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东韶关游记—夜宿云门寺—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广东韶关游记—夜宿云门寺—同程旅游博客

2007-07-26    17u.com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总希望能到寺庙里去宿一晚。是想去真切地听听禅院钟声,还是希望去体会一下青灯黄案的枯寂,抑或是感受僧侣居士一心向佛的虔诚?我不知道。当听说乳源的云门寺可安排香客旅人住宿时,我立即决定去云门寺时一定要在那里留宿一晚。

通过朋友的联系,我顺利地住进了云门寺。寺里师傅把我带到寺院后部的宿处。这是一个四方形院子,有两层。那天正是禅七的起七之日,许多云门寺的俗家弟子(即居士)都来到寺里参加起七仪式。宿院都快住满了。一个李姓女居士安排我住二楼一个楼梯口旁的房间。房间里有八张床,我睡靠窗的那张床。

看过宿处后便到寺内餐厅去晚餐吃斋。餐厅位于香积厨的旁边,厅内摆了十几张圆桌,桌上摆放着碗筷和一瓶豆腐乳。大家择桌而坐,拿了碗筷到外面的开水桶取水洗涤。有许多香客都是有备而来的,自己带了饭盒。其实斋菜很好吃,有六七盘,素汤也好喝。吃完后大家都把自己用过的碗筷洗好放进消毒柜里。

饭后,我们在寺院里转了转。云门寺大门前是一个放生池,池中架一拱桥,三两僧人坐那里闲聊,四五香客在倚栏观鱼,一片幽静、恬淡的气息。院中有几棵古树,其中很抢眼的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满树的银杏叶金黄金黄,与寺院内一色的黄墙交相映衬,给寺庙更增添一份禅意。

亭旁竖了一块大石碑,是云门大觉禅寺佛学院开办十周年的纪念碑。碑后便是佛学院。

暮色很快降落,同去的朋友回乳源的宾馆去了。我拿了行李去找自己的床位。可是转来转去,碰上的都是关了门的佛殿,我再也找不到那个住宿的院落了。佛门拒绝我吗?清楚地记得那个巷道进去便是宿处,可是这时连巷道也找不着了。一个小小的院落,我竟迷路于此。人生有多少个巷道啊,我怎么这么容易就迷失了呢?是我的目被迷了还是心被迷了?

转了几圈后,我确定自己再也找不到宿处了,于是便找到一位师傅,让他给我引路。师傅听我述说后淡淡地笑了笑,随即领我前去。跟着他从一个房间旁上了楼,拐过一个弯便到了那个住宿的院子二楼。其实院子是连着的,就在后面,我却找不到!这事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看来我真是心迷于此。我们总在寻找,总在追求,却不知哪扇门会为我们打开。于是,我们迷惑了。

这时,我又找不到我住的房间了,当时只记得就在楼梯口右边那间,却没想到那院子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楼梯口。最后还是在那位和尚师傅的帮助下,我找到了自己的床,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人生中那些无数的迷惘是否亦如此?引路者谁?今夜的遭遇是不是一种一目了然的简单体证?

我们那房间住了四人,一位八十多岁的阿婆来自广州,两位阿姨来自韶关。院子里大家出出进进都不用锁门,日子在这里变得十分透明,心在这里变得十分单纯。冲过凉后,同房阿姨问我去不去参加晚上的起七仪式。我说去。她问过我几次住云门寺的原因,皈依?出家?我无法向她解释。也许用“体悟”一词合适点吧。

八点左右,我跟着大家去参加起七仪式,那是在佛学院的楼上。一路上大家都禁声息气地疾走。走廊的柱子上贴了很多警示语,其中最让我沉思的是“我是谁?”是啊,我是谁呢?我何以在这样的时间在这样的地方?

晚课大厅的帘子低垂着,里面有和尚在打坐。大家只能在厅外的天台上坐着等待。天气很冷,晚风吹得人耳朵生疼,脚也冷麻了。这时,西边的树梢上慢慢浮起一轮橙色的月亮,一点光芒都没有,止水一般静静地挂在那里。我从没见过这种颜色的月亮。今晚月亦如禅院静心?

过了一阵,门帘支起来了,我们排着队鱼贯而入。大厅前方中间置了一大桌,敬供着释迦牟尼像,和尚们都在绕着佛像转圈。我们则被安排站在后面。老老少少的和尚不停地转着,不知到底转了多少圈。那些扛着薄木片的和尚,有些木片上书着“监香”,有的则写着“警策”,住持的木片上只有三条黑线。我不懂这些规矩,也不敢贸然相问。只感觉自己太浅薄。

和尚们转到最后几圈时变成了小跑,随后是戛然而止。整个厅内除了脚步声再无其他声响。云门那三句著名的偈语此时却不期然地浮现出来: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住持在每人肩上轻拍了两板,不知此是否为“棒喝”,抑或赐福,或是“截断众流”?我不懂,只觉深奥。云门宗崇尚顿悟,主张心灵自由,真诚地生活,随缘随性。这应该是人们追求的本真,也是我觉得佛法精深博大之处。

回到房间后,同房阿姨都在听阿婆说向佛体会,我听不太懂白话,也因为爬了一天大峡谷累了,还因为阿姨说第二天四点钟要起来做早课,于是便早早睡下。

第二天四点钟便被走廊上来往的脚步声唤醒。于是起来洗漱,然后跟着大家到大殿去做早课。清晨的风料峭凛冽,可老老少少的僧众居士、善男信女们除偶尔的跪拜外一直都站在那里双手合十,垂首唱经。寺院钟声悠扬萦回,木鱼声声低响在耳。心入梵音,甘苦置外。所有向佛之人是否都能在如此的梵音之中摒弃俗世的烦扰?我不知道,但他们的那份虔诚,那种向佛行善、宽容待人、顺其自然的心态的确能让人平息心头的许多浮躁,使人自觉地进入人生苦海的修渡。

禅院幽寂,晨钟暮鼓,寺里寺外,心里心外。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42096.html81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