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选———天坛公园 |
[游记]北京游记选———天坛公园 |
2007-11-27 sina.com.cn |
那天,我拖着发烧的身子,放弃去中央电视台充当节目观众的机会,毅然决定非去天坛不可的念头,至今回想起来,都不知是如何产生的。 之前,天坛在我心中的地位,绝超不过故宫、长城、香山甚至是颐和园。可是那天以后,它留给我的印象,却是我在北京一年中最美丽,最经典的。 由于过分的节省,身体营养不足,又遇天寒,我发了高烧。吃下药裹在被窝里,孤独冷清的气味便充满了小屋。我因此无聊的去翻看北京地图册,第一眼就盯上了天坛公园。 第二天中午,硬吃了几口热饭,我就从广渠门内大街出发,想着坐车到了珠市口再转车去天坛(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自讨苦吃)。在珠市口下了车,我四顾一望,有点茫然,不知该怎么走了。问了一对老人家,他们很客气地微笑着说:“从这里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一会你就看见了。”我开心地谢过,按他们指的方向,迈开了步子。 那是条并不宽敞的路,有正值修整,所以更显的窄。路两边的小店大多是穿戴之类,顾客并不多,而我竟然发现这路似乎永远走不完了。 半个小时后,我走到了一个大十字路口,看到斜对面有一条长长的弧形砖墙,我料想那必是天坛公园的高墙了。于是重燃气力,又迈开步子过了十字路口,决定沿着墙走。可是往哪边走呢,我随选了一边,祈祷着天坛公园的大门早早出现(后来我才知道我选择错了方向)。结果,又走半小时。 当我来到天坛公圆门口时,或许是生病的缘故,累的有些走不动了。买了一瓶水,喝两口,静一静神,就去购票。卖票的女人态度恶劣,好像我是在向她讨票而不是买票一样。十五块钱,进去了。 一群台湾的游客,叽叽喳喳,对着立在道旁的公园地图指指点点。我也凑近了看,但又觉得游公园还是不看地图为好,遂向里走去。 第一个印象是好多的树。这对于公园来说似乎是天经地义,可那树大多是有些年岁的了。草地也极干净,绿绿的引着年轻的情侣总想在上面躺躺。 渐渐地我来到了一个红色大门,门洞里,有老人吹横笛,声音一缭绕,对乐调过敏的我,便觉得自己是在飘了。我想赏他几个钱,可他不是要饭的。又有拉二胡者,心里有点讨厌,因为他拉的很生。越往里走,发现外国的游客越多,他们似乎是从另一个门口进来,玩完了,准备从我来的这边出去。我对其中的一些笑笑,他们也对我笑笑,神情显得很友好,似乎他们更像是我的祖国同胞。于是心思又去琢磨中国人的素质修养问题了。 不知不觉,路分了岔,一座尖顶的殿突然压住了我的视线,这便是祈年殿。我才想到从如大门时就能看到的顶,果然就是它的。美啊,特别是那金色的顶端闪闪发光,仿佛是人们灵魂的灯塔。近看那黑亮的条纹坛面,既像是用梳子整妆过的女人的头发,又像一片片褶皱有致的扇子。 我仰头边走边望,一不小心差点撞到别的游客。平视了一看,道旁的树也越发的古老参天了,想去摸一摸他们那历尽沧桑的皮肤,却又不忍心踏那嫩绿的小草,只得压抑了心中的亲爱,用坚定的表情对那些古树表示敬仰。 来到祈年殿下,发现要登一些台阶才能进入,而且还需再买票,票价二十。我痛骂这票价真黑,就决定不上去。可这时几十个东南亚人靠近了,他们仰望着祈年殿,互相说话,似乎是在感叹又似乎在讨论,呜哇一阵,然后登上石阶。又来了几个白人,我便看不出是哪个国家的了,他们二话不说,买了票就上去。我就立定了想,我们祖先建造的东西,这些洋鬼子都如此贴近了观赏,我做为炎黄子孙,怎有不亲近之理。于是囊中羞涩的我又割了块肉,拿了票,登上石阶。 临近上面的检票口时,我看见一对白人情侣不知上这里还需买票,被检票员阻止住,又重新下去买,表情中充满了惊讶的无奈。我苦笑了,这对年轻人怎会想到,这是中国人惯用的老把戏了。过了检票口的红门,才发觉了上面的宽阔,风也扑面而来,风中带着霸气。体会到皇帝建的东西果然不凡,这种给人感官上的冲击力令我印象深刻。 我发现这里十有八九都是洋人,我仿佛置身于国外了。心里有点凉,迎着他们的目光,靠近了祈年殿。此时是下午四点钟,微微西斜的太阳光把祈年殿照得五光十色。金色的顶,绿的、蓝的、紫的等各种颜色的琉璃装饰其下,加上坛身的庄重的黑色和下面房柱的朱红。这祈年殿突然让我觉得是天堂才应有的建筑,太华丽太震撼了。 我这时才明白今天为什么走了那么多的弯路,原来是故意让我在这个时辰看祈年殿,此乃天意!我完全感觉不到自己还在发烧,似乎病突然好了,因为我来到了天堂,灵魂的幸福感把身体的疲倦都打消了。我张开了口,想惊呼,想开怀大笑,想提醒老外们说:“这是俺中国的”。我眼都不想眨一下,怕错失了它每一秒的闪耀。脑子里接连冒出许多词:美妙、庄严、高贵、华丽、气派……,该怎样描述呢。啊,这真是皇帝的罪过,让文笔无能为力了。 如果我能变成巨人,那定要去抱它一回,亲它一回,我甚至激动的要哭了。 我骄傲的走在洋人中间,迎着太阳光,向西眺望。原来,在这里大半个北京城都能尽收眼底,就连远处的群山也能看见。一点两点的风筝在空中飘荡,我头一回觉得风筝那么可爱,那令我感动。 对着祈年殿绕了两圈,又看了殿内的大龙柱,我就闭上眼睛,幻想当初建天坛时的情景。我想对那些建造者握握手,告诉他们,天坛在为未来是令全世界人震惊的建筑精品。 在我把目光从祈年殿移下的时候,便着重观察了下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听着五花八门的语言。我想他们在看我时一定羡慕我能够生为中国人。 不得不离开祈年殿了,因为天色逐渐的暗淡,我走几步回下头,走几步回下头,不忍心就这样离去。可另一边又有许多景色要看,时间怕是耽误不得了。但它的存在又让公园里的其它景点都没了味道。 又过了两个门,路变极宽阔了,走起来很舒服,路也很长。像我这样的单身在其中一走,反而更显得特别。 来到了一个忘记叫什么的圆台,那上面有个叫天心的中点,说是这个点对应着天的中心,所以很多外国游客都双脚并在那圆点上,幸福地笑着。我没有等着也去站一站,而是看了几个游客的笑脸。我祝福他们。 到了回音壁的时候是早听见有人号叫了,他们在试验这墙壁。最可爱的是一个年轻的父亲领着儿子边走边喊,说说笑笑,一对好朋友的样子。 我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孤单。而最心疼的还是离祈年殿越来越远了。 在我准备从另一个公园门口出去时,我又扭转了身子,望着祈年殿的金顶,立定良久。我想我不该说再见,我应告诉它:“将来我还会来看你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着嘈杂的人群车流,就更不舍得把在天坛里的感觉淡忘。那种宁静庄重的气派,是现代人已丢失了的,我则幸运的得到了。 我想,这真是生命中精彩的一课。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62a8add01000bn06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