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客家苏家围游记 |
[游记]客家苏家围游记 |
2007-12-06 ktzclub.net |
[原创]*****客家苏家围游记***** 苏家围的由来,已有好几百年历史。它是北宋文豪苏东坡的后代携家眷落居河源所建,定名苏围。 这是所有的旅游景点都缺少不了的设施--售票处。呵呵! 远看苏家围。 太阳底下的农屋。 懒洋洋的黄狗躺在门口。 或许还有些城市长大的孩子不知道这是什么?其实在苏家围几乎每家农户都有这东东。 这是拜祭的地方。当然伟大领袖在那段疯狂的岁月里,也是神。 后院的木瓜树,嫩绿的叶子在沉重环境中,分外好看。 紧闭的大门拒人于千里之外。走罢! 客家豆腐那么出名,想必每家每户都有石磨吧? 大院之间有又长又窄的走廊作联接。 四处非常安静,大厅只有孤独的老太太在编织东西,她头压不抬起来看一下我们,或许,生活的压力已经让她对周围一切麻木了。 可能我不是真的喜欢老屋子,这些是让我感觉压抑得透不过气的地方,我真的真的并不能感觉“文化”的存在。 这就是著名的永思堂,建于1481年,是为纪念苏家围八世祖苏东山而建,故又称东山苏公祠,一直是苏家围人举行祭祀、议事的地方。 地下凹下去的结构是为了排水而设计的。苏家围的屋子是典型的方形明清特色的“府第式”围屋,全村18座围屋几百间房看似杂乱地拼在一起,但从它的排水系统看,其实是非常讲究的。在苏家围即使遇上特大暴雨,雨水都能从屋的暗渠里排走,绝不积水。 正如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了明日黄花,昔日豪华大院已经荒废,墙根长出荒草。沉重的历史融化在轻轻的日子里面,这是一个可以让人产生许多想法的地方。 这里是锻炼胆量的绝好地方。人一进去里面,很容易迷路,而且走半天未必能见活人。。。哇!还是走为上策! 大家看看右侧,是什么?棺材!!!说也奇怪,我就感觉这副棺材能自己发出冷冷的兰光。客家人一般到了60岁,就会为自己准备了棺材,以备不时之需。 温暖的太阳底下,老太太旁边的山地车显得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那也算是新老文化的另一种交融吧。 外面是一个可以大口大口的深呼吸的地方。大树长得非常有味道。 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绿水环绕,翠竹掩映,置身于此可以一洗刚才心情的压抑。 苏家围位于东江与久社河交汇处,透过青竹,可以看见绿色的东江水。 苏家围现存五棵大榕树,均有一千多年的树龄。 走出屋子就能看到江景,就凭这个我也相信苏家围曾经是一个世外桃源。 看到了吗?这个有“南中国的画里乡村”的美誉的苏家围可不是虚有徒名的。
|
转自:http://www.ktzclub.net/club/viewthread.php?tid=148192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