门的墙壁弥留在这里,后来就成了大三巴牌坊。牌坊前的广场上面有很多鸽子在觅食飞舞,我花了半小时给广场上的鸽子喂玉米和绿豆,真的以为自己现在是身处在欧洲某个城市一般。曾经,以前的女友坐在大三巴的台阶上给我发去短信细细描述她的心情,那时候我没有一起来,现在我终于坐在她曾经坐过的台阶上,但是我的短信再也发不出去了。我就这样一直坐在,看着黄昏中那片被落日染成金色的大三巴广场,那群白鸽正背对着夕阳,那画面宁静安详,因为太美了我反而有点不敢看。 老城区那里有好几个教堂,很有特色。教堂的门口没有人看守,可以自由进出,只是在教堂里要保持安静低调,不得大声喧哗。特别喜欢去喷泉广场附近那座外墙粉黄色的基督教教堂。教堂里庄严而祥和,可以静静地欣赏墙上挂着的十八世纪的宗教油画,或者坐在长长的椅子上,让外面的光透过精美的彩绘玻璃投射进来落在自己身上幻化出迷幻而神秘感。神坛前放摆放各种做工精美的银制法器,还有鲜花,而长明的烛光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安全感。不远处还摆着一台一尘不染的钢琴,到了做礼拜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信众伴随着这架钢琴的悠扬的琴声欢唱圣诗赞美耶稣基督。以前女友就来过这里,静静地在基督面前祈祷过。今天我按照她的描述找到这里,也在基督面前诚心的祈祷,只是多了一份景物依旧而事过境迁的无奈。仰望着十字架上哀伤的耶稣雕像,心中忽然隐隐作痛,昨日之日已经寄于逝水行云,也许耶稣基督对世人的仁爱与宽容,是治疗我们伤口的良药吧。 澳门靠海岸线那一带兴建了不少新建的观光景点和现代高层建筑,如百多米高的观光塔、愚人码头等,但是我感觉那一片反而没有旧城区那种吸引力。好在澳门的土地是属于私人所有,政府不可能拿一大笔钱出来补偿给业主然后将旧城推倒重建,于是旧城区的风貌得以保持下来,不象国内很多城市那样,推倒重建以后都变得千篇一律不伦不类,成为了失去记忆的城市。 吃过“撒玛烈”出品的正宗葡挞,皮又酥又脆入口即化,蛋汁香浓但不甜腻,还有诱人的咖啡焦香,味道是国内kfc那些冒牌货所不可比拟的。特别喜欢喝茶餐厅的奶茶,红茶的香醇跟牛奶的细腻融合在一起,口感竟象丝绸般的油滑,回味无穷。也吃过cheese cake,芝士的味道很醇厚很丰满,齿颊留香,不过就是太腻了,小小的一块cheese cake会把人吃撑了。听说大海的对面小岛有吃正宗葡国菜的“木马”餐厅,可惜这次没有时间去,留到下次去好了。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要回去了,行李里多了几包在十月初五街购买的杏仁饼和牛肉干,这是我给朋友带的手信。 回到家里,约朋友出来喝咖啡,讲了旅行的经过,她问我下次打算去哪里,我漫然地回应,“不知道啊!” 人间到处有山水,何必刻意去计划将来的旅程呢。 |
原始链接:http://blog.c2000.cn/more.asp?name=yubingshao&id=11116 |
转自:3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