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南沙天后宫介绍,南沙天后宫旅游景点,旅游景点图片,游记攻略,旅行. |
2007-09-08 elhx.com |
南沙天后宫是参照福建蒲田湄洲妈祖庙依山而建(该庙是妈祖庙的祖庭),占地100公顷。其整体建筑群是清代宫殿式的建筑风格,殿宇辉煌,楼阁宏伟,庄严肃穆,极具宫廷的气派。它集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与南京中山陵的建筑气势于一体,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天后宫四周绿树婆娑,殿中香烟袅袅,置身其间令人顿生超凡脱俗的感觉。 矗立在天后宫广场巨大的天后石雕圣像,用365块花岗岩石砌成,象征着天后娘娘在一年365天都保佑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广场中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一条中轴线,南沙天后宫的建筑物都是依据这条中轴线而建造的。 从广场仰望整个天后宫的建筑群,我们首先看到一座牌坊,原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生前为牌坊题词,穿过牌坊便到达山门。山门是天后宫的正门,室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这两尊神像。山门两侧有钟楼和鼓楼,钟鼓楼内的钟和鼓都按时敲击,每逢节庆期间,这里更是钟鼓齐鸣,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献殿则位于山门的正上方,殿内供奉着蹈海天后,四海龙王则持玉圭在两旁站立。正殿是南沙天后宫的中心,木雕神龛中分别供奉着以香檀木雕刻贴金的天后像。寝殿位于正殿之内,是天后起居休息之所,内供奉素装的天后坐像,两侧布置模仿天后日常生活的器具和摆设。从这闺房中,可见天后是一位十分艰苦朴素的民间女子。 天后宫后山上建有南岭塔,塔高45米,共8层。据传,修塔的原因有四:一是此塔可平衡西侧较高的大角山的主峰;二是应了所谓左青龙的说法;三是天后既为海神,就必应有指路导航的建筑物在此;四是该塔作为人们登高眺望的建筑,它同时亦是一座标识物。该塔的层数之所以是双数,与其它塔单数不同,是因为民间传说中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男神仙的代码是单数,女神仙的代码是双数,天后是女神,因此天后宫内,无论是阶梯、瓦楞还是对联的单联(上联或者下联)的字数,都是双数的。 与对面虎门沙角炮台隔江对峙的,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大角山炮合。大角山炮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中国军民在此与外国侵略者殊死搏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炮台在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列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大角山炮台这一文物古迹十分重视,专门拨出巨款重修。并于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前夕对广大游客开放。现在对游客开放的六座炮台分别是:振威台、振定台、安胜台、安威台、安定台、安盛台(后改名为流星台)等,以及火药局即洋弹药库一座。 不少人都对天后这一神灵早有所闻。但未必了解她的传奇事迹。据说,天后原名林默,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廿三日,诞生于福建省蒲田湄州岛。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屿的一个奇女子,她自幼聪慧勇敢,常在海上凌波涉险,扶危救难,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她在海上救人时以身殉难,年仅28岁。暂短的生命留下了许多行善济世,救助海难的动人传说。历来备受治国者的褒封。人们逐渐把她奉之为神,顶礼膜拜。从宋代以来,历代皇帝都给林默累叠嘉封,至清康熙时.已晋封为至高无上的天后。而平民百姓十分亲切地称她为妈祖、娘妈和海神,建庙奉祀。
|
转自:http://www.elhx.com/SpotInro2.aspx?id=2219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