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玄武山探胜-旅者游记-玄武山-碣石旅游

[游记]玄武山探胜-旅者游记-玄武山-碣石旅游

2007-08-02    516545.com

谁都知道玄武山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因为那是一处军事、宗教、艺术上自古与别地大不相同的地方,成为潮汕人常去观览的大好去处,潮汕各市都为此地开辟了旅游车专线。

玄武山的雅称,已经呈现出使人向往的魅力。山在陆丰县碣石镇城北一公里,古代名为圭山,也是龟山的谐音别写,又名元武山(玄武山)。你来到这山岗往北上行,便到达一处规模宏大的寺庙。庙门向南,依山而建。这个庙的前身是一处建于宋代建炎元年(1127年)的小庙,名叫玄武庙。到明代洪武27年(1394年),以明朝的军事卫所制度兴建碣石卫城,才把庙改建在这里。由于这里也称元武山,就再定名为元山庙。明代万历五年又加以扩建,规模更大了,形成三进殿堂的格局。清光绪八年又加以重修,使这里的神殿、佛厅,还有其他堂屋、僧舍,达到99间的最高数字。

这不是简单的庙宇建筑,建筑物的木雕及嵌瓷极其精美是不用说了,在里面包括着更加丰富的内涵,那就是充满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化遗物及其宗教流变。

在山门之内 ,首先见到的是前殿的拜亭。这拜亭连着前殿,让你看到很多高级的题刻,说它高级,是因为来头不凡,原来最尊贵的是清朝慈禧太后题写的牌匾:“威披海表”,又有清朝两广总督林则徐题写的“水德灵长”牌匾,清光绪十三年,碣石总兵、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也题书“灵声满道”,侧面还有清代广东水师提督洪名香题写的牌匾“帝德光天”。这些文物,把“威”和“神”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呈献给人的是历史的壮阔画面。我们直接看到的那两面匾额,林则徐、刘永福的题词,揭示这玄武山现在的碣石全镇往昔严峻岁月的履痕:碣石本来就是突出于南海一角的要塞,东临潮汕洋面,西接白沙湖海湾,是兵家必控之地。宋末赵氏皇朝覆亡前夕,宋帝赵昺从闽南过潮州,直趋此地而来,由于元兵追逼,只得匆忙西徙。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倭寇侵扰粤东沿海各地,也曾在这一带骚扰,当时的碣石总兵侯继高,组织军民队伍,东联潮州镇、南澳镇的沿海一线,连续歼击,使倭寇不能得逞,使这里成为威震敌胆的著名阵地。清兵进军闽粤统治广东前后,这里一直是清廷不安的因素,因为郑成功在此据闽南粤东抗清复明,当时碣石的总兵苏利举足轻重,在这与郑成功配合,壮大抗清力量,郑成功从潮阳海门出师西进勤王,也泛海过这里,在白沙湖海面遇台风而折回,后来苏利又叛明降清,这里也成为历史反复的关键。清道光年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抗击英国入侵,这里又成为抗英禁毒的要塞。1839年,他亲临此地巡查禁烟,还在这里阅兵以壮国威。清末总兵刘永福也在浅澳炮台抗击外国入侵的船舰。太多了,迭迭兵事的史迹,都留在全镇最高点的元山庙里,都纪录在对神庙的信念之中。

大殿之上,还有更为宝贵的古代艺术精品。正面神坛上巨大座像,是刻于南宋的北极真武,表明这庙宇的早期是道教正宗的庙观;座像前面,还供着明宣德年制的铜炉。进入后殿,则可见到塑于明朝万历五年的释迦牟尼像,高1.2米,这又反映了中国民间对宗教的积极态度,那就是兼容共处,只有利于人民平安生活,就都可以一起尊崇,统一于封建的“帝德”之下。元山庙的这种设置,正是宗教合流的缩影。

玄武山的佳胜,更在于元山庙后的园苑。这里古榕苍翠,怪石嶙峋,有麒麟石、三台石、龙船石及起龙岩,又有龙泉石池,别具洞天。历代名人的题刻,散布于奇岩之间,在这里有一面“万世太平”的石刻,那是明代总兵偷大猷在浅澳御倭获胜的历史留痕。“丰收龙岩”题刻,大达6.6平方米,是总兵侯继高于明万历戊寅年书写的。园区之中,又有好些明代的诗联题刻,每联高1.3米,其中之一为:“古寺篆金貌,浮地烟霞环半渡;锦江润玉烛,归帆夜月映三台”。那是石桥陈治纲所题,概括碣石风光。真是把人置身于历史与艺术交错的清境之中。玄武山的最高处,是福星塔,这也是文昌祠,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原为泥灰结构,有望报警作用,清朝同治四年,改建为花岗岩三层石塔,向来被誉为“文笔”,是陆丰县八景之一——“碣石观海”。塔附近树有一面碑记,刻上“三台保障”四字,碑文记述了明代万历十年抗倭卫民的壮烈事迹,是人民爱国爱乡爱和平的信念凝聚的文物。正因为人民热爱生活,在这处军事、宗教、文物汇集的地方,文化生活也很丰富,过去,每年各地正字戏剧团都要来这里进行汇演较艺,让人民精神生活更加美好。

转自:http://www.516545.com/ReadNews.asp?NewsID=41628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