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40天滇游记:独龙江 |
[游记]40天滇游记:独龙江 |
2008-06-27 sina.com.cn |
我们的计划是从老路进去,新路出来,以前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条路很艰难,因此决定请个向导兼挑夫,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我们请到了一个姓余的傈僳族汉子,30元/天,帮我们背15KG的东西兼做向导。后来证明请向导是多余的,那条路非常明显,不可能迷路,而且一路背夫也很多。 在县城我们遇到了两个长发的昆明小伙,外号或网名一个叫蚂蝗,一个叫二十响(或者是二十七响?)颇有艺术家气质,他们说刚从独龙江回来,然后就给我们看身上的伤口,蚂蝗咬的,蚊子叮的。那个叫蚂蝗的说他被很多蚂蝗咬了,还碰到了怒江州电视台的队伍。 "操,他们就盯着我腿拍,特写!只拍腿!"蚂蝗一边说一边激动地给我们展示他那条多毛的腿。于是我们决定请他们吃饭,以便获得更多独龙江的情况,毕竟他们是刚从里面出来的。 二十响说现在是雨季,他们的衣服和鞋就几乎没干过,蚂蝗一般下雨才出来,独龙江的蚂蝗不光是从地面爬上人的腿,还有从树上掉下来的,咬住你就很难松口,而且咬过的地方会血流不止,因为它吸血前会注射一种抗血凝素,吸血前的蚂蝗最多烟头般粗细,吸饱后会有大拇指般粗细,总之极其恐怖。 我比较关心的是对付蚂蝗的办法,二十响说用烟头烫,或者撒盐,但不能用手拽,那样很可能把它的吸盘留在皮肤里,容易发炎,这些都是我知道的。 酒酣耳热之际,蚂蝗撸起他的T恤,要我们看他肩头的文身,问我们象什么。我仔细看了看,说象卷心菜(这是礼貌的说,其实我觉得也象一堆牛粪),他要我再仔细看看,我们很认真地看了看,然后异口同声地说:卷心菜!他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下:是火焰! 晕倒。。。。。。。 出发的时间到了,先要去采购食物,以下是我们的食物清单 大米十斤(向导余的强烈要求,我们计划只买5斤),咸肉半斤,香肠一斤,咸鸡一只,辣尖椒一斤(湖南妹阿狸的强烈要求),卷心菜一只(想到了蚂蝗的文身才买的),黄瓜三根,西红柿3个(后来被压扁了)红油春笋三袋,色拉油一斤,盐两斤(只有两斤装的),白家粉丝十袋。 出发了!开始的路很好走,简直是大马路,我的负重大约是30斤出头,这条路是沿着普拉河上行,普拉河是条很清澈的河,和怒江的土黄色成了鲜明对比,水流非常湍急,有些地方简直象倒下来的。 一路走去,有时会惊起在路中饮水的蝴蝶,在早晨的阳光下翩翩起舞,有种惊艳的感觉,沿途植被很丰富,有很多从没见过的植物。今天的宿营地是其期保护站(高黎贡山是国家自然保护区),途经噶足保护站。 中午的时候到了噶足保护站,却遇到了想不到的事情,保护站的小伙向我们索要进保护区许可证,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解释曰我们只是经过,目的是独龙江,然后他们就向我们索要100元/人,晕倒,这简直是勒索嘛!我居理力争,他们给我看了收费的文件,我仔细看了,2元/人!2001年的文件,涨价也没这么快嘛,后来他们降到了50元每人。这时向导拉了拉我,我会意的走出门,让同行的和他们交涉,向导说他知道条路,可以绕过这个保护站,我把同伴们都拉出来,往回走了段路,开始详细询问向导该怎么走。 这时候才知道向导的汉语是多么的不好,他说的原来是通车的新路,而我们早和他说过走老路进山,没办法,我们决定在附近先呆半天,半夜潜过保护站,向导余说附近有认识的人家,刚好我们也想看看真正的傈僳族人家是什么样子。 往回走,路上碰到个傈僳族小伙,左手拿着条菜蛇,右手拿着过河的锁具,显然是刚从对岸溜过来的,身后跟了条可爱的小黑狗。溜索是当地人过河的一种交通工具。解放前甚至是主要的过江过河的手段,因为水流太湍急了,架桥成本高且困难,人甚至牲口都这样过江。在那本法国人的书里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副插图:怒江上长长的溜索,中间是头惊恐万分的骡子在滑行,下面是奔腾的江水。 向导显然和那个小伙子很熟络,我们一起到他家去,往回路走了快一小时,然后沿着一条几乎看不出来的小路上升,一座两层的木屋出现在眼前。 木屋周围种着李子树和包谷,几只鸡在觅食,一条引水管从山上延伸下来,一楼就是鸡窝和猪棚,上了楼梯,眼前是3间屋子,最左首是有火塘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的厨房和客厅,其余两间是卧室了。 房屋的简陋令我们震惊!三寸宽的不规则木板是构建墙壁的主要材料,木板间的缝隙很大,屋顶也有很多漏洞,塑料布一蒙了事,很难想象这样透风的墙和屋顶怎样抵御严冬!要知道这里冬天的风雪很大的呀,卧室里除了床什么也没有,我敢说:除了房子本身,这三间屋子里的全部东西价值不会超过五百元人民币! 女主人大约四十岁左右,那个小伙子是她大儿子,十八岁,是个基督徒,二儿子在贡山读初中。男主人不在,大概是去干活了。火塘边,小伙子弹起了吉他,不是很熟练,但也基本成曲。 晚饭时间到了,我们拿出了自己的食物,由我主厨,菜是在火塘上烧的,一口大锅,我一边揉眼睛一边挥动着勺子——烟实在太大了,片刻,两菜一汤好了,柴火委实很猛。 五人一狗在火塘边开始了愉快的晚餐,男主人还是没有回来。我拿出了在贡山买的两元一瓶的包谷酒,这酒虽然便宜但不会上头。向导给女主人倒了一碗酒,他自己拿了一碗喝了一口递给我,这是傈僳族的习惯,自己先喝一口再递给客人。这样你一口我一口很快一瓶酒喝完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a31f90100016p.html2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