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昆山、香溪堡、龙门温泉游记 |
[游记]南昆山、香溪堡、龙门温泉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由于我们庭里面获得了“青年文明号”的荣誉,所以有一万块钱的奖金。本来早就打算集体出游花掉这笔钱,但是这一段时间庭里的事情太多,所以一直拖到现在。周五的时候几个庭长突然决定就在周六和周日组织大家到有广东黄山之称的“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放松一下,当天就联系好了旅行社,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 第二天早上八点准时在法院集合出发。有些同事带了家属,所以一共二十五个大人加上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旅游团。把事先买好的零食和面包牛奶等早餐食品搬上车,我们就开始了快乐的周末之旅。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惠州市龙门县,距离深圳160公里,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南昆山脚下。司机师傅选择了一条上山最快但也是最难走的山路,整条路及其蜿蜒曲折,并且狭窄之极,勉强能够容纳两辆车并排。让我想起了以前玩的赛车电子游戏中的比赛道路。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的车终于在不停的扭转中到达了南昆山镇。已经是中午时间了,旅游车直接把我们带到下榻的宾馆,准备吃午餐。南昆山镇不太大,也没什么人,南昆山镇共有宾馆45家,餐馆酒楼42间,接待床位3500余个,我们到达的街上全部是大大小小的旅馆,大多都不是很好的,不过出门旅游也不能太挑剔了,只要玩得开心就好了。午餐一般,菜的分量倒是不少,就是味道都偏重。简单吃过饭,导游分了房间,我们便提着行李到各自的房间。休息了一小会儿,下午一点半准时在饭店大堂集合,拉开了第一天游览的序幕。 第一站就是南昆山最有名的川龙瀑布,川龙瀑布是南线第一大景点,南昆山共有大小瀑布30多处,一处奇于一处,常年奔流不息,吼声撼谷。这个川龙瀑布过去叫穿山龙瀑布,因为它是从山崖上一个洞中穿山而出,真的象一条穿山白龙一样。现在的路标及地图都改为“川龙瀑布”,可能嫌原来的名字不雅,其实还是感觉原来那的名字更贴切,真实地描绘出它的景象。每当夏日水大那真是声震如雷,即使不是夏天也依然水势不错,水龙穿山而出,在半空跌落,击在下面的小石壁上折回头,又跃下六七米高,奔进深绿色的清潭里,据说夏天水大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水气,极有气势,摄影的人每拍一张片子就得急忙把相机收起来,免得被水气打湿。不过我们现在这个时节还不是盛夏,水相对较小,没有这样的麻烦。下面有小路可到水潭边,潭上有一亭可以观潭,再拾阶而上还可以到顶上,透过密林欣赏瀑布更有一番情趣。一般的瀑布都是从正面观看,而川龙瀑布则主要是从侧面看,并可上到最顶上透过树林看,别有风味。 位于南昆山佛坳顶东面半山腰上的“一线天”是我们的第二站。“一线天”由两块长30多米、高10多米、宽2米的平整巨石相距大约2米迎面而立组成。游人站在两石间的地面仰视,只见一线天空,故名"一线天"。上山的路又高又难走,等我们爬到一线天的入口处已经是大汗淋漓了,然而一进入“一线天”里面,立刻感到凉气袭人,暑气全消。由石壁之间流出的山泉十分清甜沁凉,我和另一个同伴没人装了一瓶,拿回去洗脸。 山如果没水就仿佛没了眼睛一般,失去了灵气。南昆山的茫茫群山,孕育了婀娜多姿的无数清泉。在登山途中随处可以看到跳跃的清泉和瀑布。南昆山里水多溪流多,观音潭和石河奇观不可不去。这两个景点也是我们第一天的最后游览的两个地方。观音潭位于南昆山西四五公里处的森林深处,潭上三级瀑布相连。瀑布从头上倾泻潭中,潭下可以戏水。之所以成为“观音潭”,源于这第三级瀑布犹如西游记中的水帘洞,水帘后面有尊竖立的大石隐约可见,据说有佛源的人便可看出大石的形态酷似观音。一开始我并没有找到酷似观音像的石头,后来在导游的指点下才发现水帘后的奇石,果然犹如一尊盘膝而作的观音像,观音的左手树立胸前,右手伸展仿佛在承接由上而下的水流,仔细观看甚至连观音的五官都可以看得很分明,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河奇观就在南昆山镇的边上,由8个大小水潭相连的河段,由于河里怪石嶙峋,后来的文人骚客将它取名为“石河奇观”,这是南昆山理想的天然浴场,到夏天,很多人在这里浸泡泡浴。也有人把西瓜放在水里,泡上个把小时成了冰镇西瓜,在水边山溪濯足品味西瓜,味道好极了。炎夏之时来到南昆山,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就是到南昆山的山涧之中去戏水。在南昆山的石河奇观景区,碧绿的潭水一个接着一个,有的深达3、4米,也有不到1米的浅滩,而所有的水都是流动的活水,让人感到纯净、清凉、卫生,到此一游,都禁不住要去抚弄一番。当然,善泳者不妨下水去畅游一番,那份凉爽惬意简直妙不可言。在潭与潭之间的交接之处,股股清泉奔涌而下,形成一串串落差不大的小瀑布,坐在瀑下的岩石上,怡然自得地任水流冲击身体,让大自然的神奇之手,为自己作一次免费按摩,那份惬意与舒心就别提有多美了。 虽然第一天在南昆山的游览只有短短的一个下午,山上的景点也无法全部游完,但是向来有“古代桃源今代存”及“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美誉南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却用它那无比纯净清新的空气、清幽的峡谷、苍劲的古松、撑天的云杉、笔挺的修竹给我带来了全身心地放松,让我流连忘返。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准时吃早饭,八点半出发开向我们第一站目的地——香溪堡。香溪堡旅游区位于惠州市龙门县沙迳镇,总面积5平方公里。旅游区以“神秘的古堡风情,秀丽的田园风光”为主题,以“溪河竹筏漂流,古堡探幽,竹林乐园”等项目为特色,是融自然风光和文化古韵于一体,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身的新型旅游区。 我们首先到达了香溪河,由于旅游团里有五个小朋友,不得不放弃刺激的川龙峡漂流,改成香溪河竹筏悠游。不过真是应了那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少了激流勇进的挑战,但坐在竹筏上慢慢的在风景如画的河上漂流,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种心灵上的享受。河水不深,清澈见底,脱掉鞋袜,把脚伸进水里,一股清凉的舒畅感觉沁入心脾。河上清风拂面,河下水草飘荡,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大块的农田,还有几头水牛在河中悠闲的洗澡。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让人禁不住想就这样一直在水上漂着,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心灵的安宁。间或会有人撑着只能承载单人的细小竹筏过来向我们兜售当地的土特产品,水上购物又带给我们另一种新奇的感受。 在平静的河水上漂了大概四十分钟,我们到达了河的另一边,首先到达的是古码头。古码头位于功武村,是清代时开始修建的,古代来往的船只就在此停泊和开航。五百年前,功武曾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小商埠,古码头边舟樯林立,是广州到龙门水路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处,历史上曾经兴旺一时。码头上陈旧的石阶、摇曳的古树,似仍在向我们述说当年的境况。古码头上的大树旁边,悬挂着一口青铜纹龙古钟,叫“许愿钟”。相传此钟非常灵验,心地善良的人击钟三下,愿望终会实现。沿着码头古往前走,首先看到的是“万里龙关”石匾。原来,功武村四面环山,古时候风水先生视此处山形地势有利,龙关蜿蜒。龙关,俗称为龙脉。清朝康熙年间,曾建牌坊,题“万里龙关”,以镇风水。现存“万里龙关”石匾,系清乾隆丙子年(1756年)重修牌坊时所刻,四个楷体大字,刚劲秀丽。 穿过一段不短的弯曲小巷,我们来到了五宅古堡前。五宅古堡有近四百年历史的墙,虽说不上雄伟,但它独特的造型与建筑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围墙内一座四层的古堡,面阔 从古堡出来很快就到了“五宅第”,五宅第是一个保存尚好的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清代民居,叫“五宅”。至于五宅的由来,因是功武村廖氏四世祖廖兰窗之五子云谷(明代秀才)在此开居,故取围名为“五宅”。清代,五宅人才辈出,顺治十八年 一路下来已经时近中午,大家沿着细长狭窄的青砖小巷走回古码头附近,然后乘坐导游口中的香溪堡特色“宝马”——实际上一种由中型货车改装成的“竹车”来到了竹林餐厅吃午餐。 午餐不错,是我们两天旅游中最好的一顿,有当地的特色白切胡须鸡,白灼香溪河虾,山水豆腐等等,味道很不错。用过午餐又在竹林里面荡了一下秋千,在河边的沙滩上拍了几张集体照,大家坐上旅游车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美丽的香溪堡。 经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抵达了这次旅游的最后一站,素有“亚洲第一泉”的龙门温泉。 龙门温泉总占地50万平方米,温泉地区占地8万平方米,三面环山,林木苍翠,空气清新,环境幽雅。龙门温泉的最高水温达78摄氏度,日涌量24000立方米,含有48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尤其是其中国内独一无二的黄金汤泉,富含大量的铁元素和其他矿物元素,汤色金黄,温润清爽,是温矿泉的极品,经常浸泡能护肤美容、养颜健身、对黄斑、风湿、神经性骨痛、腰肌劳损、肌肉萎缩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故有“黄金汤”的美誉。龙门温泉地区共有42个大小不同的温泉池,分为娱乐、养生、趣味、休闲等类型,让每个游客各取所需,尽享泡浴的乐趣。泡过温热的泉水之后,大家还可以到另一边的冷水区“水国迷城”去尽情享受各种水上娱乐项目。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水国迷城”设有儿童乐园,高空滑梯,环岛漂流,冰泉,激情屋,水上乐园,旋转池等众多的娱乐项目,任君选择。水池边的小路上隔不多远就会有一处提供免费茶水和矿泉水的摊位,旁边还立着浴巾架,供游人自由拿取干净的浴巾擦身体,让游客处处感觉到体贴入微的关怀。玩到累了还可以到餐饮中心的二楼,坐在楼上吃着免费提供的米饼、花生,喝着冰凉的橙汁、新鲜出炉的绿豆汤或者暖暖的豆浆,吹着凉爽的风,看着下面嬉戏的人群,又是另一种惬意的享受。 下午五点钟我们正是踏上了归途,也预示着我们愉快的旅程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虽然只有短短两天时间,景点也没办法全部游览,但还是达到了放松身心的效果。而且这种没有完全游览的旅游让我还有下次再来的打算,真正感觉到什么是“意犹未尽”。除了呼吸到纯净的空气,观赏到美丽的风景,我的旅行袋里也是满载而归。本次短暂旅行本人购得当地特产“观音菜”一大把,五指毛桃五小把,蜂蜜腌制的山楂和山橘片各一大罐,香脆可口的米饼两斤,用于泡水的散装玫瑰花、茉莉花和一种当地农民自己配制的入口先苦后甘的“金蜜茶”若干,红薯干一斤,淡水鱼干若干,收获还算颇丰。这次短暂的旅程结束了,心里还在盘算着下次的旅途何时能够成行,对于我们这些整天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穿梭的现代人来说,经常做一下这样的短途旅行不失为一种减压的最好方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965bf70100095j6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