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人造天河”红旗渠-游记华中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游记]“人造天河”红旗渠-游记华中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
2007-07-16 |
从华山下来,的士停在华山火车站前广场,时间是8点半。 乘上9:04开往郑州的K16次,(票价55元),14:03到达郑州火车站。穿过车站广场,对面就是客运站。14:30有发往林州的直达班车。心想,今天路途真是十分顺利。 林虑山在林州,是我此次川渝陕豫的最后一站。 车子在指向新乡的二级公路上直奔而去,车速大约平均能保持在40千米小时左右。对于国内班车能够达到这样的速度,应该十分满意了。哪知一过新乡市,为了逃避收费站的收费,车子在收费站前100米处拐进了一个村庄,在农舍之间的狭窄小路上穿行,不久,一个50开外的农民手一挥,车子停了下来,驾驶员摇下窗子,递上4元钱币。车子就继续穿行在村庄里,唉,就是在这样的村庄土路上,来来往往的货车和客车还真不少。大家都心知肚明,一言不发。车子拐上了一条公路,我正以为又可以快速行驶了。哪知车子在一个不到30岁的农村青年跟前停了下来,司机递上2元硬币后,终算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 我一看时间大约不到下午4点。心想还有不到80千米,有2个多小时应该能够到了。为了印证我的估计,我就问司机,大约什么时候能够到达林州?他说:7点半前能够到达就不错了!哇!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接着他又说,过了前面的高庄村(属于辉县市地界)之后,路就很难走了。果真如此。出了村庄,车子开上了长年失修的四级公路,一路上坑坑洼洼。由于天上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车子为了躲避大大小小的水潭,只能以15千米的速度慢慢地爬行。 我当时就忍不住地说,为什么不走高速公路?大约就是再加10元钱。时间可以节省一半都不止,车子也不损伤。车上有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搭话讲:你们政府机关的,反正能报销,钱再多也不心痛。我看看车上,都是当地的农民,身上是城里人早就不穿的老式衣服。而且沿途还有上下的旅客。我不再吱声了。这儿的农民还是十分贫困啊。 不过卖票人讲,正在修二级公路,大约明年年底能修通了。 车子在晚上7点半终算停在了林州客运站站前。此时雨也停了。林州市街上还是亮堂的,我的心也随之亮堂起来。当晚住旁边的车站招待所,20元包房。 明天(7月31日)的游程有二个方向,当然第一是林虑山,外界对这个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知之甚少,我以前也没有听说过。在事先网上收集的资料也不多。只知道与太行山大峡谷相联系。第二个方向自然是红旗渠,这个战天斗地,改造河山的故事发生地就在林州。 我问当地人林虑山怎么乘车?有好几个人不知道林虑山在哪里?你要是问风景区,他们就会告诉你,王相岩最好玩。所以,我在《旅行家网站》上发贴,建议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林虑山改一下名称,这个连当地人都不用的名称,改成“太行山大峡谷”。既响亮,又把景区特色表达的清楚。林虑山就是太行山大峡谷,与王相岩在同一个方向,乘发往石板岩方向的车;红旗渠和一线天在同一个方向,乘开往青年洞方向的车。时间都是8:30。 第二天,我还是6点过一点就起来了。还有二个多小时,我就到车站里面转悠,因为我心不甘那,白白浪费二个小时空等。车站广场上,发往各地的班车前方都有牌子,有的路牌下面已经停了车子。就是我想去的二个风景点的牌子底下空荡荡的。打听明白,车站没有开往这二个方向的车,而是要等那二个方向的车发过来。经济不发达,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在此可见一斑。当我旅游归来,这种感觉就愈发强烈。林虑山被我评为ZA级,可见风景之壮丽非同一般,红旗渠亦堪称人间奇迹,其工程之浩大,不亚于任何七大古代文明。唉!当地人守着二个金矿,不知开发利用。可惜!可惜!!因为我可以基本称得上周游中国了,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同一个国家区域内,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也与这个地区领导者的开拓创新意识成正比;而旅游业发达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志是交通。这儿不谈这些了,否则又要变成写论文了。哈哈哈!真是老毛病难改。 我决定先去红旗渠。上车后,不久车子开动了。问到红旗渠,售票员讲到分水岭下车,票价才2元钱,估计里程起码有十千米以上。公路修得很不错,达到二级路面标准。大约15分钟左右,告诉我到了。 我举目张望,只见右手有一个宽敞的广场,已经停了好几辆大大小小的车子。正对面是售票处。门票是15元。我购票进去,左手是六幅大型壁画,介绍修建红旗渠的几个著名的工程。右边上几个台阶,中央有一个圆形的花坛,构成一个小庭院。 沿着与公路平行的方向朝前走,沿途有几块刻有题词的石屏和树木花草,宛如一座花园。大约离进门也就是百十米远,在一座狭窄的石桥后面,有一座二层楼的建筑,在屋顶的上方,“红旗渠”几个红漆雕塑大字映入人们的眼帘。有一群人正在拍照,我也请一位帮我摄入了镜头。这个就是红旗渠渠首,也就是名叫分水岭的地方。 回过身来,只见一股滚滚浊水从刚才那座屋子的下部磅礴而出,在前方的分水嘴的地方,被劈成了两爿,欢快地呼啸着而去。这儿就是闻名于世的红旗渠的总渠首。 再朝前走大约50来米,有一座5开间的平房,这儿陈列着当年修建红旗渠的珍贵历史资料。内有“人造天河”红旗渠的总体模型、文字说明和实境照片。 红旗渠是1960年开始动工,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其地势之险恶、工程之艰巨,出乎人们之想象。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绝引漳河水入林县。沿漳河南岸绕悬崖,越峡谷,逢山开洞,遇河架桥,开凿长达70公里的总干渠,渠高4.3米,宽8米,从分水岭向下,分凿三条干渠。第一条干渠沿太行山东麓向南与英雄渠汇合,全长41 . 5公里,著名工程有桃园渡桥,桥长100米,高24米,宽6米,其上可行汽车。十干渠与英雄渠汇流处称"红英汇流",渠水奔腾,飞瀑喷雪,好似银河倾泻。第二干渠全长48公里,东南流入安阳县。第三干渠东北流经4公里长的曙光洞而入东岗乡。整个工程劈开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条,挖砌土石1640万立方米,用工4000多万个。红旗渠的建成,全县形成了引、蓄、提相结合的水利网,建水库、池塘400多个,建中小型水电站80多个,灌溉面积40万亩,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并提供了工业用水。 大家看了这么一组数字可能没有多少印象。如果说,红旗渠总长近1500千米(有的说近2000千米),比京杭大运河还要长一点,开挖的土石方可以铺成2米宽3米高的土石墙,可以从哈尔滨铺到北京,再从北京经过林州,一直铺到广州。我估算了一下,大约是4750 千米。相当于修一条万里长城。虽然没有万里长城那么高大雄伟,但是足以挡住通常人们的行走,把普通百姓挡在土墙的外面。大家看看怎么样?对工程之浩大应该有一点深刻的印象了吧。要知道,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产工具十分原始,几乎都是在人抬肩杠、车推马拉的情况下,在悬崖峭壁上,动员了全县几十万人民,应用人海战略,披星戴月,不避寒冬腊月和盛夏酷暑,奋斗了整整十个年头,硬是在岩石山上一点一点挖出来的。 林州人民创造了人间又一个奇迹,而且其实际使用价值和精神财富更是世界七大奇迹不可同日而语的。我是深深地被林州人民改造河山的胆略和气慨所折服。所有有机会到林州去的人们,不要忘了一定要到红旗渠去参观一下。如果能够带着小孩一同去受受教育,更是比给他买参考书有价值的多。 |
原始链接:http://www.tuuke.com/default/outdoor_outdoorlinecon_29_2852.html |
转自: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