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 晴 2点跟旅行社出发,向汕头的方向前进,车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靠河流一路而下,河两岸的山渐渐离我们远去。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到漳州上了高速路,视野渐渐开阔起来了,路两边田野里的金黄的稻子在这天空晴朗的傍晚显得格外的美丽,远处的夕阳染红了西边的天空也开始下沉了。 7点多我们到了我们逗留的第一站——汕头。当地的导游接待了我们,一路上导游给我们讲汕头的民风民俗,汕头晚上的夜景让爱好DV的同事谢宝华高兴不已,拿者DV拍一路上的城市夜景。常说灯下看美人比白日更美三分,看来灯下看城市也更美三分用之无愧。 11点多了。 10月30日 晴 2点的船,午饭后就匆匆的直奔去南澳岛的渡口。到渡口离2点还早,大家边在码头拍照。快2点的时候船到码头,我们上了车,车开到船上。好久没坐船了,大家下了车,爬上船的上层,欣赏海的景观。近出的海水在中午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远出的岛屿隐隐可见。船起航了,由于下午的风浪比较大,船晃动的比较厉害,船头的浪花还不时的溅到船的上层来,有时打在脸上湿湿的,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但这并没有减弱大家欣赏海的兴致。 40分钟,我们便到了码头,车上了岸,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去我们的第一个景点——宋井,它位于云澳镇澳前村东南海滩。导游熟练的给大家讲解宋井的来历:顾名思义,就是宋代就开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昰(音shi是)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以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来到了南澳。就住在现在的澳前村一带,现在的澳前村岸边还保存着“太子楼遗址”。太子是指赵昺是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小皇帝。据说当时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现在看到的这口是马井。怕它再被沙子掩盖,近年在井的周围修了井栏。龙井和虎井什么时候能被发现,谁也不知道了。这些井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甘清甜美。为什么与海近在咫尺的井会长年不带海水的咸味呢?据有人考察后认为,从科学的道理分析,当时三口井是开凿在山边的岩石上,又正对泉眼,所以泉水源源不断,而将海水冲淡。而且由于井的底部有两重石岩,泉眼在上,底部的石岩又挡住了海水的渗透,所以水质甘甜。当潮水涌进井后,由于海水比重大,下沉后从岩层渗出,上面的泉水依然清淡。 "东方夏威夷"之称。沙滩长2.4公里,木麻黄林带约3公里,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天然海浴场。一看这儿的沙滩确实很美,细细的沙子让你忍不住想光着脚想在上面疯跑。我们到这而已经四点了,水温有点凉了,但海浪也很大,海浪大让我产生一种去冲浪的诱惑力,我换了泳裤便直奔海的怀抱,海浪劈头盖过来,让我第一次尝了一口南澳的海水,导游说的不错,不但咸还苦。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大的浪还不习惯,但我很快学会了海浪来的时候便跳起来,就可以躲过它。我班的同事看我玩得尽兴,我师傅和他3岁多的儿子也加于冲浪的行列,还有许师傅也跑过来了,还有几个同事后悔没带泳裤,其他的人只能在沙滩上骑马,骑骆驼,坐在石凳上欣赏风景,有的小孩翘着小屁股在沙滩上挖洞,他们快乐的欢喜让我想起自己童年时候挖泥坑的情景。 5点多了,海水冷得让兴奋的我们还是上岸,6点我们便坐车到岛的一个镇里去吃饭。晚上大家去逛街买海产品,带着大袋小袋的海产品便回到了宾馆,结束了一天之旅。 11月1日 晴 6座山头,形成完整的故事,既有艺术的观赏性,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让你感到天福总裁李瑞河在经商的独道之处,他经商的理念融入旅游服务、观光休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