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梅关古道

[游记]梅关古道

2008-05-22    sina.com.cn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宰相张九龄因病告假归祖籍始兴路过梅岭时,见岭路“峭险巉绝”,行走困难,便向唐玄宗提出开辟岭道,改善南北交通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唐玄宗的赞赏,遂下诏命张九龄主持开凿。张九龄奉诏之后,行动很快,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在梅岭上凿通了一条20余丈、宽3丈的大山路。开通之后,南北交通大为改观。广州等地的客商货物可以由水北运上到雄州,经古道运往岭北;岭北南下的客商货物则由陆路经古道运到雄州,然后转水运运往广州等地。古道上商旅络绎不绝,道旁客栈饭店、荼坊酒肆,鳞次栉比。梅关古道从而成了沟通南北的主要通道。我想张九龄作为一代名相,在休假期间不忘岭南,为梅关做了一件千秋受益的大好事是值得歌颂的。

此后历代对这条古道的维护极为重视,北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蔡抗、蔡挺兄弟两人,前者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者任江西提刑,南北相邻。兄弟俩商定分别修筑各自所辖境内路段,补种松、梅,立表梅关。这样使梅关成了美丽的关口。

宋元丰二年(1079),有个王巩的人,过梅关时写了一段记述说:“……以砖铺其道,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南北三十里,若行堂宇间。每数里置亭以憩客。左右通渠,流泉涓涓不绝。白梅夹道,行者忘其劳。”

此后,明正统十一年(1446),南雄知府郑述征集民工,用鹅卵石;花岗片石铺砌岭道路面九十多里,并在道旁补植松、梅。明正德年间,广东布政使吴廷举也很积极增值松树,自称“十年两度手栽松”,“种提青松一万株”。到明末清初,梅关古道古松夹道,形如虬龙,成为南雄一景,叫做“官道虬松”。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0a2ba101008ky5.html2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