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QQ群朦胧的梦“牛牛”组织的去南雄梅关古道赏梅的活动,2007年1月20日早上8时在韶关市中山公园门前集合出发,我是第一次参加该群的活动,我在之前电话向“牛牛”报名参加了的,我是单独一个人参加。 这一天我在家早早就起床了,作简单的洗漱整理就出门了。简单吃个早餐赶到中山公园,看了一下手机才7:40,看到门前好象没什么人像聚会的,我就以为自己来早了呢。我走进中山公园逛了一圈,看到时间差不多了才走出中山公园,门前还是没什么人的,有几个人站在一起的有些像,我便去问他们:“你们是不是去南雄梅关噶?”他们说:“不是,我们去乐昌的,去南雄的中巴车在对面。”我就走去对面中巴车,问车头站的男子:“谁是牛牛?”这男子说:“我就牛牛。”并回问我是谁,我说我就是“微花冲浪”啊。 我就先上车了,车内已坐了很多人,我找座位坐到了最后一排的最左边的位置,我也喜欢坐前面的啊,可是前面的都给人坐了。都8时多了,“牛牛”说还有几个人没到,要稍等一下,等了许久终于人到齐了,一辆车坐了29个人。“牛牛”点了一下名,车子终于出发了。此次只有6个男的,其余全都是女的,看来是女多男少啊。大家也以此开个玩笑娱乐一下气氛。这次活动是AA制的,车子走了一段路有个男的给大家收取经费,我不认识他,听人说此人叫“雪域苍狼”。早前虽然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说韶关到南雄的路已基本完成修路的工程,可是这次我们也是一路颠簸的,不过还好了,一路上没有塞车也就心满意足了。10:20我们来到了南雄雄南饭店前面,此时还不到吃饭的时间,所以大家认为还是先去逛一下南雄街,然后才倒回来吃饭。我们一行人就开车去了南雄步行街,大家下车逛,我觉得这里河边的河堤留有枪眼一样的构造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逛街回来等齐人就开车回雄南饭店。看到柜台上放有一位网友“其哥”购回的一个精致手工的竹制大龙船,这条船上有一盏灯在亮着,外面的灯笼在作规律的旋转,有帆上写“一帆风顺”。如果灯泡烧掉了可以换灯泡吗?原来是可以的,灯笼上面的竹盖子是可以拿开的,就可以看到灯笼上顶部有分布均匀的气孔。拿起灯笼就可以看到亮着的灯泡了。灯泡上放着一个铁支架,放得稳稳妥妥的。有一个垂直向上的铁枝,倒过灯笼,发现正中央的位置有一个凹进去的金属支点。“其哥”介绍说:“由于灯炮产生热量,再加上气孔冷空气吹进来,所以灯笼也就转动起来了。”我细想一下:灯泡亮时产生热量,热量向上扩散充盈了整个灯笼不就像“孔明灯”“热气球”一样的原理吗?还有气孔可以吹进风来,难怪这么容易而且有规律地作旋转。发明此物的人也真聪明,好科学啊!“其哥”说他此次来南雄完全就是为了这条船而来的。后来陆续有几个人去饭店附近看龙船,有的网友买回了几个小的竹制龙船,因为已经没有大的竹龙船了。开饭了,我们一行人共坐了三张桌,今天是八菜一汤的,菜和汤的味道都很不错,这是经济又实惠的一餐。天却突然变脸下起雨来,难道我们赏梅的计划要泡汤了吗?希望天公作美会晴朗起来。吃完饭等了许久还不见雨停,有女同志已开起纸牌“拖拉机”了,我觉得风加雨有些冷,便先上了车。 许久,全部人都上了车,决定去买雨伞,来个打伞赏梅。去了南雄步行街“粤客隆”买了雨伞,我们的车子就往梅关古道方向赶,还未到梅关古道一路上就已看见马路两旁种的梅花有些已经开放了,都是白梅花。不久我们来到梅关古道外面停车坪下车,天还在下小雨,我们就打伞进入梅关古道。原来梅关古道是石头路,路两旁都种满了各色梅花,开了有白梅花、黄梅花和红梅花。我以前在家乡就只有白梅花,黄梅和红梅花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真是不枉此行啊。路上有“夫人庙”、“观音殿”、“玉皇大帝殿”,有一棵“状元树”,有“六祖寺”,看到了纪念陈毅将军的碑文,上刻有陈毅的《梅岭三章》原文,这原文与我们以前读书的有一些不同,例如最后一句,读书时为:人间遍种自由花。原文却是:人间遍种革命花。我走到一棵“东坡树”下停了下来,得以知道古人苏东坡在旧时被贬时曾两次途经梅关古道,曾在该树下乘凉并作诗两首,所以该树会被命名为“东坡树”,这两首诗第一首是悲凉的诗,所以我就用手机以短信的方式记录了下来:“《赠岭上梅》,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虽然是雨天,路上的游人也还真不少,有上山的,下山的,有摄影爱好者在用他们手中的DV、相机甚至用手机拍摄下自己到梅关古道上的身影,拍下那美丽开放着的梅花。 我向上爬梅关古道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雄伟的军事要塞梅关,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岭南第一关”,还可以看到上面有构筑的枪眼,这可见梅关在战争中的重要战略意义,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口啊,自古以来梅关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走到目前为止地盘还是属于广东南雄市管辖的。 再往前走过了梅关,我一脚就踩入了江西省大余县管辖的地盘了,从大余方向吹过来的风好冷哦。我转过身看梅关上的大字写“南粤雄关”,同样有枪眼的一样的军事建筑。往大余方向走是下山的梅关古道,前方是一片烟雾弥漫,我们走到前面右边望景凉亭处作了群中一些人的合影,在这雨雾飘渺的景象下也真有朦胧之美的感觉啊。走到这里我们群里的人已经分散成几个部分了,我这一队有11人,有“朦猪妹”、“大毛”、“月朦胧”、“鸟朦胧”,其他人我叫不出名了。我们没走梅关古道下山往大余方向而是选择走右边的水泥小路往大余方向下山前行,这条小路上两旁也种满了梅花,有红梅、黄梅和白梅花,小路上右手边也有大余县作的记念陈毅将军的碑文,记录下了陈毅将军当年躲避到梅关的踪迹,写下了暑名的《梅岭三章》,革命也就凯旋解围了。再往前走在三叉路我们走的小路又接上了梅关古道的石头路了,我们一行人往大余方向下山前行,路旁有一棵好大树干的千年古枫,往下走就是一个“古驿站”,这时雨稍大我们稍作停留,等雨稍停我们又前行,这里大余方向来的路平坦了可以走汽车了,一路上都有两旁的梅花供我们观赏,往前走一段路就有大余县起的一个高大的牌坊,上有大字“古驿道”,这儿也是我们往大余方向走的终点了。 我们一行人往广东南雄方向走回去,一直走梅关古道的石头路上山,爬上梅关处时人也走热了,凉风从大余县吹来好爽,在路旁卖梅人处买了甜梅,在“南粤雄关”“岭南第一关”前面留下了我们的留影,回到广东南雄地界了,一路下山赶回停车处集合,此时天色已晚,乘车回韶关,坐车就很闷了没有人和我聊天,坐我旁边的一对就聊得很欢,我当然不好意思搅和了。 这次梅关古道之游,只知道几个人分别为:“牛牛”、“雪域苍狼”、“风静晓月”、“大毛”、“朦猪妹”、“月朦胧”、“鸟朦胧”、“天晴”和“其哥”,其他人ID我就不知谁跟谁了。雨中游梅关古道,也别有一番滋味,是我们朦胧的梦。 -----------微冲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