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普者黑-前言(序) 2007-08-16 12:24:19 大中小 标签:人文/历史 美丽迷人的丘北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西北部。境内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川秀丽,湖泊俊美,有"高原水乡"之美喻。汉、壮、彝、苗、回、白、瑶7种民族,在这里世代生息,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 丘北土地肥沃,物产十分丰富。被珠江的两条支流-南盘江和清水江环绕,水能资源丰富。舍得、腻脚等山区乡是天然的高原牧场,全县可以开发利用草山、草场310万亩,已经开发了人工草场5.5万亩,是全省生猪、牛、羊基地县之一。地下矿藏分布很广,矿床、矿点多达130处,蕴藏着煤、金、铜、铁、汞、锑、锰、天然瓷土等19种矿物质。丘北小椒以其独特的香味而驰名中外,丘北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还有腻脚洒、腻脚粉红腰豆、舍得紫洋芋、火腿、草乌等特产都名扬四海。 丘北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普者黑离县城仅11公里,到省会昆明也只有280公里。景区165平方公里内256个景点,几乎溶合了所有自然风光的特点,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84个湖泊水天相连,40里荷路引人入胜,6万亩高原牧场碧草连天。普者黑既有桂林山水孤峰、清流、幽洞、奇石的灵秀,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神韵,还有西湖波光潋艳的明丽,更有比荷花淀还浩荡的万亩荷花、大峡谷神秘险峻的风采以及高山牧场的高远雄阔,难怪被建设部专家誉为"世间罕见、国内独一无二的山水田园风光"。 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曾养育了黎天才、马继武等著名将领。北上的壮族在这里驻足,南下的棘人在这里定居,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水乳交融,形成了扑朔迷离,异彩纷呈的文化积淀,呈现出无限的魅力。境内有黑箐龙村的大龙山洞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新石器时代作品-狮子山崖画,春秋末战国初(公元前475年)的古代乐器-草皮铜鼓,未发掘的元梁王堆,明朝白蛮(白族)的火葬罐群;建于清朝时期的文庙、金塔(文笔塔)、象鼻岭水利工程;有内涵丰富的滇戏,独具特色的丘北花灯《放羊调》、《小小扁担》等,民族传统曲艺《天体歌》(瑶族)、《三胡说唱》(彝族撒尼人)、《唱芦笙》(苗族)等,以及多姿多彩的舞蹈《霸王鞭舞》、《脚恋舞》等民间文艺。是供专家学者科学考察和文学文艺工作者搜奇采风的重要地区。 随着普者黑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国内外宾客纷至沓来,为了让游客对普者黑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县委宣传部编辑出版了这本《解读普者黑》。就这本书的容量而言,无论其深度和广度,都还不能全面而精确地概括出一个真实生动和魅力无穷的丘北,但是通过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丘北最迷人的风光、文化和物产,从而吸引更多的客商到丘北来游玩和投资,共同开发这片神奇而美丽的红土地,这便是编辑出版这本书的目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