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东潮州游记:风雨潮州行(之二):广济桥—山东晔子的同程. |
[游记]广东潮州游记:风雨潮州行(之二):广济桥—山东晔子的同程. |
2007-09-05 17u.com |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墙广济楼外。在潮州的三天里,我每天都去桥边看,从江两岸不同的角度欣赏它,直到管理处下班或者大雨滂沱无法观看为止。 第一眼看到这座桥,我就被它的美丽和奇特吸引住了。在河水湍急的韩江江中,24个大型桥礅“一”字排开,牢牢地矗立在江水里。在24个花岗岩砌成的桥礅中,靠西岸有10个,北岸一侧有14个。桥的中间是断开的,原本有18个梭船组成的浮桥。后来为了便于大船通过,就把浮桥拆除了。 广济桥的特点在于,它一桥集中了梁桥、拱桥和浮桥三种构桥方式。在每个桥礅上都建有亭阁,并且每个亭子都不一样。24座不同形式的楼台亭阁用途各异,在江面上排列着,蔚为壮观。广济桥以其独特的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在亭子的匾额上,书写着不同的内容,有“涉川”、“飞跃”、“骑虹”、“涨碧”、“朝仙”、“乘驷”等。亭子的楹联也各自不同,有:“峰低山让月,舟小水亲人”、“瀛洲景美赋诗来,沧海月明吹笛去”、“凤台霭隔三千界,鳄浦波分廿四洲”等等,真可谓是重领联阁,济美联芳。 据传说,韩愈在潮州当刺史时,经常到韩江东岸的笔架山游玩。每次过江都深感摆渡之苦,于是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他们分别在两侧修筑了一边,中间没有连结的部分就用十八只大船组成浮桥。后来,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传说归传说,但是在几百年前的时候建造这座大桥对当时的技术条件是很严峻的挑战。广济桥创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年),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随后重修,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直至1513年,才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如此算来,这座桥从最初施工到竣工竟延续了340年。在古代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睹桥美容,让人不得不叹服古代工匠的杰出劳动。这真是一座充满神奇的大桥,不仅因为它的美景,还有它的历史。 广济桥西大门: 广济桥西岸一侧: 从韩江东岸遥望广济楼和广济桥局部: 从下水门附近望广济桥的断开部分: 广济桥东岸一侧: 桥墩上不同的亭台楼阁: 广济桥西入口: 断口处经常有大船通过: 镇桥的铁牛: 参观大桥的游客骆绎不绝: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94053.html5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