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结伴出游,旅游,旅游论坛,游记,哀劳山探秘

[游记]结伴出游,旅游,旅游论坛,游记,哀劳山探秘

2008-06-14    yninfo.com

哀劳山探秘
五一节,全家老小驱车前往位于玉溪新平县的嘎洒镇,去探寻哀劳山上的茶马古道。
早上9:00从昆明出发,沿着昆玉高速公路,到大开门转入到新平县的公路,由于此段路正在修新路,有一段段泥泞的烂路,较难行车,中午到达新平县。县城不大,但处处显露出繁荣的景象,新建的楼房一幢连一幢矗立在路傍,人们都在欢度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彩的服装成为县城的一条靓丽风景线,特别是身着傣、彝民族服装的人们,更是份外夺目。
午饭是三四元一客的快餐盒饭,既有量又实惠,开店的主人热情地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情况,使我们心中有了底,简短的交谈使我们感觉到民风的扑实和旅途的暇意。吃过午饭,沿着新修的柏油路直奔嘎洒镇。路上车辆很少,路面平整,车速比较快,路两边的傣族身穿腰裙和脚套,头上是一顶小斗笠,腰上系着小竹箩,有的肩上还挑着担子,悠悠地走着,映衬着青山绿水,煞是好看。
下午3:00到达嘎洒镇,满街的傣族在卖荔枝、西瓜,哝哝低声细语,悠悠的走动,使人感觉心静如水,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嘈杂,时间仿佛也变慢了,虽然天气较热,但我们心静则凉,丝毫没有热燥的感觉。这样一个美丽宁静的小镇真象是世外桃园呀。整个嘎洒地区集居着约五万傣族,他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花腰傣。据说是来源于他们腰间的手工绣花腰带而得名的。花腰傣分“雅”、“卡”、“洒”三个支系,他们有共同的生活劳动方式,所穿服饰相差不大,外地人是分不出来的。腰间的小竹箩有很多用处,在生产劳动时可装食物、在谈情说爱时是装给心上人吃的“干黄鳝”、“咸鸭蛋”、“米饭”等。花腰傣低声细语的说话声,软绵绵、慢悠悠的,显示出该民族温和的性格。花腰傣有一种特殊的保健牙齿方法∶就是从小嚼食槟榔,再在牙齿上粘贴一层黑色的植物涂料,以终身保护牙齿不会蛀齿。所以他们的牙齿都是黑色的,非常醒目。
嘎洒镇周围是成片的稻田,而荔枝树交错地生长在田埂和田中,形成科学的立体农作方式,也体现了花腰傣的聪明勤劳。这样的农作方法是解放后从汉族学到的,这样就告别了旧时代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保护了树木和植被,同时也保护了生态平衡,使环境更加优美。而且人们不必每二三年就必需搬一次家、过游牧一样的生活了,现在的花腰傣村寨房屋成片,电灯、电话、电视、自来水、农机设备一应具全,生产力大幅提高,生活富裕了。有的村民在镇上建起了楼房、安装上空调,开起了宾馆、旅店、饭店和商店,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在这里也可见一斑。我们就住在这样一家傣族宾馆里,价格五六十元一个标间,还带有空调呢!在这里昆明人没空调是睡不着的哟。
本来我们计划到哀劳山上去住,下午五点钟开始上山时,突然天色暗了下来、风也大了,呀!马上就要下雨了,而上山的路是狭窄陡峭的盘山土路,为了安全我们马上调头回嘎洒。阵阵大风卷起了路傍木棉树上的木棉花,顿时满天的木棉像羽毛、像飘雪、更像蝴蝶,随着气流上下左右飘动,在火红的木棉花映衬下,那是怎样的景象哟!我们惊呆了!停下汽车,拿起像机拍摄下一幅幅大自然的杰作。急促的雨点把我们赶回到汽车里,满天的木棉也被大雨带走了。我惊叹这美景的闪现、而走得又是这样匆忙,就象人生一样,二八年华短暂而美丽,因此年轻的朋友们要珍惜这段宝贵而短暂的时光呀!像片是不能留住她的哟。
次日早上九点,我们再次驱车上哀劳山,经过昨夜的雨水冲洗,山更绿、木棉花更红,天是这样的兰、我的心情是这样的愉悦,伴随着音响放送出“青藏高原”的歌声,在山间飘动的水雾中、在这盘山公路上我们仿佛在飞翔,“木棉花儿呀你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象燃烧的火焰,她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我在篡改歌词哪。
第一个景点是飞泻而下百米的瀑布,虽然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但有高山流水、一泻千里的意境。这就是云南地貌的一个特点∶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飘洒下来的水珠溅出很远,我的头发上、脸上、眼镜上、衣服上也粘满了小水珠,凉丝丝的爽意由然而生,摄影留念那是肯定罗。山路很难走,11:30才走到茶马古道接待站,看看汽车的路码表,哇!才三十六公里就用了两个半小时。接待站有饭店和旅店条件不错,饭店老板说还有十一公里才到茶马古道,建义我们在这里吃饭后再去游览。店里共有十几个人在等做饭,这时饭店老板开始放映介绍哀劳山景区的VCD,这是玉溪旅游局制作的,用电视片的方式全面介绍和讲解了哀劳山景区的风土人情、节日活动、民族服饰、生产生活、风景名胜、土特产等。我们点的菜都是当地的土特产---山毛野菜,其中有一道类似火腿的腌猪肉,味道鲜美而不腻,非常值得一尝。在接待点附近还有一家富豪地主的家园对外开放,可参观一下。
茶马古道是旧时期马帮来往运货的一段通道,路宽1~2米穿行于密林之中,主要在小溪边绕行。溪水清澈见底,有七八个游人已经在此野餐了。我们在一跌水处留影后继续向前走去,密布的树林使人无法看清天空,许多灌木挡住你的视线,使我们看不到前后的游人,只能听到游客的说话声,我一时兴起对着密林呐喊几声,当然没有回声了,因为树木的吸声能力很强。这里遗留有一个石墙房屋,仅留有断墙残壁了,这可能是赶马人歇脚的地方吧。有一颗树更是长在一大块岩石上了,但树根还是顽强地包越了岩石,这是生命战胜顽石的奋斗,是呐喊、是抗争,并取得了胜利。这体现了哀劳山区人民抗争自然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
天又阴沉下来,我们赶回汽车上,我们个个汗流夹背、气喘息息,休息一会儿后开始下山了。唉!天又睛了,这时我们才注意到路两傍有许多“黄泡”---是一种野生果实,这可是我们丰收的大好机会呀!采集果实的过程就不多说了,反正很难看。两个小时后清点战利品,两塑料袋“黄泡”,战绩是辉煌的,但也付出了代价∶衣服破了、手也破了,还流血了;但是大家的情绪亢奋,嘻嘻哈哈,由如一群顽皮孩子。回到宾馆洗个热水澡,开大空调,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
次日早上九点,我们前往槟榔园,这是位于嘎洒镇傍二公里处的花腰傣村落。凉爽的早晨嘎洒非常热闹,满街都是花腰傣,她们在卖荔枝和西瓜,由于荔枝产量的大幅提高,今年荔枝只卖1.5元一大把,不用秤称量,这里的荔枝个小、味酸甜,多吃而不会腻;而当地的西瓜个也较小、皮黑且簿,瓜肉通红沙甜,也只卖一元一公斤,旅游的一大乐趣就是要品偿当地的土特产,我们当然是最大的买家了。沿着水田边的五尺小道慢慢行车,进入槟榔园村的打谷场,场地较宽,可停放十多辆汽车,下车后步行到一处村民集中取水和研磨粮食的地方,古朴的石磨一字排开,虽然此时没有人在使用,但是可以想象傍晚在饮烟下村民们取水、洗衣、磨粮食时的热闹场面,祥和而优闲。再往下走就到了嘎洒江边,这是花腰傣过新年的地方,上个月村民们刚庆祝完他们的新年---泼水节,从遗留下来的设施看,曾今非常热闹,这里有木制旋转秋纤、旋转跷跷杆、比赛娱乐草地、篝火架、许多竹编房子、地上的土灶、还有一个木制的大舞台,四周是高大茂密的大榕树,在这个天然的大游乐厅里一定有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吧。这给了我们一个借口∶明年要来这里过一个具有花腰傣风格的新年,朋友们记住哦!明年四月我们在此集会。

转自:http://edu1.yninfo.com/bbs/w/3.php?ID=4822730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