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与你分享—2005五一七彩云南浪漫九天行游记 |
[游记]与你分享—2005五一七彩云南浪漫九天行游记 |
2007-07-18 sina.com.cn |
4月29日下午五点四十分,离开深圳这座喧嚣的都市,在飞机升起的那一刹那, (一):大理篇 “风”是下关的风,“花”是上关的花,“雪”是苍山的雪,“月”是洱海的月,我们包了车先到了洱海,将乘船费从八十一人砍到了三十。乘船在洱海上,波光粼粼的洱海,宛如一面大镜子。 洱海,因其形如人的耳朵而得名,海面宽阔,附近多围绕渔村,为白族人居住地,渔产丰富。游船先行至天镜阁,门票一人十元,我们这船同行的都嫌太贵,就这样,只上在岸边,便又继续前行至金棱岛。上岛得先交3元的入村费,这是村里的规定。早听说今天是岛上的赶集日,一上岸便被那一排排紧凑在岸边吆喝着的热闹的小摊点吸引住,煞是嘴馋。烤珍珠肉、螺肉、烤鱼、串串虾、最富特色的就是鲜炸水蟑螂,呵呵…,个人感觉味道不错,可以和广州美食媲美。还有岛上特色的香瓜,味道香甜泗溢,清爽润口。有名的三道茶倒是没有品尝。乘洱海上远眺苍山,连绵延伸的山顶罩着一条雪白的披肩,从洱海回来后仅驱车半小时便到了苍山山脚。近距离的苍山象一个小姑娘,娟秀中透露着清纯,一路骑马而上,更增添了份闲情逸致。 (二):虎跳峡 将记忆折成爱的纸鹤……放飞! 告别大理的“风花雪月”,我们踏上北上的征程。到达丽江已经是中午,由于我们找的师傅是大理的,不大熟悉线路,大家买了张地图,自助做了回向导,买好了七号从丽江返昆明的夜卧车票,匆匆填饱肚子,仅两个多小时约下午三点多,便赶到了传说中神奇险峻的虎跳峡。 (三)“香格里拉”悬念之旅 唐代,吐蕃王朝在今中心镇大龟山上设立寨堡,名“独克宗”,意为月光城,与之相对的奶子河边建有“尼旺宗”,意为日光城,日月在此交相辉映……,这就是代表永恒和平宁静之地的“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美丽动听而神圣得遥不可及的名字,这个“世外桃园”与“伊甸园”的同义词,似一个巨大的悬念,在心头念上百转千回…… 踏上寻梦的路途,到达香格里拉已是深夜十点。一路上的颠簸加上虎跳耗费的体力,我们个个早已是肚闹饥荒疲惫不堪,加上天气寒冷(估计只有十度左右),在虎跳时我们只穿着T恤,找到一家东北饺子馆,便冲了进去,赶紧点上几大盘水饺和刀削面,我是冲到厨房就抱着炉子烤了起来。吃饱喝足后,在当晚找到的一家酒店,120一间,舒适豪华,设备齐全,算得上三星级了,躺下后便开始美美呼呼大睡,准备迎接清晨美丽的香格里拉。 暖暖的阳光带着新鲜的微笑拨开黎明的面纱,是梦境还是现实?我仍然好象沉睡着,不敢置否这就是我一直祁盼着的香格里拉。是现实和梦境有差距的缘故,还是因为我只是一个初来者尚未开启这本悬念的书?在这座香格里拉的县城里,我没有体会出期盼中的那份神韵和带来的气息。将行囊移至提前预订好的藏地国际青年旅馆,女主人阿梅向我们介绍了一天游玩的最佳行程,并为我们画好了路线图。沿着图标的行程,我一路搜索着,不想错过这里的每一道风景:蔚蓝的天像大海包容着万物生灵,远处延绵不绝的雪山一道道山脉环绕着我们,山上生长着茂密扎根挺拔的松林,宽阔的草甸上处处可见牦牛,属都湖畔,这里被誉为香格里拉最好的牧场,丰美的水草,碧绿的湖面如镜子般闪耀。在距中甸县城5公里,噶丹松赞林寺,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从中甸县向北望去,在宽阔的草原尽头,群山之间,一座集镇规模的建筑群,极高处的屋顶上有鎏金铜瓦熠熠放光,夺人眼目。这片近乎古堡群似的建筑,就是松赞林寺,又名归化寺。进庙后,便见阳光下如映佛光的转经轮,身着红色佛衣的喇嘛,僧舍层层叠叠,踏无数石阶而上,行至顶处,便是两大主寺——扎仓和吉康。行进大殿,墙壁有色泽鲜艳的油彩绘制而成的六世轮回图,壁画线条细腻流畅,刚柔并济。主寺有四层,跟随有导游讲解的旅行团,一路听导游解说,才得知松赞林寺与七世达赖还有一段“法缘”:在六世达赖飞升后,卜定的转世灵童(即七世达赖)受蒙古和硕特部藏王拉藏汗的揎害,于是灵童被僧人们护送至松赞林寺避难,村里的人每天将牛奶奉入寺内供灵童饮用,灵童将牛奶奉于水源,祈祷此水成为乳汁以养育众生。由此成为“奶子河”。 带着虔诚敬仰的心走出松赞林寺,回想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对shangri-la的描述:这个被雪山环抱着的神秘峡谷;金字塔般的雪峰、“蓝色”的湖泊、宽阔的草甸,还有喇嘛寺,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生。而今,当我如此真切的站在她的面前,带着崇敬的心瞻仰她、探索她,躁动的灵魂在这里得到平静;感受着她那温热的体温和每一条延伸的脉搏,仿佛敲打着我的灵魂深深扎入这片热土,去触摸她……!而我,才刚刚翻开她璀璨生命的第一页…… 五月三日,从香格里拉乘越野车出发,一路盘山而上,盘山而下,山山环绕,车内我们与司机成龙大哥闲聊,成龙大哥是正宗的藏族人,幽默风趣,相貌英俊,爽朗的笑容,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民的可爱和淳朴,路上,他为我们唱起了藏族的“敬酒歌”。约下午两点多,我们到达德钦县城,稍作休整后继续驱车,途经飞来寺,而后便离雪山越来越近,在澜沧江柏林大桥收费站缴费后,沿路标指示(左去雨崩,右去明永),就这样,下午四点多,我们便到达了神圣的梅里雪山——明永冰川的脚下。 梅里雪山是云南最壮观的雪山山群,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各显其姿,紧紧相连。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藏语意为“白色雪山”。传说为藏传佛教尼玛派的分支枷居巴的保护神,为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在1991年1月4日,有17名中日登山队队员攀登梅里雪山,但因遭遇雪崩不幸遇难,后几年,中日登山队又三次试图攀登,但均仍未成功。至今,梅里雪山仍然被誉为“处女峰”,更赋予了她的神秘感和神圣。 在明永村,一条由明永峰上的融水汇成的急流,拌着泥沙奔流而下。我们找到一家酒店,40元一个床位,设施很简单,墙壁都是木板隔的,但在这里可以免费观看到晚上的藏族舞蹈表演。看后感觉此种表演商业气氛较浓。一楼大厅,几排桌椅围成一圈,桌上摆好了青稞豆、藏族风味的油条、酥油茶、青稞面还有青稞酒。进来的客人先被献上哈达,然后就坐,也许我们是免费观看的缘故吧,所以没有被献上哈达:(,晚上入座的客人有几位竟然还是云南省的领导,其中一位云南省文艺厅的厅长还为我们表演了节目,那特有的高原藏族同胞高亢而洪亮的歌声,一边唱,他还一边与我们干饮了这杯醇香代表敬意的青稞酒。由表演团表演的舞蹈节目相比较来倒是感觉逊色很多。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开始了明永冰川的徒步。徒步的起点是在横跨河水的小桥边,这里聚集着大批马队供游客骑马上山。我们的路线是沿着马队下山的路线而上,走到近三分之一处的一座石桥上,我们开始兵分两路,一路为挑战级,由小黑和老杨沿河流方向溯河而上,其余的仍沿马路行走,待我们几个走到山路近三分之二处的小亭时,远望河边,却不见了老杨和小黑的踪影,细细搜索,才发现他们俩儿已经走到了河源尽头的黑洞口,无路可走了。我们赶紧用望远镜帮他们勘察地形:从河面左侧的山坡而上,上面岩壁陡峭,要走到洞口山上的冰川,几乎没可能,即便上去了,那大块大块的冰石,一不小心掉入石缝中,可就有摔断腿的可能。唯一的办法只有过到河面右侧才可以登到我们现在的位置。但是,这么湍急的河流,要想过去几乎可能性极小。我们赶紧向他们打手势示意,如今,也只有看着他们俩儿干着急的份儿了。幸亏小黑穿的是橘红色衣服,比较明显,只见他上到半山腰,捡起一根长长的粗木头,往下扔一扔,走几步,再接着往下扔,从其动机看,我们都惊诧的一致认为,他们俩儿该不会是要搭桥过河吧???再细细搜索老杨同志,竟象个变色龙,在河边拿着一根细竹竿,一会儿在这边冒出来试探水深,一会儿不见了,一会儿又在河岸另一块儿的的石头堆中出现,就这样看着他们俩儿磨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富转机性的时刻出现了,小黑象是找到了出路,从河岸跳到了靠近中间的一快巨大石头上,手里仍然拿着一根粗木头,摆着一副渡船的姿势,我们这边看的气息都紧张到了喉咙口,约停留十几分钟后,还未等我们回过神,小黑已经安全跳到了右河岸的巨大石块上。老杨个头矮,正当我们为老杨担心时,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老杨也安全跳过来了。我们心里的石头这才完全落下,约十分钟的时间,我们两队安全汇合,近中午时,我们终于登到了观景台,最近距离的接触到了明永冰川的面貌。 (四)丽江——一个满足你小资情调的地方........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