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那山之行 前段日子,我们班同学在系廖主任的带领下到阴那山进行一次融知识性和乐趣性于一体的植物学实习。 初到阴那山时廖主任先安排我们住在阴那山下一个古香古色环境优美的旅馆里,然后带我们到灵光寺一带辨认植物。 廖主任知识渊博,在他的娓娓讲解下,我们认识了具有热带和亚热带特征的水东哥;能净化水体,改善水质且能治癫痫的石菖芾;凉血利尿,可治肠炎、肝炎的著名中草药狗肝草;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百桂木(又名将军木);活血化淤,治蛇咬伤的七叶一枝花;消肿润喉的著名中草药草珊瑚;健脾开胃,有利于消化的野葛;在餐桌上远近闻名,可做香精和佐料的金不换;还有缺萼枫香、朴树、大叶樟、少花龙葵、无花果、橄榄、夜合、含笑、黄皮、土淮山、山指甲、黄牛木、毛桃、五代同堂等等。 之后,廖主任又带我们参观灵光寺,告诉了我们与北京天坛技术上同出一脉的有关“菠萝顶”的知识,还带我们观看了种植于唐朝的现在一枯一荣形成了鲜明对比的生死树(柏木)。 下午,我们攀登上了一座比较高的山峰。在那里,我们看到了适应与海拔450—480米生存的寄生植物,在廖主任的指引下,我们还有幸看到热带、亚热带特有的海拔约555米的植物绞杀现象——一枝树大根壮的细叶榕正在绞杀一棵卫矛叶蒲桃,这是自然界的弱肉强食的现象。廖主任说,就像动物一样,植物也存在弱肉强食的现象。譬如这两棵树,刚开始时由于还小,相互之间不妨碍发展,所以能够友好相处,可是到了后来,两棵树慢慢长大了,眼前的能量和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它们的需要,为了夺得阳光雨露,也为了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稍微大一点的树就开始绞杀稍微弱小一点的树。听了这些,我感慨良多,久久无言。 为了认识多一点珍稀植物,也为了去看机会难得的日出,凌晨二点,我们就带着手电筒满怀雄心地攀登阴那山的最高山峰——仙子峰。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一位我们系的杨老师,他是山东人,听说他家就在泰山脚下,所以爬起山来如鱼得水,让我们望尘莫及,好在后来为了有个照应,他一直留在最后面。 尽管夜色朦胧,路途遥远,我们还是摸索着走过了原始次生林,踏上了九九玉梯,最后登上了玉皇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古人曾这样慨叹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也这样说。可是“高处不胜寒”当我们沉醉于攀上高峰的喜悦后凛冽刺骨的寒风却把我们吹得颤抖不停。在这里,我们用远程望远镜观看了牛郎、织女等星座,我还平生第一次如此真切、清晰地看到了日出。 第二天,在阴那山上,我们不但在海拔750—800米处看到了生长于乱石丛中的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碎花杉的群落,还意外地发现了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黑桫椤。看来,我们这一次是满载而归了。在路上,我们甚至还在潮湿地区看到了灵芝、红菇的生长带,发现了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特别高的猕猴桃,这对于我们来说不啻是个意外的收获。 为期两天的短暂实习在我们一路的恋恋不舍中结束了,但却引导着我们向更广的领域去探索、去追求。在这里,我们隐约看到了“四个梅州”的倡导者和改革者的足迹,我们依稀看到了梅州明天的腾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