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馏隍之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同伴伟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就是我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月1号,愚人节,本人实施了个伟大的计划,从市区骑自行车经意溪、归湖到馏隍,再沿233省道从登塘经古巷回来。 早上起床一看,六点,出发了!昨天晚上一点钟睡觉,而今天路途遥远,真不知道体力能否支持得了?和我的同桌约好7点钟在新华书店门口碰面。在南桥吃了早餐,为了有充足的能量,早餐一定要吃饱。行军先行粮,买了两大瓶矿泉水和面包,然后就出发了。 太平路熙熙攘攘,出广济楼,沿滨江长廊走到了渡口,坐船过意溪。过了意溪镇中心再继续走,就出现了一个分岔口,一直走是去凤凰,而往西就是去归湖。 溯韩江而上,经归湖、赤凤,出潮州境内,进入梅州市丰顺县馏隍镇。继续北上,直到馏隍大桥。道路非常好走,基本没什么坡度。风景非常好,山明水秀。一路走去,韩江的两岸都是苍苍竹林,风吹摇曳,沙沙作响。韩江在一些江段水面特别宽,水流速度慢,清澈见底。时不时就有出现沙洲,这种地方烧烤最好不过。现在据说在潮州市区以下江段禁止采砂,所以采砂船都跑到了这一带。 同伴没有骑行经验,找了俩单车不行,骑不快,而且费劲。真惨,骑行最怕遇到这种事情。到达归湖镇中心的时候就已经有些累了,所以赶紧到修理店把车子调较一下。 继续走,到了赤凤。当地人铺路用一些红色的石头,不知何物,类似煤焦石之类的。问一下他们说是废石。不久后我们看到有一个碎石厂堆放着很多这种石头。随便捡了一带回去分给同学们。 今天出来,没有带相机,实在是最大的遗憾! 当我们还在怀疑是否过了赤凤,一块计划生育宣传牌迎面而来,署名“丰顺县人民政府”。我们十分不解为何潮州和梅州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标志。在馏隍,特别是在我们走的路上,到处都是计划生育的宣传牌,哪怕是回来路上S233大山里面都无处不在。同伴和我都猜想是否馏隍的超生现象十分严重。 出潮州后公路两旁的村庄就多了起来,一直延伸分布到东馏。这一段路最大的特色就是客运点十分密集。随便一个路边小店的门口都摆着一个客运牌子,馏隍-广州,至珠海,至东莞等都是珠三角城市。 馏隍大桥! 馏隍终于到了!我们这边是韩江的东岸,而西岸那边,就是馏隍镇中心。高高瘦瘦的房子从江边一直往上延伸到半山。也许是土地的争夺比较激烈,几乎所有房子都显得特别瘦,为了增多住房面积,只好往空中发展,所以一般的房子都有5层左右。最底层建在水边的房子下面都有很高的水泥柱。一大片高低错落,就像是印度恒河圣城瓦拉纳西。 实在,我并不想到这么快。看看手表,十一点。(连手表都是借的,今天准备实在是太不充分)。虽然已经连续走了四个钟头,但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累。现在看惯北桥,觉得馏隍大桥真是太小了!数了一下总共有8个桥墩,全部是水泥结构。大概这桥是很久以前修建的吧!在桥上往韩江望去,只觉得它是在群山峻岭中蜿蜒而来。 镇上虽然不大,人流却是不少,车水马龙。第一个歇脚点是馏隍桥下的“万江亭”。这里面还有个关帝庙。我说为什么不叫“望江亭”?同伴看了碑记说其名是取“万里韩江”之意。激动不已,我们走到江边用装了一瓶馏隍的韩江水和一些河沙带回去。在万江亭遇到一对夫妇带着小孩称也是从潮州来,开摩托,也是走一样的路线。他们说要去东馏洗温泉。一听十分高兴,还不知东馏有温泉。他们说只要5块钱。几乎骑上单车就要出发,同伴说不想去。唉,扫兴! 然后我们就在馏隍镇上闲逛。起初来的时候还以为不知道馏隍会不会是说客家话,到了之后才知道多心。其实这里离潮州较近,一切与潮州并无什么区别。所以我们想找特色小吃却一无所获。镇上最老的区域是一些民国时期建的房子,类似西马路那种布局,只是路要小得多。这些老房子一律用统一的西式圆珠子,大肚子,顶部有方块的石头。而往外的房子也模仿其构造,并按照其分布规律延伸开来。据当地人说,这些新建的房子是80年代改革开放后规划的。这一片的特色就是这些西式的柱子,不管是民国的石头柱子,还是80年代的水泥柱子,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他们当地人称作“芋b柱”。(b想不到用什么字表示,芋b就是一种我们常吃的瓜类蔬菜,像葫芦,绿色那种)我们一听就笑起来,没想到这些常常在西方艺术书上看到的柱子在这里却又如此本地化的名字。 关于这些都是我们在馏隍吃肠粉的时候那大婶告诉我们的。不知道是馏隍的肠粉和潮州不一样还是这位大婶的不一样。她的肠粉可以说是潮州肠粉和登塘粿条卷的结合。肠粉的原料,粿条卷的做法。大婶说像粿条卷一样蒸更好吃。确实,皮薄而富有弹性,又滑又嫩,入口相当有嚼劲,一字记之曰:爽!而且一盘也只是两块钱。我们跟大婶说,下次带更多人来光顾。 今天没带相机,实在是遗憾。我和同伴说回去讲我们今天去了馏隍肯定没人信,所以一定要找一些馏隍特产回去。我们在馏隍镇上逛啊逛,终于在市场里面发现了馏隍特产——姜糖!当下十分高兴,买了两盒,14块,还有一些其他的。(回去才知道买的实在太少不够分) 虽然在馏隍的经历不少,但我们并没有多逗留,因为我们今天的目的不是馏隍,而是经过馏隍的一次骑行。我们启程返回的时候只有12点多。天气不是很好,我说还是买雨衣(我们连雨衣都没有带)。但不知为何,问遍馏隍的商店,都只有卖摩托雨衣而没有自行车雨衣。当然最后还是买到了。 走回来的这段路也就是省道233,也叫枫馏公路,顾名思义,枫溪至馏隍。所以我们返回就是走完枫馏公路。在地图上可以看到,第一个村庄叫“南坑仔”,丰顺县内233线上最后一个村庄是“茶背”,就是馏隍和潮州的交界。这段路只有短短19公里,但我们却走了3个小时!这一段公路都是修在山腰上的,坡度比较大。从开始爬坡的时候,同伴就显得体力不足了,一个是没有经验,一个是车子的缘故,还有一个也难怪他,他说以前从来没有骑过三小时以上的单车,而第一次出来被我拖到这种10小时的路线却是也够难为他!所以上坡我们就带着单车走上去。一个拐弯,又一个拐弯,以为终于能够下坡了,谁知道还是数不完的上坡路。终于看到下坡的标志了,以为能够体验一泻千里的快感,可是有些坡度又太陡,所以下坡又不得不下来走路。就这样,这一段路程起码有一半以上是扶着单车上山下山,总共走了3个小时。同伴说今天才知道市区的那些路就不能叫做路。确实,这么平直的公路修在半山,当初耗费的人力资源又是何等之多? 路上遇到3个也到馏隍的潮州家庭。他说我们像赵时进一样。同伴说以前看潮州台报道赵时进特别鄙视,到今天走这一小小的路程才对赵时进佩服得五体投地。其中有一个老兄特别有意思,他不断感慨:弟啊!人生就应该这样!什么都要体验!多出去旅游!娶老婆之前就应该多出去闯! 经过这特别的3小时,在茶背看到丰顺和潮州交界的标志时,你不懂当时我激动的心情。第一次感到潮州这两个字是如此的亲切,啊,家乡!进入潮州后基本已经不用爬坡了。进潮州的第一镇是田东,其实田东是一个镇,但地图上却没有标出,只是把“田东圩”标为一个小村。公路旁有一些可以摘枇杷的果园,以前只知道磷溪可以摘草莓,还不知道这里可以摘枇杷。继续走就到了登塘。我们在登塘吃了粿条卷。在登塘至古巷路段,满天尘土,黄沙飞扬,特别难受。回到学校洗衣服的时候先拿水一浸,全部变黄,再来一桶,还是黄的。从登塘到枫溪车头,基本上都是村庄和陶瓷厂,所以没有什么景观客言。 回到学校时6点整,今天从7点出发,总共11个小时,馏隍逗留一个小时省去,10个小时都是在路上。满打满算,今天走了100公里的路程。回到宿舍躺在地板上两个人傻笑了好久。望着天花板发呆。觉得从来没有过这么舒服的感觉。夜自修第一节没有去班里,第二节去发我们从馏隍带来的特产姜糖。 人生真是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