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怒江旅游攻略 |
[游记]怒江旅游攻略 |
2007-07-16 niwota.com |
怒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上游藏语称“那曲”,意为“黑水河”。它流经贡山县的齐那桶后称为怒江,怒族语称“怒米挂”,也是黑水的意思。怒江流经云南境内的贡山、福贡、泸水,由潞西进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它最后的归宿是印度洋,而在中国境内和怒江州境内的流程分别为1540公里和316公里。整条怒江都被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夹峙着,大山的挤夹使这里形成了一条300多公里的峡谷。峡谷相对高差达2800-3800米,多呈“v”字形,江水就从这“v”字的尖底部流过,两边尽是平均坡度在40度以上的大小山梁和峰脊。很多人把这峡谷称为“东方大峡谷”或“神秘大峡谷”。 位 置: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滇西北边陲角落 行在怒江 游在怒江 六库、福贡、贡山 怒江的风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怒江峡谷的气 势、奔腾不息的怒江河流、晨雾如中国水墨画似地装饰着雄伟的峡谷。在峡谷中,有石月亮、江心松等,景点散布其中。车行至福贡,途经废城(知子罗),那是一座被废弃的县城,因为至今还居住着一些不愿离去的居民,使得这座从前的县城特别的不同。还有期间的老姆登教堂,出乎意料地出现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峡谷里。如果是过年的时候去怒江,还可以赶上傈僳族的“澡塘会”,浓浓的民族风情、色彩绚烂的民族服装和惊心动魄的“上刀山,下火海”,都会让你眼花缭乱。 片马 片马是一座边陲小镇,有著名的驼峰坠机遗址。现在能看到的,与一座普通的小城镇区别不大,时间有限可以放弃。距六库90公里,一日可来回。 独龙江 独龙江是独龙族唯一的聚居地,因为独龙女特有的纹面风俗,让很多外界的人们感到十分神秘。独龙江因为交通的原因,至今还是一块人迹罕至的土地,是很多徙步者心灵向往的地方。 吃在怒江 竹筒酒 是独龙族男女老少都爱喝的传统饮料,它还被当作青年男女订婚时的礼酒和盛大节日中的喜酒。制作竹筒酒时,首先要在山中竹林里选择最好的竹子,将其做成酒筒,然后把煮熟的小麦、大米或者高粱拌上酿酒用的酒装进竹筒内,存放七天之后竹筒酒就酿制好了。此时打开竹筒盖,醇香的酒气扑鼻而来,令人飘然陶醉,颇有酒未入口人已醉的感觉。 肉酒、蛋酒 是怒族人喜好的一种高级滋补食品。怒语将肉酒和蛋酒称为“侠辣”和“巩辣”,译成汉语就是“肉炒的酒”和“鸡蛋炒的酒”之意。 醋 酒 主要用玉米、高梁、大麦、或小米为原料。制作方法是,先把粮食煮熟,冷却后拌入酒曲,装进洗净的大瓮中,封口发酵十天左右,待透出很浓的酒香味时,取出一些酒糟,对进温水,再用木瓢挤压出汁液,经过滤后,便是食用的醋酒了。这种酒只有17到18度左右,味淡且略回甜,富有营养。喝后既解渴又爽口,有提神解乏之作用,还能增进食欲,是当地傈僳族群众不可缺少的饮料。近年来,人们风趣地将醋酒称为“峡谷啤酒”。 打 茶 独龙河上游的人有"打茶"的习惯,可能是受到邻近藏族习俗的影响。独龙族不种茶,多购买砖茶,煮沸后就饭食而饮。打茶常用来招待客人。打茶的工具,是一个长约70公分,口径约10公分的竹筒,内置一个上下活动长约90公分的带竹柄木塞。筒中放进少许盐和熟的动植物油脂,如猪油、肥肉丁、鸡油、核桃油或酥油等,以及加放上一些有香味的苏麻籽,也有加入调好的鸡蛋,再将煮好的茶水倒入,然后手握竹柄木塞,上下反复打茶,再倒出饮用。其色浅褐,味咸香,能提神解乏,是一种滋补饮料。 漆 蜡 当地土著民族称之为漆油。它是从漆树籽中榨出来的油,这种油冷却后凝固成块,颜色比黄蜡稍浅,所以商品名又称为漆蜡。漆蜡可以食用,制作方法也在翻新。有的把漆蜡溶化后,混入猪油、菜油、核桃,比例约为2比1,待冷却后凝固成固体油,携带十分方便。当地居民也用这种油,作为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峡谷傈僳族、怒族群众,用炼得滚烫的漆油炒米酒,炒仔鸡给病人或产妇滋补身体,功效显著。还有人用漆蜡混合蜂蜜、贝线蒸制服用,可治疗肺结核症和气管炎。此外,漆蜡还是制作高级香皂的原料。 购在怒江 住在怒江 |
转自:http://blog.niwota.com/a/3978941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