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苏家围记 |
[游记]游苏家围记 |
2008-05-22 teeta.com |
过了迎亲桥,一个类似客家女着装的导游把我们领进一间古屋——乡村性别文化馆。这间充满着古老气息的屋子里面挂着许多文化图片,主题是“隐喻男女”。我们从图片上了解到“隐喻”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法,而“隐喻男女”是客家乡村的一种文化事项。导游小姐给我们讲述了一些关于古时候娶亲生子的礼节风俗以及深刻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腐朽思想。挂着的图片便可以反映这种情况:首先,“花轿的沉重”,说的是客家女过门后,必须生男孩——“事宗庙”,必须守贞节——“灭人欲”,如果忘廉耻,则以猪笼沉江;“阳光下的尊卑”,这一幅图画所说的是晒衣服时男子的衣服一定要晒在上面,妇女的则要晒在下面,因为妇女被看作不吉之兆,不洁之物,如果在男人之上就会克夫,惹祸招灾;“月光下的尊卑”所说的是洗澡时男的用的是木桶,女的用木盆;“姜酒说性别”这幅图片则有“姜片指女,姜条指男”的说法。这一系列的图片无不反映出旧社会客家妇女的低微及重男轻女思想的腐朽。让我们对古时候那些妇女深感同情同时也对旧社会的做法无比痛恨。 从“乡村性别文化馆”出来,我们跟着导游从左边的小巷绕过去,参观了永思堂(东山苏公祠)和义峰苏公祠,我们从中了解了苏氏宗族八百年的简史,还欣赏了客家女风采摄影展。经过义和街我们知道了它的演变史。 随后,我们跟着导游来到翠竹环绕的山歌台,导游在这一展身手,唱起了山歌,歌声柔美细腻,饱含客家风情,连旁边的“武功榕”也抖起了笨拙的身躯。经过红豆树,沿着石板路走下去,我们依次参观了“东山学堂”遗址、“义江古庙”遗址,接着我们便来到了客家娘坊,并在旁边的客家民俗表演馆观看了客家婚俗趣味表演,令人欢笑不绝。 导游带着我们继续前行,我们可以看见一排顶着斗笠的竹竿,每根竹竿上面都刻着一个节气,并附有风调雨顺歌,这便是农事四季廊。农事四季廊的两边是客家风水鱼塘,塘内的荷叶已枯萎,显示出初冬之象。右面还有一间名为“东坡食府”的饭店,门口挂的对联是:食府佳肴宾客扬,学士文章众文赞。是为食学相容。
|
转自:http://sujiawei.teeta.com/blog/data/143215.html2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