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农历"腊八"到,说说"八宝粥" |
[游记]农历"腊八"到,说说"八宝粥" |
2008-05-22 sina.com.cn |
农历“腊八”到,说说“八宝粥” 2007-01-25 21:23:14 大中小 明天,2007年1月26日,是我国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减称“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煮“腊八粥”,一来为强身健体,二来为讨个好采头,三为期盼来连丰收等。而要煮“腊八粥”今晚就要将各种煮粥的食材泡上,以备明天能煮出香喷喷的“八宝粥”来。过了“腊八”就离春节不远了,先祝各位过个愉悦的春节!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的佛教,说是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我国的传说有: 1、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2、岳飞遭奸臣陷害,被扣军粮,百姓闻讯,户户送去粥饭,岳军混合而食。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以后这个日子,百姓们都要煮腊八粥,怀念岳飞和岳家军。宋代最盛行喝腊八粥,无论宫廷、官府,还是寺院、百姓家,都争相煮腊八粥。《武林旧事》载:“十二月八日,即寺院与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亦叫“五味粥”或“八宝粥”。 3、明太祖朱元璋小时给财主放羊,经常挨饿,一天他在房间里发现一个老鼠洞,想抓只老鼠烧熟充饥,便伸手去掏,掏到深处,发现里边有大米、玉米、豆子等老鼠的积粮,他把这些杂粮煮成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后来当了皇帝,山珍海味吃厌了,腊八这一天想起当年的一锅杂粮粥,就命御厨将五谷杂粮煮粥而食之,并赐名为“腊八粥”。(资料来源于农科网)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腊八节也是车溪的腊梅节,这天,车溪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登上峡谷两岸的高坡赏梅,赏梅的时候要对歌,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你唱我答,歌词多是借咏梅赞来表达年轻人之间的爱慕之情。赏梅结束后,车溪人回到家里,取出新采集的腊梅花,泡上一壶浓香的腊梅花茶,全家人都喝上一杯。据说,全年都不生病。这天,车溪人还要吃“腊八粥”,不过车溪的“腊八粥”跟其他地方有点不同,加进了腊梅花。这样的腊八粥清香无比,使人垂涎欲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f83de9010007oe5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