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门都好像是上辈子欠了大海的情,只要一见到海就兴奋,阿得莱德市中心有一路有轨电车据说是通往海边的,我们立刻说服导游,坐有轨电车去往海边。 老式车厢很怀旧,走进去到处是浓重的棕红色。坐在旧式的大椅子上,车子平稳地向前行驶。路边是一间间独立的小房子,掩映在绿树丛中。阿得莱德在土地利用上很奢侈,除了市中心几乎没有高楼大厦,整个城市像一个巨大的扇面从山坡向大海展开。浓郁的绿色和赤红的北领地恍若隔世,和珀斯一样这里有小资的悠闲和小资的寂寞,但是少几分精致多几分质朴。 路边的房子属于本地的普通市民,每一间都很漂亮,但又不抢风景平淡而舒适。四分之一英亩的土地上,有一所房子,房前有个小花园,房后有个稍微大一点的,这就是澳洲梦。 有轨电车的节奏和着这城市的节奏一样不慌不忙。它的轨道就在街道上,除了钢轨的凹槽其他地方都是垫平的,没有电车的时候就是普通汽车道,而电车经过路口时也会根据交通信号灯停下车来。两边风景悄然变化,它就这样平静地穿过去,这条路似乎永远不会交通堵塞。 不觉中住宅消失了,两边是丛生的绿树,树叶迎着阳光变成透明的片片黄色,还以为到了郊区。但我不留神的工夫,窄窄的街道两边就都是琳琅满目的小精品店,卖漂亮的时装和其他闪闪发亮的东西。我正在看街景,车子突然停下来,海边就到了。海滩并不是特别的度假景区,就在商业区尽头五十步以外的地方。 大海无论在什么地方看上去都是相似的,天水苍茫,深不可测。但是只要在海边站一会儿,就会发现我们过去对大海的许多印象是不对的。 国内的海滩,不是浴场的地方,都飘着整排的浮球,是海上的农场。养殖业导致海水富营养化,污染越严重的地方,咸腥味就越重。而近海的渔业资源早已捕捞殆尽,采沙业破坏了大陆架的的生态系统,就像露天煤矿一样,把富饶的滩涂变得寸草不生。 据说,在淮河的一条支流边,学校里出了一道题,问:河水是什么颜色的?很多孩子回答,是黑的。因为从他们生下那天起,看到的河水就是黑色的。看这一段时,我为这种错觉触目惊心,直到此刻才知道,原来关于大海,我们的很多印象都是错的。在国内,从我看到大海的那天起,大海就是人满为患的浴场,后来又有了养殖场,即使是野海滩,也没有见过海洋哺乳动物,出海很远,只有零零星星的小鱼,海水的腥味总是很重。 阿得莱德是没有人在海边养殖,看看路上那些精致的房屋就知道,本地居民不急等着吃饭,也不盼着发财,他们有的是心情打扮自己的生活,当然不需要向大海索取,人们呵护着自然美景,供他们坐下静静欣赏。 海鸥在一群一群地站在海边的沙滩上,大鹈鹄展开宽大的双翼低低地从我头顶嗖地飞过。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在沙滩上玩耍,小孩迎着海鸥小心地走了两步又停下,忽然他跑了两步,海鸥拍拍翅膀飞走了。 水面上有情况,大群的海鸥和几只鹈鹄朝一方向扑去。那个地方离岸很近,只有不到五十米,但是那里已经有鱼群了。天然的大海原来可以就在城市边缘。一群墨鸭背对着鸟群,满不在乎的站在防波堤上,它们见鱼见多了,才不屑于理睬那些大惊小怪的海鸥。原来,海鸥不一定在远离人群的地方,鱼群不是开船出海很远才能碰到,鲨鱼和海豚原来常常在浅滩上戏水,风从海上吹来,带着水雾,海浪打在雪白的沙滩上,海风和海浪原来并不一定是咸腥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