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怒江旅游攻略

[游记]怒江旅游攻略

2007-07-16    chufala.com

怒 江 简 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北靠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东连迪庆、丽江、大理3个地州,南接保山地区,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449.67公里。总面积 14703平方公里,总人口45.88万人。

怒江州地处濒临欧亚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奇异的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怒江全境沟壑深切、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景观;境内群山横立、江河纵流,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大江从西向东相间排列,由北往南纵贯担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以及云岭山脉,切割出三条深邃悠长、神秘莫测的大峡谷,被人们称为怒江大峡谷或东方大峡谷。怒江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世界第二大峡谷。

怒江州辖泸水县、福贡县、兰坪县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州府现设在泸水县六库镇,距昆明公路里程638公里。境内主要聚居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此外还有白族、汉族、普米族、彝族、纳西族、藏族、傣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1,其中傈僳族占总人口52,白族占28%;怒族占6%;普米族占3%;独龙族占1%。由于各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婚丧嫁娶礼仪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阔时”、“鲜花”、“卡雀娃”等众多的传统节日,形成了多彩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

1954年由丽江专区析出泸水、碧江、福贡、贡山4县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6年成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1957年改怒江傈僳族自治区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但直至1973年,均由丽江地区代管,兰坪县由丽江专区划入。1961年我国政府根据《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边界条约》收回的片马地区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管辖。

怒江州以其山雄川秀、民风朴实、特色明显向世人展现一个独具魅力的世界。到怒江旅游,怒江大峡谷、独龙江峡谷、高黎贡山、丙中洛、碧罗雪山、石月亮、听命湖不可不游。

从昆明到六库大约有600多公里,中途需转车,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
第一条:昆明→保山→六库(昆明至保山可坐飞机)
第二条:昆明→大理→六库(昆明至大理可乘飞机)
另外昆明西站有长途客运班车直达。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丙中洛
丙中洛位于贡山县城丹打以北42公里,怒江从西藏奔腾而至,在丙中洛绕了一个大弯,形成了一块小平坝。这里居住着怒、藏、独龙、傈僳等多种少数民族,形成了多民族的文化和多元的宗教。既有原始图腾的崇拜,又有喇嘛教,还有西方的天主教,多种宗教在这里共存共溶,成为宗教的一个奇观。这里的怒族、藏族能歌善舞,是怒江的歌舞之乡。这里还有远近闻名的怒族“鲜花节”,石板粑粑、石片盖屋等风俗和景观。

探访高黎贡山
秀美奇异的高黎贡山
今年4月28日,南航将开通广州至云南保山市的航线。届时,广东游客将有更多的机会探访“南方古丝绸之路”的秀美奇异的风光。

公元前4世纪,随着我国第一条国际通商大道的开通,云南滇西地区的保山成为了西南商贾大都会。沿着古道,商人、学人、旅人、军人纷至沓来,马可·波罗来过,徐霞客来过……由于滇西有许多地方长时间与世隔绝,加上地形复杂,民族众多,自然环境独特,因此,对世人而言更显得神秘莫测。

在云南滇西地区,高黎贡山就是一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方。惊天动地的撞击、惊心动魄的结合,亚欧大陆与印巴大陆在这里相遇,高黎贡山从深深的海底隆起,横亘在中国西南部。从此,这里的家园与高黎贡山紧紧连在了一起,这里的生命与高黎贡山深深交织在了一起……
火山地热并存的世上奇观。

在高黎贡山腹地,分布着大大小小90多座形似铁锅的新生代火山。“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当地的民谣形象地描述了火山群的壮丽奇观。

据当地人介绍,高黎贡山的众多火山之间,热浪蒸腾,数百眼热泉、 温泉散落当中,构成了我国三大著名的地热风景区之一——“腾冲热海”,高达98℃的硫磺塘“大滚锅”热浪冲天,360多年前到此旅行的地理学家,旅游文学家徐霞客为之惊叹,留下了“作滚涌之状,而势更后,沸泡大如弹丸,啡枚齐跃而有声”的生动描述。火山地热并存,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可以找到世界杜鹃花王
高黎贡山是一道绿色的屏障,更是一条生命的走廊。

据介绍,高黎贡山有高等级植物2000多种,野生动物600多种,被称为“自然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而“世界杜鹃花王”--大树杜鹃也在高黎贡山,树龄达280多年,以鲜艳的硕大无比的花朵和磅礴的气势独领风骚。据当地山民介绍,大树杜鹃每年开花4万多朵。一到春天,杜鹃竞放,俨然一片花海。

据说,高黎贡山保护区内还有与大树杜鹃齐名共同录入《永昌二芳记》的山茶花,此外,秃杉、银杏、红花木莲,这些对生存条件格外挑剔的树种,在高黎贡山也能找到它们的福地,尽情地繁衍生长。

高黎贡山丰富多样的植被,为各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扭角羚、蜂猴、绿孔雀、白眉长臂猿、孟加拉虎等2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被誉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横跨怒江的溜索蔚为壮观
举世闻名长达621公里的怒江大峡谷就流淌在高黎贡山脚下,对面就是碧罗雪山,群峰雄峙,横亘千里,其间的怒江奔腾咆哮,沿江多急流、险滩、峡谷、溪流、瀑布、翠竹绿林,云雾拥山,景色壮丽,有“东方大峡谷”之美誉。

怒江两岸尽是高山对峙,峭壁千仞,危岩嶙峋,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由于江水长年累月的冲刷,有的甚至形成向江面倾斜欲倒的险崖。当地有一首顺口溜形容怒江峡谷:“上山到云端,下山入深渊;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

怒江大峡谷谷深壑长,岩壁陡峭,水流湍急,难以行舟摆渡。自古以来居住在峡谷两岸的各族人民*溜索来往和运送物资。解放后,当地政府把竹、藤溜索换成了钢丝溜索,并大举修路架桥。无奈当地群众居住分散,部分人仍在使用溜索。这种横跨怒江两岸的溜索,实为当地一大景观,蔚为壮观。现在,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丝溜索悬在江流之上,当地人就这样以古老的方式延续着生命。

怒江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位于怒江州境内,长310公里,平均深度约2000米,讯期呈U型,旱期呈V型,仅次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348公里,深1737.4米),为世界第二大峡谷。

奔流在怒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上游叫黑水河,藏名叫“拉曲卡”。怒江两岸的山岭多在3000米以上,山高 谷深,水流声如怒吼,故名怒江。大峡谷不仅可以漂流探险,两岸还有许多飞瀑流泉,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色雄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云南之窗)

在美国朋友来云南,说是专门化去看一条美丽无比的江,那条江的峡谷堪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大峡谷”,它在“二战”中曾经以激流天险挡信了日寇的铁蹄,打破了法西斯强盗吞霸世界的梦想。我知道他们说的就是怒江。
怒江和高黎贡山在国际上有着如雷贯耳的声名。就在这山的东麓,这江的中段坐落着一个美丽的乡镇,它叫芒宽。芒宽是怒江及其支流长年冲积而成的澡谷坝了,坝子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长。从怒江上游沿江而上,走过怒江洲进入芒宽地界,视野豁然开朗,平坝沿江而列,青山绿水,田畴万顷,土地肥沃,物产丰茂。

雄奇秀美的自然风貌
怒江大峡谷进入芒宽段,其“V”形也不那么陡斜了,出现了大块边遍的水田台地,春绿秋黄,四季不同。夏天,汹涌的怒江咆哮奔腾,江面略显宽阔;冬天则温顺如驯,清碧见底,如蓝色的彩带穿境而过。如果说怒江州以上的怒江峡谷给人的印象是奇与险的话,这里则更多地给人以秀美绮丽的感觉。

除了沙滩,奇山、怪石、险洞、秀树、碧水在芒宽乡也一应俱全。仅独具风貌的榕树就有“龙抱树”、“舞厅树”、“餐厅树”、“会议树”、“独树成林”、“筑墙对”、“护碑对”、“庄园树”、“学子树”等奇观,其中“会议树”、“餐厅树”、“独树成林”、“护碑对”已被收进《云南省古对名要录》中,千亩老缅古茶园已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保护对种。红遍怒江两岸的攀支花要在芒宽境内最为集中壮观,堪称一大景观。芒宽境内还有急流飞流飞溅、落差近600米、看似一幅图画的九叠水瀑布和百花岭美人瀑布等10余条瀑布;有驱病强身、祛风除湿的昆西河等6大温泉;有湖光山色融为一体的“鬼街坡水库”;有被称为“怒江——萨尔温江第一滩”的望兔峡沙滩;有千奇百怪、一洞一景的十二隔洞;有饱经沧桑的古战场遗址,有郁郁葱葱的片片竹林,……穿越芒宽,犹如在画中穿行,绿水、青山、红花、白云尽可一览无遗。

在芒宽乡拉仑地前江边的望兔峡沙滩,是怒江发源以来,江边最广阔最有气势的一片沙滩。这滩,一眼望去美丽至极,形如一块晶莹洁白的巨大毯子平展地铺在怒江的四五倍。秋冬昌清澈的江水如翡翠般的佩带,春夏时黄浑的江流似琥珀产的围膘。由于江面较宽阔,怒江流到这里变得平绶多了,像面巨大的梳妆镜。大山连同蓝天倒映镜中,常使游人流连忘返。

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
在芒宽的土地上除了汉族之外,世代居住的还有彝、傣族、傈僳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60。这样的民族分布,我们不难想象出民族文化的绚丽与灿烂。这里,各民族交错而居,一般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就单个自然村社而言往往有一个主体的民族,因而使用权其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得以保存传沿,各民族传统的生产性文化、生活性文化、交流性文化和规范性文化同中有异,在传统节日、人生仪礼、宗教祭祀、村社组织等民俗活动方面各具特色。多民族的长期聚居共处,同天时共地得,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共求发展,简直是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化理论的一个生动表现。

走进芒宽,高山衬托,绿水映照,各民族五光十色的服饰让人心动不已。彝族妇女的服饰深沉中显艳丽,傈僳族妇女的服饰明艳中蕴沉着,苗族妇女的服饰在强烈的对比中求和谐,傣族妇女的服饰却在单纯中透五彩缤纷,而且各年龄段的着装一目了然,从艳丽到深沉,从明快到神秘,展现着人身的历程。

随便哪一天你来到芒宽,也许就会碰到某个民族的节日。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阔时节、白族的二月八、苗族的花山节,汉族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几乎都成为芒宽境内各民族共同的节日,成了各民族聚集交流的好同会,你尽可以伴着水春磨、懒碓、脚碓之类悦耳的声响,着糍粑的飘香,走进任何一个村寨,任何一个民族人家,主人会热情地捧出糍粑和美酒,向你祝贺节日快乐。
其实即使不遇到盛大的节日,一些民俗活动也会让你目不暇接。如彝族的少女换裙礼,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烧火塘,婚礼上的“挂红”、“打新房”、“打老房”仪式,葬礼上的“复山”(祭献山神)等等活动;或是傣族青年男女相互传情的“打土电话”、“丢包”、“偷糍粑”等习俗,“抢亲”、“拐亲”、“接亲”等到婚俗,还有傈僳族交朋结友的“三怀酒”、婚礼仪式上的塞歌迎新娘、新娘射鸡、媒人爬杆等等,构成了这里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

丰富的民间艺术
芒宽的民族民间艺术较为丰富,各民族都有一些代代相传并具有一定原创性的艺术形式,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民族乐器及其相应的舞蹈形式。
1985年,在保山市民族民间舞蹈普查中,在被收进《云南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保山市资料卷》的9个种类的民族舞蹈中,芒宽乡就占5类,如傈僳族的无伴奏“打拽”,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也是仅存于芒宽的一种舞蹈形式,这是一种没有乐器伴奏的纯舞蹈,反映了先民们解木板的生产活动,舞蹈粗犷古朴,舒展豪放,节奏强烈,体现了一种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斗争精神;彝族的“擦大钹”为流传于芒宽彝族聚居区的一种祭礼舞蹈,以铓锣、小鼓、闹子、箫等到乐器伴奏,人人都是“乐师”,人人都是舞者,有“苍蝇搓肢”、“串花”、“山冒顶”等舞步,运动强度很大,极富阳刚之气;傣族的大鼓舞是流传于保山市境内的傣族特有的一种舞蹈,由男子身挂大鼓,男女和着鼓点共舞,有“三步舞”、“孔雀舞”、“翻身舞”等多种舞步,其舞姿热情奔放、其节奏铿锵有力,1988年首次在云南民族艺术节上亮相,很多观众深为这古朴的民族舞蹈所感染,来宾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共跳。

此外,傈僳族的三弦舞、四弦舞,彝族的打歌、耍柳叶、傣族的孔雀舞、竹竿舞、嘎贡舞、叶务、牛角二胡;苗族的太平箫、芦笙舞、笛子舞以及丰富多彩的册歌小调、美丽传说、民间故事也独具风格,自成体系,尤其是苗族的太平箫最为独特,还在国家级的博物馆展出过。

芒宽各族群众一般能歌善舞,不少人会吹会弹,村民们有“饭不吃不得,歌不唱舞不跳不得”之说。一般在劳动、闲暇之佘,文艺活跃分子都自发地聚集一堂,或欢快地围扰翩翩起舞、对对山歌,或拿起自制乐器吹拉弹唱,引亢高歌。由于村民们的积极性高,乡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也多,自然产生不少拔尖的人才。1995年芒宽乡民族艺术表演队再次应北京文化部华翰国际文化发展公司的邀请,代表滇西傣族前往山东蓬莱市参加中华民族风俗风情艺术节演出,在被邀请的近20个民族艺术表演团体中,保山市芒宽乡是唯一一支真正的农民民族艺术表演队,是当时被炒作的热门话题。

芒宽历史悠久,古迹较多。曾发现了中更新世纪晚期的上芒岗洞穴化石动物群、上芒岗古人类洞穴化石和战国时期的青铜斧。芒宽境内的古驿道更突出地显示着历史文化的份量。

至今芒宽还留有三条古道遗迹。其一为百花岭古道:这是著名的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中从高黎贡山百花芒宽古道:从芒宽村后西面延伸,从芒宽直到腾冲界头,是一条悠久的人行古道,约建于公元4世纪中叶。其三为灰坡驿道:是从西亚到腾冲的一条古道。据考证,灰驿道开发于明朝中期。灰坡驿道貌岸然不仅把边疆和内地紧紧连接,也是一条通往中亚的国际通道。西亚古丝绸驿道上留下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至今还在使用的古老桥梁就在芒宽,这是芒宽烫习村怒江上屹立着的双虹桥,这也是怒江上至今留下的最古老的铁索桥。而今这三条古驿道运输的功能虽然已经丧失殆尽,成为历史,但却可以成为人们寻古控幽的景点。三条古道皆横穿高黎贡山,沿途山脊陡峭,蜿蜒盘旋,曲折跌宕,无数石阶深印着马蹄痕迹,上有古柏苍松,一有潺潺溪流,美景应接不暇;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生物的多样性给古道带了勃勃生机。

三江并流简介
三江并流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包括怒江州、迪庆州以及丽江地区、大理州的部分地区,西与缅甸接壤,北与四川、西藏毗邻。

景区内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个风景片区,8个中心景区,60多个风景点,总面积3500多平方公里。三条大江在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并流数百公里,三江间距最近处直线距离66.3公里,其中怒江、澜沧江最近处只有18.6公里的怒山相隔。
景观主要有:三江并流、高山雪峰、峡谷险滩、林海雪原、冰蚀湖泊;少风的板块碰撞、广阔美丽的雪山花甸、丰富的珍稀动植物、壮丽的白水台、独特的民族风情等,构成了雄、险、秀、奇、幽、奥、旷等特色。它是云南省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壮观、民族风情最多彩,极令人神往,但基本上是尚未开发的处女景区。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名调查、经国务院1989年批准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怒江大峡谷
走进怒江大峡谷,您就来到了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
怒江州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中,怒江大峡谷最为壮观。谷地南北走向,怒江大峡谷比科罗拉多大峡谷长。科罗拉多大峡谷从支流巴利亚河口起到米德湖,全长也不过440公里。怒江大峡谷单云南段从龙陵的老卡起到贡山的丙中洛,足足600公里,西藏境内还有多长,无法精确统计,从地图上看,最少也是四五百公里,两段加起来超过了1000公里,是科罗拉多的两倍多。 怒江大峡谷也远盛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深处达1830米,而怒江大峡谷深都在2000米以上,大多数地段突破了3000米。再往北,太子雪山海拔6054米,梅里雪山6748米,峡谷更深了。 

怒江大峡谷山高、谷深、水急,两岸白花飘香,山腰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冬春两季冰雪覆盖,景色如画。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怒江的西岸,座落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宽9千米,南北长135千米,总面积12万公顷。山势陡峭,峰谷南北相间排列,有着极典型的高山峡谷自然地理垂直带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这是横断山脉中的一颗明珠,森林覆盖率达85,高山峡谷复杂的地形和悬殊的生态环境,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自下而上条件。高黎贡山巨大的山体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保护区,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在东西坡海拔1600—2800米地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它连接东喜马拉雅区,组成了我国最引人瞩目的原始阔叶林区。在这里,森林资源极期丰富,珍稀植物随处可见。有当今世界上是大的杜鹃树种—500多年树龄的大树杜鹃;有被称为“绿色寿星”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秃杉;有云南樱花的原始种、云南山茶的原生种,以及其它珍稀树种,是我国珍稀树种汇集的森林。

北南延伸的横断山脉,动物学家们把它称之为南北动物区的走廊。被誉为“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保护区内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就有30种。与大熊猫和滇金丝猴享有同样声誉的羚羊,是高黎贡山的古原生动物。还有长臂猿、懒猴、黑叶猴、灰叶猴、熊猴、红面猴、黑麝、云豹、金猫、灵猫等。鸟类有300多种,白尾梢红雉、红腹角雉、白鹇、金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绿孔雀、太阳鸟和种类繁多的画眉等等。

在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地带,现已建成姚家坪森林旅游度假村。度假村所在海拔2540米,距泸水县城21公里,距片马口岸42公里,交通便利,在六库至片马的必经之路上。因自然保护区森林类型多样,植被垂直分布,因而在姚家坪一日可分别领悟到高黎贡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和景色。这里可以看到有如冰雪长城的高黎贡山主山脊,可以观赏到有“阴山镖水”之誉的滴水河双瀑布,往山上攀登,即可到达高山冰蚀湖——听命湖。目前渡假村的日接待能力达200人左右,可提供60人的住宿,并有怒江各民族的歌舞表演和工艺品展销。泸水县林业部门还在渡假村边建立了一个高黎贡山珍稀树种红豆杉种苗繁育基地。在峡谷中炎热的盛夏时节,这里成了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怒江听命湖
在距片马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神话般的湖泊,人们叫它听命湖。听命湖位于泸水自县片马东北部,距离高黎贡山风雪丫口600米的地方。海拔约3540米,从泸水县出发到听命湖,要攀越陡峭的山谷,穿过茫茫林海和高山灌木林,道路崎岖。听命湖清碧透明,水深莫测,凛冽如冰,四周森林密布,野生动物在四周栖息游荡,国家保护珍稀动物灰腹角子雉、山驴、金丝猴、小熊猫、羚羊等就常年生活在这里。湖区的景色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不同,春天,雪山融化的涓涓雪水汇入湖中,漫山的杜鹃点缀四野,这里是一片苏醒的野生动物的乐园;夏天,葱绿的林间百花盛开,云海茫茫;秋天,碧蓝的湖水倒映着岸边金黄的树叶,秋高气爽;冬天,寒凝大地,这里一片宁静。

听命湖笼罩着神秘的色彩。人们到这里只能轻声细语地说话,如果大声叫喊,顷刻间便会风雨交加,冰雹突然而至,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作迷人湖。其实,这都是湖区上空弥漫着饱和水分的浓雾,遇到声波震动,就凝聚成雨和冰雹的缘故。过去,凡遇到大旱之年,山下的百姓就准备好祭祀品和雨具,到听命湖畔祈求天神降雨。人们摆好祭品,搭好雨棚,然后载歌载舞,瞬息,听命湖上空便乌云翻腾,风雨随之而来。

石月亮
傈僳语叫“亚哈吧”。位于高黎贡山山脉中北部福贡县利沙底乡境内的怒江西岸,在海拔2720—2850米之间的山颠中,有一个天然溶蚀而成的溶洞穿透整个山体。溶洞呈椭圆形,东西长32.70米,上下高约60米,洞深约196米,洞前有一棵约20高的干枯松树,从远处眺望,恰似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于山林峰海之中,与天空连接为一体,群峰簇拥,形成一个集宏大、奇异神秘、秀丽为一体的怒江大峡谷月亮山地质奇观。

处于高黎贡山山脉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宽约40余米,高约60米,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它仿佛是开天辟地就耸立在那里,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话中,它就已经存在了。傈僳语称它为“亚哈巴”,石月亮的意思。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然而,它仿佛是留给勇敢者的去处,这里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气候变幻无常,没有勇气和毅力是无法到达峰顶的。

去石月亮,从福贡乘车,沿公路往北行驶多公里,再三区的利沙底下车后,沿高黎贡山一侧的小路向上爬,大约走整整一天的路程后,下榻在石月亮下的小村寨米哦罗。于村中择一块平地,即可搭起帐篷,生火做饭。米哦罗是一个怒族村寨,极古老,县里的文物队在这里常常能征集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物。。老百姓把石斧慎重的收藏着,放在米柜里,以图吉祥。第二天一早,往峭壁上攀岩,不久,即可到达石月亮。石月亮四周是悬崖峭壁,深不可测,前面有三棵年代极其古老的枯树,云雾升腾,飘飘渺渺,忽园忽缺,大有身在天上宫阙之感,凛冽的风吹来令人眩晕。若在此东望怒江大峡谷的江流云海及碧罗雪山日出,壮丽之极,不可言表。

怒江两岸雪山深处,有无数的高冰碛湖。冰湖大都分布在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的接近4000米,人迹罕至。春夏之交,冰消雪融,雪退到哪里,花就开到哪里,从山上到湖边,到处是一片花的海洋,清碧透亮的湖水,映照着无边的原始森林和空阔的蓝天,白雪把高山杜鹃衬托的更加鲜丽多彩。每年4--10月间是登山的最好季节,当地的人们在这个季节上山挖药、采集兰花、捕捉湖中的雪鱼。山上的珍贵药材有虫草、贝母、灵芝、蝉花和黄莲,怒江的兰花品种也是最丰富的。这个季节的冰湖国,还是野生动物最集中的栖息地,春暖花开的时节,它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觅食饮水、产子交配。

没有人确切地统计过这众多的高山湖泊到底有多少,可当地的人们会告诉你永远也走不完,仅仅是福贡县境内海拔3800米以上的碧罗雪山上就有高山湖十多个,最大的是福贡匹河乡东北部,碧罗雪山中的七莲湖或称七仙女湖。七个小湖散落开来,尤如山中的明镜。湖中蛤蟆大如磨盘,雪鱼时而跃出湖面,湖四周是雪山、森林、草甸花海和怪石,景色极美。

还有一个人们经常去到的湖泊,人称达友湖,傈僳语称“锅乃鲁比”。从福贡县城上帕沿碧罗雪山一侧有一条小路通往维西,当年公路还没有修通时,福贡一带的人们出入怒江,就是沿这条小路去的。大约走7、8个小时的路程,便可到达锅乃鲁比。湖泊周长约3公里,湖边箭竹成林,树林青翠。在湖边搭起帐蓬,挖好灶眼,烧着水,再到山中挖来党参、鸡冠菌和麻叶菜,就可以做饭了。山下的老百姓每当冰雪消融时,都到湖边采集野菜、挖贝母、黄岑、黄花和治腹痛的旦黄。再往山上走约20来分钟,在雪山丫口附近,还有略小一些的湖泊。这里海拔已达3800米,四周已无树木,只有低矮的灌木和苔藓植物。再越地山顶,下山后就是维西了。在下山的途中,约在海拔2000—2500左右的山腰,就可挖到草乌,民间用它治疗多种疾病。

碧罗雪山在兰坪境内绵延142公里,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山就有15座。其中最高峰老窝山是这些雪山中最美的地方,海拔4500米,与澜沧江的相对高差达3200米,原始生态系统保存十分完整。山中气候变化异常,飞瀑密布,高山湖泊云集,被人们称作万瀑千湖之山。春夏之交,山中云雾腾升,登临绝顶观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颇为壮观。东面的玉龙雪山、哈巴雪山、金丝厂雪山、老君山、雪邦山在云海中犹如波浪滔天的大海中的小岛。 

片马是怒江州唯一的省级开放口岸,处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腹地。

片马位于泸水县西部,南、北、西三面与缅甸接壤,距缅甸克钦邦首府支那仅200公里。片马边境旅游区内,茂密的原始森林令人神往,田园山水如诗如画,垂直性立体气候的植被分布特征显著。

本世纪初,这里曾发生过各民族英勇抗击英帝国主义的“片马事件”。

片马边境旅游区游览内容多,景观独特,其景观主要有:片马抗英纪念碑(馆)、风雪丫口、神秘的听命湖、驼峰航线飞机残骸、边境田园风光等。

从泸水县城前往片马的途中,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姚家坪山庄。周围森林茂密,气候宜人,是怒江峡谷的避暑胜地。
距六库90公里,位于省级边境口岸片马镇,南北西三面与缅甸毗邻,南北长24公里,总面积160平方公里。
境内最高海拔为3852.30米,最低海拔1600米,相对高差为2252.30米,是一个垂直立体气候和植物分布较为显著的地方。
其景点有片马纪念馆、片马纪念碑、二战C—53号驼峰坠机、界桩等。

怒江兰坪罗古箐
兰坪罗古箐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云南众山之祖老君山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丹霞地貌为特征。

兰坪罗古箐风景区位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乡德胜村,由罗古箐、金顶翠屏山、富和山三个片区组成。主要景观有高原牧场、“情人坝”、“姑娘山”、“母亲树”、百丈回音壁、紫金河杜鹃屏、石林、花山、滴水岩、锅石、铅锌都城等,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景区距离兰坪县城56公里,距离大理、丽江20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驼峰航线飞机残骸
半个世纪以前,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在中国西南部,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由此展开了一场特殊的较量,开辟了一条被称为“驼峰航线”的国际战略空运通道,投入飞机2000余架,在云南至印度汀江开辟了世界航空史上最惨烈的一条“死亡战线”,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80余万吨军用物质,其间,共有609架飞机坠毁、近2000名飞行员牺牲。至今仍有许多坠机残骸散落在高黎贡山一带。
在中国抗日航空烈士的三十块纪念碑的六十面上,一共刻着三千三百个烈士的名字,其中有二千二百个美国人,这些年轻的美国飞行员,把他们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中国的天空。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他们表示崇敬,他们什么都没有留下,唯一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只有纪念碑上这些名字。

参观驼峰航线飞机残骸可从六库乘车到片马,全程180公里

神秘的独龙江河谷
云南省地图西北角有块突出的狭长的长方形地区,它北部紧连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南部紧*着缅甸,这一地区就是很少有人去过的独龙江地区。这里因居住着史书上称为“太古之民”的独龙族而闻名,也因他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偏僻闭塞而被称为是“神秘的河谷”。河谷中有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和峭壁千仞的峡谷奇观以及丰富多采的民族风情,是我国难得的多学科的实物博物馆。

纵贯全境(250公里)的独龙江源于西藏察隅县,这条异常汹涌的河流 紧贴我国著名的横断山脉主体的西北麓,被陡峭的高山所围堵。东面是5000 多米高的高黎贡山(傈僳语称曲果),西面有同缅甸毗邻的4000多米高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由上游克劳洛河与麻比洛河汇合后从迪布里地方流入贡山县,到茂顶又转向西流,过马库入缅甸,汇入恩梅开江。在境内流长90多公里,流域面积1947平方公里。整个独龙江犹如一条青色的长龙,奔腾咆哮在 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整个河谷地形复杂,从高处望,河谷的山峦绵延起伏林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山肢到山巅气候温度相差很大,平时沿江行趟,挥汗如雨,行至山腰就有了凉意,待到山顶就是寒气袭人了。独龙江水落差很大,远望江水上游,有如从天而降之感。江上支流飞瀑多达100余条,不仅水力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雨量达3200毫米以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河谷中植物繁多,有名贵的秃杉、三尖杉、珙桐、硫磺杜鹃、水青树、树蕨等,很物有的毒竹也生长在这里。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有虎、扭角羚、红岩羊、金丝猴、金狗(小熊猫)等,可以说,整个独龙江河谷,真不愧是云南动植物王国中的一颗明珠。

世代居住在河谷里的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独龙江也因此而得名。独龙族长年与河谷、大山和野生植物相依为命,吃的是野生植物,用的也是野生植物。如打猎的弩弓是用黄桑木做成,渡溜用的溜筒用的是清香木黄桑木,穿的衣服用的是野生麻类,连五彩的独龙毯也是用野生麻类织成的,住的房子更是离不开竹子和茅草,有时为了充饥吃的是堇中粉和野果。野生植物用途如此之广泛在别处是很少见到的。

独龙江茶马驿道
独龙江茶马驿道――这是一条从古至今独一无二的通往独龙江峡谷的人马驿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数路人和马邦历数着历史的苍桑,演义出不尽的幸福与悲哀。《最后的马邦》只从视觉上把你带入这原始、神秘、古朴、惊险、刺激的世界,但当置身其中时,任何人都会留下刻骨不忘的震撼。

途中景色无以伦比,瀑布无数,珍稀生物繁多。全程步行约三天时间到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直接由原始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神秘民族独龙族的聚居地――独龙江。各种风情自不用说,单是大自然的美丽就足让人陶醉不已,流连忘返。有诗为证:神龙见首不见尾,千曲百回始出来,突兀一峰凌空立,月在江心水在天——云南省省委书记令狐安题。

独龙江公路
独龙江公路――是我国唯一一条穿过国家级保护区核心区的公路,公路全长96公里,可直接到达独龙江乡孔当村。公路宛如天然公园的观景道,沿途一步一景,有天上人家、大字报田、万书崖、梅里晴雨、野熊岭、高山神田、飞猴峰、七彩谷、箭竹林海、秃杉岭、飞鼠林、天坑、树海林花、回音石、独龙跳望等。可做客独龙村寨,品尝独龙江独有特产龙元猪、巴坡犬的美味,拜访饱经风霜的独龙纹面老人,过一过令人天旋地转的独龙藤桥……

在欣赏风光的同时,缅怀一下为修建独龙江公路而牺牲的人们。独龙江公路沿途气候变化无常、地质复杂,在公路修建独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每公里牺牲一人,但修路大军和贡山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修筑了这条“贡山的红旗渠”,甚是悲壮。许多人知道独龙江公路,但不知道修建独龙江公路的悲壮经历。当时一位独龙族的县领导含泪喊到:“不修了,为修建独龙江公路牺牲这么多同胞,不修了。”说归说,独龙江公路还是顽强地延伸到了独龙江。主席还特地为独龙江公路提了词“建好独龙江公路”,这是国家领导人为乡村公路的唯一题词,县里正在筹划修建纪念碑,主席的题词镌刻其上,以激励后人并缅怀在公路建设中牺牲的同胞。

独龙江公路穿过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管理极其严格,前去时一定要遵守须知,否则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国家高黎贡保护区 游客须知

⒈禁止携带枪支、易燃易爆物品等进入保护区。
⒉进入保护区内注意环境保护,必须爱护花草树木、动物,不准采摘植物,不准随地丢垃圾。
⒊禁止自备车辆进入保护区。
⒋禁止穿全红色衣服进入保护区。
⒌在保护区内禁止对动物使用闪光灯,禁止投打动物。 

怒江
怒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上游藏语称“那曲”,意为“黑水河”。它流经贡山县的齐那桶后称为怒江,怒族语称“怒米挂”,也是黑水的意思。怒江流经云南境内的贡山、福贡、泸水,由潞西进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它最后的归宿是印度洋,而在中国境内和怒江州境内的流程分别为1540公里和316公里。

整条怒江都被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夹峙着,大山的挤夹使这里形成了一条300多公里的峡谷。峡谷相对高差达2800-3800米,多呈“V”字形,江水就从这“V”字的尖底部流过,两边尽是平均坡度在40度以上的大小山梁和峰脊。很多人把这峡谷称为“东方大峡谷”或“神秘大峡谷”。

这个东方大峡谷中生息着傈僳、怒、独龙、白、藏等少数民族。东方大峡谷森林覆盖率为7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是一座万物“基因库”。东方大峡谷从北到南横亘近千里,通公路近300公里,也是世界之最。

贡山的黑普隧道
怒江的西岸,座落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宽9千米,南北长135千米,总面积12万公顷。山势陡峭,峰谷南北相间排列,有着极典型的高山峡谷自然地理垂直带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这是横断山脉中的一颗明珠,森林覆盖率达85,高山峡谷复杂的地形和悬殊的生态环境,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自下而上条件。高黎贡山巨大的山体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保护区,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在东西坡海拔1600—2800米地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它连接东喜马拉雅区,组成了我国最引人瞩目的原始阔叶林区。在这里,森林资源极期丰富,珍稀植物随处可见。有当今世界上是大的杜鹃树种—500多年树龄的大树杜鹃;有被称为“绿色寿星”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秃杉;有云南樱花的原始种、云南山茶的原生种,以及其它珍稀树种,是我国珍稀树种汇集的森林。

北南延伸的横断山脉,动物学家们把它称之为南北动物区的走廊。被誉为“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保护区内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就有30种。与大熊猫和滇金丝猴享有同样声誉的羚羊,是高黎贡山的古原生动物。还有长臂猿、懒猴、黑叶猴、灰叶猴、熊猴、红面猴、黑麝、云豹、金猫、灵猫等。鸟类有300多种,白尾梢红雉、红腹角雉、白鹇、金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绿孔雀、太阳鸟和种类繁多的画眉等等。

在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地带,现已建成独龙江公路。独龙江公路在高黎贡山风雪丫口的黑普隧道海拔3200米,距贡山县城51公里,是去独龙江的必经之路。因自然保护区森林类型多样,植被垂直分布,因而在黑普隧道一日可分别领悟到高黎贡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和景色。这里可以看到有如冰雪长城的高黎贡山主山脊,可以观赏到有“阴山镖水”之誉的滴水河双瀑布,往山上攀登,即可到达高山冰蚀湖——听命湖。

住在怒江
贡山县有旅馆有十一家,床位近500个,标准间达100余间。如果您想亲身体验农家生活,还有许多农家旅店提供报务,其设施及建筑与农家住房一样。
怒江邮电宾馆
地址: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穿城路 邮编:673100
传真:0886-3620090 电话:0886-3620090
怒江州宾馆
地址:怒江州六库镇穿城路126号 邮编:673100
传真:0886-3623950 电话:0886-3626888

三江流域深山人家的独特绿色三饮食
三江流域地区,山高水长,是少数民族世代聚居的地方。这里不仅自然景观独特,深山峡谷纵横,气候立体——“十里不同天”,因此,造成了植被怪异而丰富多彩,而且人文习俗相互交融后,形成了多元化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民族之间的一些东西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吸纳……就形成了一些饮食的独创性。尽管云南没有上得了桌面的大菜,但这并不意味着云南人就没有自己的特色食品。云南因为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和约束,加之,文化信息的相对滞后,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要让云南了解或者走向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云南。因为云南缺少本土推出云南的人才,毕竟外界人了解云南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只局限于表皮。

特别是当今心脑血管疾病,不断侵袭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新生代知识分子,这些独特的绿色饮食,更具有战略意义。三江流域地区深山人家的独特绿色饮食,成了我们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a、绿色饮食头道:干板菜。
干板菜,顾名思义,就是晾干后板结在一起的干蔬菜。三江流域的世居的少数民族,由于所处气候环境的特殊,这里尽管四季不分,植物也丰富多样。但毕竟人户居住分散,缺少互补的优势,出产的时候,什么都有。可植物生长也有一定的周期,这样就会产生“真空”缺菜的夏冬季节。加之,云南山多山大箐深,交通闭塞,素有:“对面能讲话,见带晌午。”之说。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勤劳智慧的各族妇女,都会在蔬菜盛产的季节里,制作各种各样的干板菜。

最常见的干板菜有:青菜、白菜、罗卜片、蔓菁片、罗卜缨子、蔓菁缨子(缨子:罗卜和蔓菁的叶子。)……一到冬末初春,这些青菜、白菜、罗卜、蔓菁……在冬日暖暖融融的高原阳光的照射下,长得更加亮绿而有生机,经过薄霜的洗礼,更变得鲜嫩欲滴了。煮出来的菜,味冽清爽外,还嫩酥如糯。而且冬末初春的时候,是云贵高原上没有云雨,空气干燥,没有病菌,没有蚊虫,清清爽爽,和和乐乐,农事清闲的佳期丽日。这时能干的少数民族妇女,便拿出家里的大簸箕(用篾子编成的圆形用来凉晒粮食的工具,有五六个平方米大。),然后背上一个背箩,到园头田边,选那娇嫩,葱绿的青菜、白菜清洗干净后,要么就放进簸箕里,在高原紫外线极强的阳光照射下,用不了两天时光,那保持原色原汁原味的干板菜就制作出来了,比起人工烘干的脱水蔬菜,不知自然了多少倍。当然也有的妇女,就把那些青菜啊,白菜什么的编成辫子的样子,就挂在木楞房或者瓦房的楼楞上,到断菜断叶绿素的时候,便取下来一煮,就可以煮炒随意了。

青菜、白菜什么的,大多数人可能都吃过,没有什么稀奇的。干罗卜片和干蔓菁片就鲜有人吃到了,从地里选上好的铁实不空心的罗卜,或者蔓菁,跟据各人的喜好,切成不同形状的。山里人图方便,都切成车轮滚滚式的,这样好处理,弄一篾片,人中间一穿,也同样悬挂在木楞房或者楼楞上。到缺少蔬菜或者渴吃蔬菜的时候,揪几片下来,在开水里面一煮,用清冽的山泉水一漂洗,煮炒熘蒸也就由您自己作主了,当然那也是原色原滋原味的“三原”了。

最让我们尝鲜的恐怕要数罗卜缨子和蔓菁缨子了,尤其是蔓菁缨子。我七十年代,到三江流域的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普米族家里,就吃过蔓菁缨子玉米糊糊饭,那美味至今还留在两颊边,让人回味无穷。更重要的是这些无污染的绿色饮食,还有降血脂,降血压的特殊功效呢!

b、绿色饮食二道:山间野菜。
三江流域的立体型气候,打造出了满山遍野、沟沟箐箐里的野菜。我里还有一个令人称奇却合情合的民间故事哩!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在村里聪明的老头子,娶了一个听说也是非常能干、聪明、机灵的儿媳,才过门几天,老头子便要考考儿媳的才能,是否和人们说的那样能干、聪明、机灵,便借口说,请新来的儿媳做一顿饭来款待自己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也不能太随便了,要儿媳给做一席天下难找的菜,席面说来也简单:要准备七十七双筷,九十九样菜,百十百碗饭,只要用鲜血泡饭吃就行了。说来简单,其它有还好说,可这用鲜血泡饭吃就难坏人了。全家人,连这位老头的儿子,都为她自己新娘子捏了把汗。天下这样的席面,恐怕再能干、聪明、机灵的人也做不出来吧。”

能干、聪明、机灵的读者,能否为这位儿媳妇想点办法呢?大家一定很着急了。

“可那位能干、聪明、机灵的儿媳一点都没有慌张,照样做她自己该的做事。连婆婆也替他急起来了起来,你个死老头子,请那么多人,饭做不出也不要紧,连让人家坐的地方都没有。还有这鲜血如何泡饭吃?

到了那一天,实际只来了那位死老头的一位死党铁杆朋友,这儿媳也毫不含糊,将自己按照死老头子意愿的那一桌菜摆了出来,大家一定以为一定要有:“七十七又筷,九十九样菜,百十百碗饭,杀了一个人,把鲜血取来泡饭”了吧?结果,那只是农家人的八仙桌上非常普通的饭菜,家家户户都做得出来,那只不过是:
一双用油漆漆过的筷子(七十七双筷,用谐音。);
一个洗得又白又亮的瓷碗(百十百碗饭也。);
用韭菜炒出来的一盘菜(九十九样菜。);
一个用籼粟米的叶子煮出来的汤(因菜汤鲜红色而得名。)。
如此而已,至此,这位死老头子才对儿媳,佩服之至。籼粟米是野地里的一种叶子有些粉红的野菜,现在一般的饭店里都有买的。可见野菜在三江流域地区深山人家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这里山间的野菜有:最常见的是蕨菜、灰条菜、竹叶菜、鱼腥菜、车前草、苦构菜、柳树芽、刺果尖、漆树尖、野白菜、野韭菜……一到春夏交替的季节,那野菜就应有尽有了。
野菜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纯天然品,一点不污染的食品呢。
来我们深山里可不要忘了品上一品啊!

c、绿色饮食三道:苦荞粑粑、包谷沙沙、燕麦炒面。
关于苦荞粑粑也有一段经典的民间故事呢!
不知是什么时候了,皇帝老儿吃腻了宫庭里的山珍海味,还有人世间的美味佳肴。便想出一个穷条,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就举行一次美食大赛。不管什么人,只要做出最美味食品的来,小伙子就可以招为附马,姑娘就可以做后妃娘娘,这是多么可人而又吊胃口的美差啊!
每年的这一天,天下的小伙子姑娘们,便云集到皇城根脚下,使出浑身解数,绞尽脑子,都想成为那皇帝老儿的附马,或者进京成为后妃娘娘,享尽天下的荣华富贵。当然都是准备了各地的大餐大菜,名流贵味,精心打造精巧设计,那场面真是无法形容。

可正有一个人小伙子非常简单,只提了一口锣锅,其它的什么都没有。而身上也只披了一件大山里的羊毛披毡,一付深山老林人的打扮。

美味佳肴都在指定的地方,现做现品,到大家都准备好,主考官也就是皇帝老儿了。他要一道道地品尝,因为都做得油腻油腻的,让他大失胃口。慢慢的品到那位山里人黑乌乌的,从子母灰(子母灰是火塘里烧出来的烫火灰)里掏出,经过三吹三打的苦荞粑粑了。一开始皇帝老儿那小子,还不敢下口,可一掰开,那扑鼻的清香,像梦幻一样,打开了老儿的胃口。他食欲大增,一连吃了好几块,吃下去后,那苦荞粑粑将肚中的油水吸收了,全身舒伸得像要飞起来一样。随之精神大振,皇威猛起,便收了这披羊毛披毡的小伙子,做了皇帝老儿的乘龙快婿,好不自在。

外表丑陋的苦荞粑粑便有了文化的内涵,而且还和帝王老子攀了亲挂了戚,这就使他身价百倍。我们云南人朴素的:“好看不好吃,好吃不好看”的哲理,也许就是由苦荞粑粑上得到启示的。可苦荞这东西的生长条件,也有些苛刻,必须是在没有污染的高海拨地区,它才能正常生长结籽,而且产量是属于那种“种一瓣,收一葫芦”精贵品种,且皮厚面面少,一百斤苦荞颗粒,也就产40斤左右的苦荞面。当然现代人将苦荞做成了苦荞蛋糕后,便给苦荞染上的现代工业的污垢。纯自然的苦荞粑粑,要到三江流域如今还交通不便利的高海拨深山老寨的少数民族家里,才能品尝到哩!“任何好的东西都付出。”这何尝不是真理呢!

在那深山里的人家里,用来合面苦荞面的盆是木盆,只加进去山泉水,其它工业制品连大小苏打都不用。用的炊具也就一个千年火塘(因为高寒山区,常年要烧火烤,那木楞房堂屋中的四方火塘,架上粗壮的栗木柴后,世世代代从来没有熄灭过,所以就叫千年火塘。),将那烧得火红的火炭扒开,便是那白得像面粉,滚烫滚烫的子母灰了,这时巧手的妇女,便将那苦荞面揉好了,一扔就进了那堆子母灰里,必须埋得深深的,不能有明火碰上粑粑,否则就会皮焦心不透。然后,就翘着屁股,吹燃那千年火塘上的栗柴,用不了多大一会,烧苦荞粑粑淡雅清苦的煳香味,便充溢了整栋木楞房,用不了多久,整个小山寨都是这种煳香味,慢慢的整个箐沟沟,整列山峰都弥漫在这种香味当中。

将那子母灰扒开,取出那透着山野清香的火烧苦荞粑粑,就大功告成了。于是主人家的百抖茶(百抖茶就是用小瓦罐一边在火塘上烤茶,一边用手不断抖动烤出来的瓦罐茶,本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百抖茶。),也已经在瓦罐里愉快地舞蹈着,等着下苦荞粑粑吃呢!这时熟透了的火烧苦荞粑粑,也已经到了主人手里,于是又通过一阵三吹三打,就围在火塘边,红亮红亮的栗柴火叶子,照得吃的人一身的柔光,和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一样宁静。于是大家就一面吃着火烧苦荞粑粑,一面拉着家常话,那温馨劲,简直是世间难找啊!那是何等的悠闲自得啊,岂会在老陶(陶渊明)之下呢!

那包谷沙沙饭,是艰难年代的时候经常吃饱肚饭食。只是现在她也身价百了,进了宾馆,上了宴席。这包谷沙沙饭对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讲,是非常熟悉的,这里也就不更多的敷述了。可制作包谷沙沙饭的最好原料,还是我们三江流域地区,深山人家出产的糯米包谷和老品种包谷,而且那磨出的包谷面,也不是用现代机械工具磨出来的,而必须在水磨上磨出来,或者是在小手磨上磨出来的,才是正品的山箐人家的绿色无污染食品呀!

燕麦炒面,那别的地方就更没有了,非要到高寒的云贵高原或者青藏高原才能品尝得到了。非常期望没有来过山野之地的都市居民,来我们这里。当然啦,还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和其它的你没有见过,没有品过,没有玩过的,没有听说过的东西等着你的光临,相信会让你尽兴的。

酸竹菜
酸竹菜是山里生长的一种青嫩的竹笋,夏初挖出,削皮切成片状晾晒成干菜(独龙语称“美皓”),食前以热水浸泡,常用来炒肉食和做汤料,味鲜美爽口。制成的酸笋是将鲜笋剁碎,舂打至绵软,密封在竹筒里,用笆蕉叶封口,放在有细小泉溪处淋滴,数天后发酵变酸,取出晾干做酸竹汤,去暑解渴,是夏季适宜的汤食。

独龙河上游的人有“打茶”的习惯,可能是受到邻近藏族习俗的影响。独龙族不种茶,多购买砖茶,煮沸后就饭食而饮。打茶常用来招待客人。打茶的工具,是一个长约70公分,口径约10公分的竹筒,内置一个上下活动长约90公分的带竹柄木塞。筒中放进少许盐和熟的动植物油脂,如猪油、肥肉丁、鸡油、核桃油或酥油等,以及加放上一些有香味的苏麻籽,也有加入调好的鸡蛋,再将煮好的茶水倒入,然后手握竹柄木塞,上下反复打茶,再倒出饮用。其色浅褐,味咸香,能提神解乏,是一种滋补饮料。

肉酒、蛋酒
肉酒和蛋酒是怒族人喜好的一种高级滋补食品。怒语将肉酒和蛋酒称为“侠辣”和“巩辣”,译成汉语就是“肉炒的酒”和“鸡蛋炒的酒”之意。

肉酒和蛋酒就是用鸡肉或鸡蛋作引子制作的酒。用鸡肉(用野鸡或其它兽类的瘦肉也行)为原料,先把肉砍剁成小碎块,在锅里放上酥油或菜油,等油炼好后,把肉放进去,炒至又黄又脆时,稍退火,再倒上烧酒。酒的多少由吃饭的人多少为度,然后盖上锅盖焖上五分钟左右,从锅里取出,连肉带酒一块吃。如果没有肉,用鸡蛋也行,做法也一样,那就叫“巩辣”,意思是“炒鸡蛋酒”。
这种精工调制的肉酒和蛋酒,鲜美清香,甜辣适中,而且具有滋补身体,健骨舒筋的特殊功效。

怒族风味——漆油炖鸡
漆油炖鸡,是生活在怒江峡谷的傈僳族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或远方的朋友到来,傈僳人都会做上这道菜来庆贺佳节、招待贵宾。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盛产漆树、漆油。漆油可食用,也可用作化工原料,还可入药。
漆油炖鸡的制作方法是:先宰好一只壮鸡,剔毛洗净切成小块,把100余克漆油投入锅中熔化烧沸后,将鸡肉置于锅中焖炒五六分钟,然后洒入适量烧酒,配以八角、草果、食盐等作料,加入适量的水,用温火炖二三小时即可食用。漆油炖出来的鸡,肉

转自:http://bbs.chufala.com/bbs/viewthread.php?tid=255&extra=page%03D5140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