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冬至怒江行游记 |
[游记]冬至怒江行游记 |
2007-07-16 cts2008.com |
初冬的怒江,暖意浓浓。冬至过后有幸参加云南省粮食经济行业学会,在怒江召开的学术年会。时逢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各民族欢度傈僳阔时节。 2005年12月19日下午离开大理,帕萨特在大保高速公路上急速前进,下了高速公路,经滇缅公路上的小镇瓦窑,向西北方向沿着澜沧江逆江而上,过云龙槽检便进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这里山峦叠翠,峡谷纵深,保留着最原始的森林群落,各种树木繁茂,山花争奇斗艳,进入高黎贡山顶便是分水岭. 分水岭,东面山系的河流小溪流向澜沧江,西面水系流向怒江。公路在峡谷中蜿蜒,车沿着高山峡谷下到山脚,公路旁有武警边防检查站,检查过往车辆。过了检查站,前面就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座落在怒江的两岸,怒江穿城而过,站在怒江边,抬头仰望,深深的峡谷把蓝蓝的天挤成了一线天 。 怒江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的中缅边境,国土面积14703平方公里,国境线长449.4公里,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是祖国西南边陲最富有特色,充满魅力的民族自治地方。壮丽的山河,蕴藏着博大精深的雄伟气魄,多彩的民族,包涵着人类悠远深厚的人文精神。 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的怒江州拥有世界级的生物,矿产,水能,旅游,民族文化资源。怒江,澜沧江,独龙江,和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纵贯怒江境内。这里高山峡谷闻名,素有“东方第一大峡谷”美誉。飞瀑流泉众多,气候主体多样,生物物种丰富,自然景观雄奇壮丽,民族风俗浓郁。独龙族的纹面文化,傈僳族的山地农耕文化,普米族的山岳生态文化,是全国仅存的原生文化宝库。 会议组织到离州府所在地一百多公里的福贡县参观,车队沿怒江而上。车窗外的怒江,恰是一条玉带镶嵌在峡谷,江水晶莹碧透,蜿 蜒无声,媛媛流淌。冬季的怒江江水仿佛变得温顺了,迷人。与6-7月雨季的怒江像换了个人似的,那时的怒江就像脱缰的野马,,洪水挟着泥石,万马奔腾的架势,哄鸣而来,站在远处,足使你心兢胆颤。 沿江两岸层峦叠嶂,绿树成荫,优美的景色给人以极大的愉悦。沿途看不到什么耕地,生活在崇山峻岭的山民大都是在山坡上,用镢头刨出来的零星小块坡地耕种,收成自然不会好,可以想象这里的民族生存环境非常的差,生活难以想象的艰苦,要摆脱贫困还很困难.。 怒江的“阔时”节,是傈僳族的新年,很热闹,我们在这里体验了东方怒江大峡谷的风韵。有幸看到了"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他们的英姿,气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让人佩服。当地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漂亮的民族服装,听着古老美妙的音乐,傈僳族的无伴奏重声合唱,恰似天籁之音,让人听觉震撼,他们不用简谱,不用对声乐进行专业培训,只凭从小耳闻目染,潜一默化,代代传承,就能唱出大山,唱到北京,唱响世界。 他们是山的民族,火的民族,创造了酒的文化。一个火塘,一壶烧酒,就能团结一个民族。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酒是不可少的,定会让你一醉方休,不论男女都能喝。喝酒喝出很多花样:有同心酒,三江并流酒,交杯酒,勇士酒,…….。 夜幕下,漫步在怒江滨江生态走廊,听着古典轻音乐,看着明月下平静的江水,令人心旷神怡。滨江生态走廊,沿怒江西岸,蜿蜒千米。集奇石,名树,瀑布,涓流,亭台为一体,与巍巍青山,浩瀚怒水遥相呼应。走辛苦了,还可以到烟波亭,迎曦亭小歇,真有天人合一的感觉。走廊的顶端塑立一快大的奇石刻有书法名家提字:“江山奇,地灵人杰。峡谷风光绮丽,景绝一方”。很有意思的是在景观公园草地内立有一警示牌:“小草也在生长,踏入想一想”。处处都体现出和谐怒江。 我们到达怒江的当天晚上被热情的邀请参加由怒江州委,州政府主办的“东方大峡谷之夜”。当地领导说:全省各地粮食同仁的到来与我们共度傈僳阔时佳节我们感到无比的嘎嘎齐齐,哪哪洒洒{傈僳语:高高兴兴,欢欢喜喜}。难忘的“东方大峡谷之夜”,峡谷的夜晚天黑得特别的快,当夜幕降临,各民族穿着节日的盛装,潮水般的人流,涌向怒江边的路天广场,观看2005年中国.怒江傈僳“阔时”旅游文化节暨怒江原创歌曲大型演唱会。 一台表现怒江人民生产,生活,风光,民俗的演出让人激动,振奋。可以说这样原汁原味正宗的原生态民族歌舞,在内地是很难看到的,就连平时一贯反应迟钝,木衲的我,被演出的热烈气氛所激动,随着晚会高潮起伏,口中也不由自主地‘啊,啊,啊’唏嘘不已。一曲由德拉姆组合演唱的[同心酒歌]把演出推向了高潮。整个峡谷沸腾了,广场四周雄雄的沟火点燃了,广播传出了:欢迎大家参加今晚的大型篝火晚会,共度这不眠之夜。 这难忘的“东方大峡谷之夜”,在峡谷中,在怒江畔。月光洒在静静的江面,闪烁的星星挂在高空,分不清是灯关还是闪烁的星。怒江儿女陶醉在了这神奇的东方大峡谷。 |
转自:http://www.cts2008.com/art/2006-10-11/125356.html1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