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0.7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之行 不知从何时开始,对教堂这种西方特有的建筑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一听说广州有一座圣心大教堂(广州人习惯称"石室")之后就很想去看看,今天终于有机会去参观一下了。 今天礼拜天,石室对外开放,而且天气也很好,早上7点多就和舍友坐车赶去,因为我们都希望了赶上第一场弥撒,体会一下那个神圣时刻(虽然 我不信教)。 我们去到的时候已经差不多9:00,第一场弥撒已经开始,而且今天很幸运,刚好遇上一对新人在行礼,本想把这难得的一幕拍下,但一个修女告诉我们,弥撒的时候不能拍照,只能遗憾的放弃。 本来以为来参加弥撒的教友不多,结果大出所料,我们去到的时候已经几乎坐满人了,而且几乎都是中国人,而不是我们猜想的外国人居多。我们安静下来,找了个位置坐下,旁边的修女拿来一本圣歌集让我们看,本来很想跟着 大家一起颂唱圣歌的,但实在没办法听出唱的是粤语还是普通 话,也怕唱错了被看作对教礼的不敬,只好一心地听唱诗班的歌声和钢琴的伴奏,在心里跟着默念圣歌。 10:00弥撒结束,教徒排队领取圣餐并接受神父的祝福。我们向修女请教我们能不能上前接受神父的祝福,修女说,只要我们愿意,虔诚的走到神父面前就可以接受天主的感化和祝福。于是,我和朋友就向神父面前走去,整个仪式很简单,我们只需双手交叉搭放在胸前,在神父面前虔诚的行一个礼(类似于我们的鞠躬),神父说了一句话,我想大概是祝语之类的,不过没听明白,然后再我头顶点了一下,祝福就完结。 历史回温: 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该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堂建筑总面积为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教堂属"哥特"式建筑,位于越秀区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目前国内最大的双尖塔哥特式石结构建筑、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1863年6月28日是天主教圣心瞻礼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并命名为圣心大教堂。 教堂建筑结构:正面一对巍峨高耸的双尖石塔,高插云霄。石塔中间西侧是一座大时钟,东侧是一座大钟楼,四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堂内是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正面大门上面和四周墙壁分布的花窗棂,都是合掌式,所有门窗都以法国制造的较深的红、黄、蓝、绿等七彩玻璃镶嵌。这玻璃可避免室外强光射入,使室内光线终年保持着柔和,形成慈祥、肃穆的宗教气氛。 1979年7月,市政府重新落实了宗教信仰政策,开始筹备重新开放石室。目前广大信徒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人也到石室观光。石室天主堂周围,一年四季树木常青,鲜花簇拥,五彩缤纷。教堂内外环境优美、宁静。古老的大教堂,现已向游人开放,重新焕发了青春。 石室外部 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和威势。   正是婚礼进行时 坐在中间的两人正是今天的一队新人,正在接受大家的祝福  祭坛 上面的彩窗很精美,不仅祭坛上有,边墙上也有,都是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阳光透过彩色的玻璃变得更柔和神秘  石室顶部 堂顶的尖拱结构,使整个大堂有一种向上和向前延伸的感觉,带动出庄重的宗教气氛  宁静的一角,与繁华的闹市形成强烈的对比  石兽 虽说教堂是舶来之物,但也难免带上一点中国色彩,具中国色彩的石狮兽头  圣安东尼? (石像) 一位游人问起,可惜我也不认识他  圣水  壁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