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旅游日记飘游在彩云之南的日子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旅游日记飘游在彩云之南的日子 |
2007-07-16 gznet.com |
6月4日 今天的行程是香格里拉,昨天张导告诉我大概8点左右会有车来接,所以我早早地在酒店大堂里等着了,边等边赞叹昆虫的执着心态果然是非常顽强的--大堂吊灯下飞舞着一大群密度几乎形成一团黑色毛线球大小的苍蝇,在前台小姐打、砸、赶法宝尽出(很环保地没有使用灭蝇喷雾)的情况下依然不依不饶地盘踞在吊灯附近,等小姐一走开暂时解散的队伍再度无哨音集合,汗……如此往复几次,人蝇之战最后以前台小姐战败告终!接我的车子直到9点才过来,真是非常感谢那群苍蝇和前台小姐让我在等待时间里不算无聊:p 开车的师傅姓寸,是藏族人,在平缓路段上听他哼一些歌曲感觉他的嗓音很淳厚,唱歌一定很好听,可惜他一路上都没怎么大声唱(遗憾呐……)。离开丽江的那段路车开得很平稳速度也很快,平坦的公路两旁是整齐浓密得形成一道绿色凉棚的道旁树,树后是大片农田,一些人正在收割着金黄色的农作物,远处的蓝天白云间不时可以看见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积雪的山峰。 到长江第一弯的时候寸师傅停车让我们拍照留念,由于这是一个远眺景观,就算我用100MM的镜头也只能是看到在半青半秃的群山包围下,一泓淡蓝色的江水有一些不是很明显的弯曲,那气势和之前我在杂志上看到的航拍效果相比可是大打折扣。 导游小陈是快到虎跳峡的时候上车的,是位个子小小、脸上还有些稚气的卓玛(香格里拉是藏区,女性叫卓玛,男性叫扎西!又要换称呼,汗……),人很活跃,在车上说说唱唱带动原本沉闷得快打瞌睡的大家,让我们这个临时团队有了一个彼此了解的机会。 盘山公路越接近虎跳峡,路况就越险,经常180度~300度大拐弯的路边连护栏都很少,还不时可以看见道路一边是几十米高的陡峭的岩壁,一边是上百米深的悬崖这种刺激人肾上腺皮质激素快速分泌的“动人”风景,而崖下就是看起来犹如一条黄色丝带的金沙江!说实话,虽然寸扎西开车技术强到没话说,但我开始还是有点紧张,不过后来这种路况实在太多,以至于完全脱敏,反而定下心来好好欣赏这难得一见的风景。在高原地区开出这么险的一条路,其困难程度是我无法想象的,但就从我能感受到的路边峭壁岩石上这些泛焦黑和深红的人工开凿的痕迹里,便由衷地钦佩和感谢开路人的智慧和艰辛! 虎跳峡顾名思义就是狭窄到虎也能跳过的峡谷。山谷间开凿了两条供游客步行上下谷的石阶,我们的小卓玛说,大概有1800多级,由于依照山势开凿,所以有些地方几乎与谷底垂直。谷底--在犹如神斧劈开的峡谷间穿行而过的金沙江最狭窄的地方,一块棕黑色巨石安静地嶙立在江心,奔涌的浪激荡在石上,先是破碎成飞溅的雾和沫,然后化成无数的细流温柔梳理着石上每一处隙痕,最后汇入更汹涌的波涛和旋涡间喧嚣地一路奔向远方。谷顶--抬眼望去,苍蓝天空下,谷外雪山遥遥,谷内黄浪翻飞,两岸峭壁上的植物在骄阳下翠得通透,阵阵带着清凉水气的山风从我的发间、颊畔、指尖拂过,犹如上等丝绸滑过一般惬意。 我们只游览了开发比较好的上虎跳,对据说有着更美丽风景的中虎跳和下虎跳(听说没有3天时间是走不完的)由于时间和体力的约束就没能领阅了,毕竟我们只是到此一游的过客啊! 午饭后,从虎跳峡到香格里拉县城的路上我们好好领教了滇藏公路是如何“颠脏”的,凸凹莫测的路面配合着路边山体滑坡残留的巨大碎石还有那些明显是失事车辆撞毁的崖边护栏再一次挑拨我已变迟钝的恐惧神经,车厢内不时可以听到小声的惊呼,嘻嘻……看来不是只有我感觉不好嘛。 下午3点多我们来到了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噶丹松赞林寺,这是一座黄教寺院,由寺门到正殿需要上一条很高的台阶,高高在上的正殿昭示出佛教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寺院是很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整体建筑由金、红、黄为主色,白色和黑色为辅,阳光照在寺院的金顶上使寺院显得格外辉煌,庄重的藏红色和土黄色的墙体在两旁白墙黑瓦的僧房衬托下更加宏伟大气。当我们象蜗牛一样爬上那条“天梯”(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负重爬楼梯还真是头一回,爬几十级就要停下来喘口气先~~),整个周边的山峦、草场和民居都一览无遗,远处蓝灰色的哈巴雪山上的积雪反射出一片莹白。在殿前广场上发现天空中屋顶上有很多不断盘旋的红嘴鸟,形如乌鸦,卓玛告诉我这是他们的吉祥鸟(其实就是大乌鸦-_-|||),因为附近有天葬场(天葬是藏族一种高级别的葬礼,藏族中有功德的人去世后用斧头把尸体分解成81块并涂抹上酥油糌粑让吉祥鸟啄食,藏民认为这样就可以让死者灵魂升天,进行葬礼时一般是不会让人观看的,天葬场就是实施这种葬礼的场地),所以这里的吉祥鸟特别多,而且只有松赞林寺的吉祥鸟是红嘴的(说实话看到这种鸟我心底还是有些发冷)。进入正殿,感觉和中原寺院最大区别是四周的墙壁上全是色彩绚丽的唐卡,卓玛重点给我们讲了伏魔女神图和六道轮回图,还讲述了殿内供奉的几位活佛的故事。大殿里光线很暗,在佛龛前长长的供桌上,点了很多盏酥油灯,据说如果所有的酥油灯都熄灭了,这个地方就会出现大的灾难,所以寺院的灯都是由专人看顾的。每盏酥油灯的旁边都摆放着一小铜盆圣水,本来我还以为是一般的清水,后来才发现这圣水有一种类似檀香的香味,抹在手上几个小时都没散去,问了卓玛才知道这水里是泡了不少藏药的,大概平时缺医少药的藏民也会求回去治病吧……走出大殿,在殿外的墙上发现很多手刻的文字,但绝不是到此一游之类,卓玛笑着告诉我这是“嘛弥叭弥唝”,我们汉语中阿弥陀佛之类的佛号,看着那些深浅不一的字迹,再一次感受到了佛在虔诚的藏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6月5日 昨天住的翠融酒店很新,房间设施也很干净,一夜好眠到天明。早饭后直奔今天的第一站--属都湖(海拔3700米,是高原冰渍湖),沿途的山坡上开满了报春花、格桑花、龙胆草花等各色野花,还有刚长出嫩叶的高原兰花、酥油花等高原特色植物,山谷深处不时有反射着粼粼银光的小溪带着不沾人间烟火的清澈流入我的视线。小陈卓玛却说香格里拉到7、8月美景更加绚丽,那时候蓝紫色的高原兰花和金黄的酥油花开遍山野,路边的灌木丛和属都湖小岛上的牧草也变成金红色,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美得象油画,怕我们不信还特意把属都湖的风景明信片门票拿给我们看。天哪……我可不可以不要看>_<,那种强对比的色彩,那种梦幻般的景致连梦中都没有出现过……决定了!下回一定要挑7、8月的时候再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猛地回过神来,哎呀!时间可能不多了,还要去看向往已久的“天堂”呢。我不舍地再回头看了一眼充满惊呼渐有人气的幻境,背上背包快速向正道上跑去。跑到湖边的时候只见岸边逆光的米花树上满树白花晶莹剔透,只飘着一丝云絮的晴空中太阳正斜斜地照射着冰蓝色的湖面,湖面上跃动的银光好象调皮的精灵在清透的水波间欢快流畅地滑动,湖心处有小岛若干,岛上绿草萋萋,犹如几片加厚的长毛绒垫浮在湖面上。湖的四周环山,山上是植被繁茂的原始森林,只是岸边由于游客较多等原因,草地变得比较稀疏了,我沿着湖边慢行,远处传来一阵高亢清扬的歌声,大概是牵马的藏民和游客谈得开心了,随口清唱了起来,也没听懂唱些什么,只觉得声音和旋律都很好听,很应景。继续沿着岸走,在湖岸的拐角处有几个出租藏族服装的简易小木篷,我的很多团友都在那里租了服装后拍照留念,是啊,景美如斯,也许多年以后再来不一定能看到这种景致了,能暂时凝固这一刻的也唯有相片而已,不拍张照片以后连回忆都没有凭据了。于是,我也拿出相机和大家一起拍,我们团都是年轻人,大家拍照也是百无禁忌想到什么姿势就摆就拍,拍完后看着相片里的怪样连自己都觉得好笑,尤其是其中一个男孩子竟然把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那弯弓射大雕的姿势都秀出来了,结果因为弓步姿势太不标准遭到大家一致吐漕,而在他不断自我纠正的过程中,更是笑翻了一群幸灾乐祸份子。 告别美丽的属都湖后我们来到了宁静的纳帕海,纳帕海藏语的意思是“森林旁边的湖泊”,由于现在是枯水季节,所以湖泊我们是看不到了,只剩下贴地的小黄花开遍草甸。但是在平坦草原上骑马的乐趣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错过的,这里的门票刚涨价(30元/人)游客很少,我谈好价钱后就近找了一匹看起来“贤良淑德”的白色滇马骑上去(汗……我以前不会骑马的>_<),由一位30多岁的卓玛在旁边拉着马头先转悠了两圈等我完全不害怕了才让马儿慢慢小跑起来(这已经是我能接受的极限速度了>_<)。当马儿跑到草原中央,我把马停下来,下马让它吃草,自己则端起心爱的相机开始大拍特拍,草原地势开阔平坦,四周环山,远处的哈巴雪山在蓝天白云的烘托下显得格外圣洁,不过……由于牛马成群的关系,这里的气味实在是令人不太舒服,我拍片的时候就好几次差点踩到“地雷”(>∽<就是马粪)。拍完照片后我又骑上那匹温顺的白马在草原上小跑了几圈才慢慢晃悠回去。 下午我们又沿着滇藏公路一路颠脏安全返回了丽江。真是非常感谢控车技术高超的寸师傅,因为据团友统计一路上超过我们这俩中巴的车等于零。 6月6日 早上7:30,带我去泸沽湖的导游小郭(一个个子不高的国字脸小伙子)就来接我了,今天开车的司机姓木,我是第1个上车的,因为昨天寸师傅告诉过我今天的路比昨天更“颠”,SO……一上车我就找了个离车头最近的位置坐上了。待到把一车临时团友接满离开丽江已经是9点多的事了,这真是散客的无奈啊>_<.。 一路上由于已经经过了两天的脱敏期,我倒是对路况的危险性没啥特别的恐惧了。导游小郭自我介绍说他是摩梭人,唱歌很棒,当地人称“小刘欢”。大家一听,乐了!直笑着要求他唱几首来听听,他也不扭捏,拉开嗓门就唱了起来,那是一首歌颂母亲的摩梭民歌(果然是母系社会出来的人^_^),他的声音有些不稳(也许是车太颠了,汗……),不过歌唱得很好听很有感情(只要有勇气清唱的都是我很佩服的强人啊)!他告诉我们他排行老四是他们家最小的孩子,从小是母亲和大哥把他养大的,所以对母亲和大哥的感情很深,问到他父亲的时候,他说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母是出于历史原因(被红卫兵用枪逼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夫妻之一,所以父亲去世后,母亲必须独力抚养自己的孩子(同情ING……)。讲到这里,车上有团友好奇地问摩梭人现在不是还可以走婚么?小郭笑着解释了摩梭人的婚俗,原来他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最为大家熟知的也是他们男女交往的主要方式--走婚,走婚前男女双方严格保密,直到第1个孩子出生办满月酒的时候才由父亲出钱出面(据说这样避免了近亲通婚),父亲完全没有抚养的责任,孩子由母亲和舅舅抚养长大,而这个孩子的父亲同样也要在自己的家族里担当舅舅的角色。男不婚女不嫁,合则聚不和则散,很唯心很自由的一种方式。第2种就类似我们汉族的招赘,是在家族男子不多的情况下,招郎上门的一种婚配方式。第3种就是小郭父母的那种一夫一妻制,现在也不多见了。看大家都对走婚形式抱有浓厚兴趣,小郭也很善解人意地给我们详细讲了一些走婚的情况,摩梭男女13岁就行成人礼,男孩可以拥有自己的弯刀(走婚的重要工具之一=_=|||),女孩可以拥有自己的花楼(也就是闺房的意思),成人礼后孩子们就必须帮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能再象孩提时一样吃了睡,睡了玩。直到18、19岁就开始在篝火晚会里寻找心仪的对象,以双方互抠手心3下为暗号(这大概就是抠男抠女这两词汇的来源了=_=|||),晚上12点过后,男子就会带齐3样法宝:弯刀、灌了酥油米饭的松果和毡帽来到女方家,先翻墙进去(如果走正门被发现不但走婚失败还会被打得满头包>_<),看见狗(摩梭人家家养狗)就把灌了酥油米饭的松果丢出去,狗就会使劲扒松果里的米饭没空理这“墙头君子”了,然后,男子就可以放心地用弯刀撬开心上人花楼的门栓进入“洞房”了,进去前还一定要把毡帽挂在门上,作用嘛……相当于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三房点灯”:p。第2天一大早,男子就要悄悄离开,否则被女方家人看见绝对没好果子吃(汗……)。小郭讲得眉飞色舞、连比带划,特别那撬门栓的动作让大家笑得打跌,最后突然很正经地来了一句,“其实我还没试过!”,大伙直呼不信。就这样我们一路说说唱唱欢歌笑语地来到了神秘的泸沽湖。 泸沽湖是摩梭人心中神圣的母亲湖,远眺泸沽湖,格姆女神峰如母亲般柔柔地拥住近百里雾蒙蒙的湖蓝色水域,阳光不时从厚厚的云层中泄下,形成一条条时隐时现的光柱,光柱下明暗交迭的湖水捧出了3座呈品字形排列的小岛,湖边几座半岛呈护卫之姿凝立于山水之间。这里就是神秘的女儿国--至今仍然保持母系氏族传统的摩梭人居住的地方。 到达大洛水村后,小郭先安排我们把行李放在客栈里,从客栈的后门走出去10米左右就是泸沽湖了。这时天上的云层已经非常厚了,给人感觉象阴天,水面的反光很少,深蓝色的湖水纯净透明,光脚走入岸边及膝深的水中,脚下的卵石清晰得让人感觉不到水的深度,这也让看惯了湖泊海洋岸边脏乱浑浊的我不得不叹服泸沽湖果然是举世罕见的未受污染的处女湖(听说湖水的能见度能达到水下12米^o^//,可惜水太凉没有继续验证下去)。 当我们再回到洛水码头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我们的猪槽船是最后回岸边的一艘。下船的时候导游小郭已经在岸边等着了,为了赶篝火晚会我们吃饭速度都非常快,饭后小郭带我们插小路赶到篝火晚会的举办地点--摩梭文化展演中心。我们到的时候人还不多,就直接在第1排的长板凳上坐下了。8点,天渐渐暗下来篝火晚会正式开始,先是几个身穿色泽艳丽的摩梭服饰的小伙子手牵手围着篝火台,在笛手吹出的旋律指引下开始跳舞,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中间,大概10多分钟后,篝火台边已经围了差不多四十多个摩梭男女随着欢快的笛声边舞边唱,整个广场在篝火和舞蹈者明艳的缎面服饰点缀下显得流光溢彩。随着笛声变换,他们的舞步也在强烈的节奏感中越来越快速华丽,我注意到在近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的看似简单的舞步几乎没有重复的(后来小郭告诉我他们这种舞蹈随笛声变化大概有80多种步法>_<),而且领头的几个帅小伙和两个高个子的美丽女孩跳得最棒!当主持人让大家一起跟着跳的时候,我才真正觉得这种舞蹈步法之多简直让人“足不暇给”,到最后我简直就只能踏着节奏乱跳了=_=||||。 跳完舞后,由于晚饭吃得不多,我和其他三个团友都觉得有点饿了,在车上听小郭说过,这里也有烧烤场,于是拉了小郭直奔烧烤场。远远的还能听到展演中心里“小阿哥…小阿妹…玛达米……玛达米”的歌声,这首歌小郭上午在车上唱过,是首摩梭情歌,我们还笑最后那句语气词“玛达米”活象“卖大米”,现在再次听到不免又是狠狠地笑了一回。露天的烧烤场里呈半圆形地排放着很多烧烤炉,中央的几个烧烤架上架着三四只烤羊。我们因为人少就只要了一只烤羊腿,一盘银鱼(一种泸沽湖特产的白色半透明小鱼,长短粗细和派克宝珠笔差不多),一份鸡翼,一份竹筒肉和一份凉拌青瓜(结果证明我们还是要多了>_<),然后就完全自助地刷油翻烤,看着烤肉烤鱼在炭火舔噬下滋滋地泛出油光和浓香,好玩的情绪大过食欲。当我们吃得半饱的时候烧烤场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大概是展演中心的表演结束了。烧烤场上对歌之声开始此起彼伏,开始我们只是边吃边看热闹。不过,后来在邻座的一个10多人团队的多次挑衅下,坐在我旁边的宁波女孩一马当先地接下了战书开始对唱,《十五的月亮》下《老鼠爱大米》,《东风破》处《敖包会》,无论流行不流行,好听不好听,只要是能在瞬间想到的,自己一方大多数人会唱的,全都老实不客气地对回去。半个小时过去了,在对方洪亮的“呀咻”声中,我们四人气势渐弱(正常情况下4人对10多人用膝盖想也知道哪边占优势=_=)。危急时刻,被朋友拉去喝酒的小郭回来了,毕竟是“小刘欢”,刚坐下就一首气势逼人的好汉歌对过去,我方立刻士气大振!小郭会唱的歌真不少,反应也超迅速,从摩梭民歌到流行歌曲我们足足对了1个多小时都没重复,我们四人在他唱摩梭民歌的时候就跟着曲调哼哼居然也蒙混过关了(还好他上午唱了不少,不然我们连调子都哼不出,汗……)。最后,我们“对阵”双方在一曲《朋友》的合唱中握手言和举杯庆贺,为愉快到声音沙哑的烧烤对歌划上一个完美的句点。从烧烤场回客栈的路上,夜空中繁星点点,四周万籁俱寂,一路凉风拂去我脸上被炉火烤炙的灼热,走在没有路灯的土豆田梗上,由衷叹息泸沽湖连夜也黑得温柔。 6月7日 推开窗,鱼肚白的天空下,远山含黛,泸沽湖就这么柔柔润润地流进了我的迷朦睡眼,湖边的一棵枝叶繁茂的小树上一只小鸟伴着清越的鸣声飞掠过岸边的湖面消失在我视线尽头。今天的云层很厚,可能不能看到日出了,带着淡淡的遗憾,我拿起相机独自来到湖边。沿着湖岸漫步,晨风很轻很凉,云雾中的格姆女神峰犹如戴着面纱的睡美人静静地卧在湖畔,湖面水平如镜,一片孤舟在唉乃声中缓缓划入湖心,为眼前淡如水墨轻描的山水添上点睛一笔。洛水码头整齐停靠着十多条猪槽船,几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小船上,为朴实的船身抹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过了洛水码头,岸边有一座小白塔,塔上堆放了不少用红、绿、黄、蓝、白、黑六色颜料描刻着藏文佛经的石块,塔边的柳树下,几位摩梭妇女正在闲话家常。岸边种了很多金盏菊和玫瑰,和鲜花店里经过处理的切花不同,这里的玫瑰色泽艳丽而且香气馥郁,吸引了成群的蜜蜂围绕花间。摩梭人的家庭旅馆和小店基本都是木楞房四合院结构,沿着湖岸的观光路一字排开,这里真是一处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 早上9点,我参加了摩梭人家访,从容貌秀丽的解说员到门楣上挂出的竖匾都可以看出这个家已经被“访”得很专业了。整个家访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祖母房。进入祖母房,房间很大,房内光线比较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房顶上悬挂的一串串黑红色风干的肉块(据说是牛肉),然后听到嗡嗡的声音,定睛一看,知道我看到什么了……我看到了有史以来最顽强最猖狂的四害之一--苍蝇……群=_=!其密度粗略估计一下,屋内平均每立方米空气中大概有10-20只苍蝇,窗台和桌子上放着的粘蝇纸上已经蝇满为患黑压压的一层,估计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解说员让我们在靠窗的火塘边坐下,然后开始讲祖母房的作用、摆设以及有关在祖母房进行的仪式或礼节。解说员还算悦耳的声音在嗡嗡声的干扰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另类风格,令我想笑又不好意思笑憋得好辛苦,汗……。临出房间的时候她指着正对门的一张桌子上的一大块黑乎乎的东西告诉我们这就是猪膘肉(我仔细看了看果然还保持了一些猪的特征,如:猪头上那俩大耳朵),制作方法是把猪的骨和内脏瘦肉取出留下肥膘和皮。桌子上这块才放了两年,桌子下的那块放了8年了(我这才注意到原来桌下还有一块差不多大小的……),在摩梭人眼里十年的猪膘肉可以生吃,20年的可以入药,虽然觉得很不可思议,不过我注意到这满屋飞舞的苍蝇好象对这两块肥膘完全不感兴趣,居然没有一只在上面爬的,而这两块猪膘肉也没有腐坏长蛆的迹象,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呢^o^。 6月8日 今天是旅行社安排的最后一站--玉龙雪山。早饭后把行李放在得景客栈就登上旅游大巴向雪山进发。甘海子是玉龙雪山下的一个路边景点,本来也是季节性湖泊,后来干涸了,所以称甘海子(甘音同干=_=|||)。前几年一场山火焚烧过后,现在的甘海子植被矮小稀疏,视野非常开阔。站在甘海子仰望,碧蓝晴空下,雪山巍峨,虽然山顶积雪不多(这么热的气温又2个月没下雨能有雪看我就该偷笑了-_-),但是围绕在山腰的云团犹如一条绕山飞腾的巨龙,景色极其壮观。 我们今天的“旅游临时部队”年纪大的有70多岁,但还是以中青年为骨干力量,所以在看到云杉坪索道口的人潮汹涌,千头攅动的情况下,我们强烈要求去人流较少的牦牛坪(加上之前在网上查阅了不少关于这3条索道的资料,SO……就算大索道去不了,中索道是一定要去DI)。最后,在我们的坚持下,导游和司机只好分开--导游带年纪大的阿公阿婆上云杉坪,司机带我们上牦牛坪。当然去牦牛坪的车费和索道票钱我们要追加60元/人,不过一路上只要我们看到好的风景都叫司机停车让我们拍,司机大概是因为赚了外快也很爽快地让我们拍个够^o^//。 午饭过后,告别了导游和团友我独自坐上了去黑龙潭的公共汽车,这里的公汽很便宜5角钱坐了6个站,黑龙潭离古城很近(步行10分钟),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由于黑龙潭公园正在整修扩建,潭水已不复往日清澈。遗憾之余,我在园内的解脱林听老和尚讲讲古,坐在潭边的长椅上看看雪山看看亭台楼阁,再到东巴文化研究所瞄瞄看不懂的东巴文字……一个下午居然过得很快。 晚上在古城里品尝了闻名已久的炸乳扇、东巴烤鱼和酱爆田螺,感觉东巴烤鱼名不虚传,拨开红红的辣椒味料,鱼的表皮烤得焦香松脆,里面的鱼肉却柔嫩多汁,葱和芫茜的香消去了表皮的微苦,提升了鱼肉鲜甜的绝佳口感^o^//。至于炸乳扇和酱爆田螺可能是制作水平的问题,没有我想象中好吃。直得一提的是古城四方街上有家饮料店(大概是四方街石碑对面的右边)的冰粉凉虾也很好喝,我一般逛街逛得口渴了就去那里买一杯来消渴。 接下来,我把明天要买的工艺品的价格基本情况掌握好,并预定了一张木版画后,在古城里逛到很晚才回客栈,客栈的院子里还有三三两两的驴哥驴姐们在吹着晚风喝着夜酒侃大山,我是累得眼皮都快睁不开了……睡……。 月9日 我今天很幸福地睡到自然醒,天刚蒙蒙亮,坐在床头趴在窗口准备看古城日出,6点10分,太阳缓缓从两道山梁背面的暗金红色云层中探出头,漫天云霞顷刻被染成金色,在青蓝色的天空中格外绚丽,古城向阳面飞沿翘角的屋顶上也象涂上了金色油彩,与呈青灰色的暗处,明暗对比强烈,色彩鲜明,远远望去整个古城竟似一座金色的城池。 在客栈隔壁的大婶那买了炒饵块和白粥当早餐,味道很不错,只是份量太多了>_<。上午到前几天已经踩好点的店面把心仪的工艺品、披肩和衣服买到手后,就直接在四方街邮局打包寄回家。个人感觉离我住的客栈近的这些店买的小工艺品比四方街的便宜,大概是租金和客流量不同造成的:p。 中午我就收拾好东西退了房,从店老板娘告诉我的后山小路走到丽江客运站(10分钟),搭上去大理的大巴离开丽江,回大理古城。 下午4点多我住进了古城南门的MCA,对于这间酒店在网上可谓久负盛名了,进大门迎面是一间爬满绿色植物的木屋和一个小泳池,木屋是网吧兼酒吧,住店登记也在这里,帮我登记的小姐很热情地带我去挑选想住的房间,最后我挑了一间楼下紫阳花开得茂盛的小木屋,木屋的陈设很古旧,门的右边放了两张摇摇晃晃的太师椅,原木的大床上被褥雪白,床边放了一只小藤椅,一个粗陶罐摆在木棍支起的木格窗前,一种古朴的韵味从窗前悄悄地散发出来。卫浴间是用木板围出来的,里面的设备看起来还比较干净。 我简单一番梳洗后,就来到前台预定明天晚上的火车票,结果被告知晚上的火车票是买不到的,那些票基本上都给旅行社包了,如果散客要回昆明就必须坐汽车或上午的火车,否则就要买比票面价钱翻1~2倍的高价票。不信邪的我跑遍了古城的大部分售票点和酒店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甚至搭8路车到下关火车站打听,窗口售票员也冷冷地说:“就算提前一个月预定都没晚上火车的票。”真是怪事年年有,大理特别多啊,汗……就在我准备买高价票回昆明的时候,突然想到,谢永是旅行社的,应该可以弄到票啊,于是马上打他的小灵通,电话那边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一定帮我搞到回昆明的夜班列车硬卧票,明天早上发到大理,让我明天直接到火车站对面的三塔旅行社去取。直到这时我心中大石总算落了地,心里暗自庆幸不已……坐8路车返回大理的时候夕阳的光芒洒在洱海上泛起点点金波,耳边是刚从火车下来的一些游客惊讶的嬉笑声,不由得想起了我刚来的那天也是这样啊^_^。 饭后逛完古城,登上古城南门的观景台,我沿着没有路灯但很平坦的观景台慢慢晃,入夜的大理古城不复白天的喧哗,街道上的人渐渐的少了,几座大的城楼被霓虹灯妆点得有丝妩媚,远处的三塔只有主塔在橘黄色霓虹灯烘托下清晰可辨,苍山如一头幽蓝巨兽静静地俯卧在塔后,繁星点点的深黑夜空中镶嵌着一弯娥眉月,我觉得夜里的观景台真是一个很适合怀古、回忆和冥想的地方。 走下索道站,就看见天龙八部里的虚竹破棋局的场景:一个巨大的象棋盘在这半山上被雕凿出来,楚河汉界两边的棋子用大理石雕成,每个棋子直径大约1米,重量嘛……没法估计,因为我根本推都推不动=_=|||。棋盘旁的石竹花丛里我发现好多蜜蜂和蝴蝶在翩翩起舞,蝴蝶一向是我最喜欢拍的对象了,于是我在花丛里整整呆了1个多小时,这里除了金黄的蓝斑蝶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蝴蝶外,还偶尔有一只约巴掌大小翅膀上有孔雀蓝色眼状斑纹的黑色大蛱蝶拖着两条长长的飘带从我眼前飞过,但是当惊艳不已的我拿起相机的时候它又飞远了,以至于它从我眼前飞过3次,却始终没有照到>_<。 中午回到MCA上网看小说,呃……可能我用那台机中毒了,开网页奇慢T_T。下午,到古城邮局把昨天买的雕梅和零食寄回去,然后去火车站把票取到手,再换了台机器继续把中午没看完的小说搞定,这回速度明显快多了^o^。 晚上准时坐上火车回昆明,我上铺的一对老夫妻就是买了高价票,80多元一张的票被票贩卖到160元,这还是和票贩讨价还价后的价钱……真黑啊>_<。 6月11日 昆明真是一个非常悠闲的城市,早上7点了居然还没有早餐店开门,本来打算去桥香园吃米线的计划在看到桥香园那两扇紧闭的大门后彻底破产>_<。。。还好载我的司机大哥知道一个24小时营业的店--建新园。建新园的店面挺大,里面的装修是中式的,店里食客不多,整体环境显得古雅清净。我要了一份杂菌肥牛过桥米线,过了一会儿热腾腾香喷喷的一套杂菌肥牛米线就华丽的摆在了我的面前……那份量,唔……我想……再多一个我来吃都没问题。可惜我在把东西往汤里放的时候顺序出了点差错,本来应该先放肉再放蘑菇和米线(否则汤的温度就不能把肉烫熟-_-)……结果,我先放了米线>_<(以前在广州吃的时候都是米线端上来Waiter就把东西加好再离开,我从来没注意过还有顺序这种问题=_=|||),还好旁边一位店里的大叔看到后马上阻止了我把蘑菇和肉继续放下去糟蹋这碗汤,说明原因后他把肉和蘑菇在厨房里烫熟后和另一小碗汤一起端上来(不好意思之余我还是很感激这位大叔啊>_<),这样我才算吃到了汤水十足、肉香浓郁、色泽鲜艳的杂菌肥牛过桥米线^o^//。 饭后,我回到昆湖饭店楼上的光大旅行社,因为昨天已经和谢永说了今天要去石林,并要他帮我找好晚上住的地方,所以在交了200元(石林80元,酒店120元)之后,我又踏上了去石林的路。这一次我才真正体会到跟团旅游的弊端,原本不到2个小时的路,在一路停车购物和“朝拜”新修的寺庙的耽搁下,走了一上午,直到中午1点多才到石林。 在石林导游,一个穿粉红色民族服装的阿诗玛(这里女性要叫阿诗玛,男性要叫阿黑哥……真是噱头多>_<)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大小石林,大石林的石柱如刀削斧劈,雄伟壮观,林间怪石突兀,有的象老鼠,有的象大象,通常变一个角度看同一块石头就象不同的动物或物品,真是一个激发想象力的好地方!我们在石柱间穿行,这里小径又多又曲折,路也比较难走,稍微不注意还会迷路,尽管导游已经尽量带大家往好走的路上走了,我还是看到团里一些“高根一族”忍受不住把鞋脱了,宁愿光脚走在被太阳烤得烫热的石板路上。 今天是端午节,SO……晚上把行李放在酒店后就和旅行社的新人,一个叫小张的女孩一起去吃粽子和菌。下午在车上就看到有一条关上街全是做菌类食物的店,我们搭车到那里后挑了一家看起来干净雅致的店面--菌福园。走进去就能看见旁边的冷冻架上摆有很多新鲜的菌,我选了黄牛肝、竹荪、松茸、鸡油菌等几种好吃的外加一锅浓香土鸡汤做锅底。鲜香的清炒黄牛肝配上甜润的八宝茶,软糯的粽子和着奇香爽口的鸡汤杂菌锅,这顿美味让我和小张边吃边聊了足足3个多小时,临走还在想如果能把汤锅搬走就好了,汗……。 6月12日 下午就要回广州了,本来是想去逛逛尚义街的花市,结果,我8点半到那里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卖花的小贩正不紧不慢地从单车上卸货,而且也都是很常见的鲜花,没有我想要的干花,我又来得太早了……失望之余沿着街道开始压马路,宽宽的大路两边95的店铺都没开门,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也不多,晨风凉凉地吹着,让人心情很轻松! 走到白塔路,突然看见一辆去世博园的公共汽车,我想都没想就坐了上去。10多分钟后,我抱着走马观花的心情走进了世博园,世博园虽然99是人工造景,不过它的园景丰富,鲜花满谷,特别是中国馆里二战时期的老照片还是让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还有那气势非凡的入门三景叶让人不难想象99世博会那时候的园中盛况呢。 (属都湖) |
转自:http://ctrip.gznet.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00563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