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游记-由我的朋友maggie提供 |
[游记]云南游记-由我的朋友maggie提供 |
2007-07-16 7134.cn |
4月6日 昆明至丽江 从昆明到丽江需要8至9个小时(有钱的话可以坐飞机,40分钟),最后一班高快车1:30出发,到丽江时已经是晚上10:30了,我们从太阳当头走到一片漆黑。一行七人几乎素不相识,都是通过旅游网发email,打电话,约好一起出来玩的。见面不久,同行的两个女生问我有没有想到可能被骗,当然不是完全没有这种可能,但因为神的缘故我始终对人性善的一面报有信心。如果真的被贩卖到山沟里,那其中也必有神的美意。 一路上的景色很美,满眼都是绿色的,深深浅浅各种不同颜色的绿。见到顶着烈日挑水、锄地的农民,放水牛的牧童,破旧的学校就像《一个都不能少》里面的那样,秃秃的操场上有根旗杆儿,飘着国旗。日落时人们骑着自行车离开农田,这跟城市里的人下班有什么区别吗?农民也许更好,因为不用加班到夜里。总之日光之下人所经历的都是极重的劳苦。 到丽江后直接住到大研古城里面一家网友推荐的花园客栈,在河边转了半天没找到,只好打电话叫赵伯出来接我们,一进他们家院儿,一只大黑狗就冲我们狂叫,恨不得把全古城都叫醒了。赵伯家收25块钱一个人,24小时热水洗澡,有两人间和三人间。刚从城里来的我们觉得真便宜,后来习惯了10块钱住一宿,就觉得25块钱难以接受了,后面会详细说到。赵伯家满院子花花草草。 4月7日 丽江:黑龙潭、玉峰寺、玉水寨、纳西古乐表演 为了看日出要6:20起床,真是痛苦。赵伯一路小跑领我们到黑龙潭看玉龙雪山的日出。向往雪山已经很久了,我的全国地图册上标出了所有他们攀登过的山峰:慕士塔格、格拉丹东、阿尼玛卿、卓奥友等等,但自己亲眼见到雪山还是第一次。玉龙雪山顶峰上面的雪并不多,稍有些失望,不过雪山被初升太阳的光拥抱着的时候,它就显得有生命了。光真是好,令一切不同。 包车去玉峰寺和玉水寨(后来想起来这一天有些耽误了,不过又一想,可以在丽江多呆一天,也不错)。我爱那山山水水和花花草草,还有纳西人和他们的孩子。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丽江的地名就源于纳西语,意为金沙江转弯的地方。纳西的妇女很了不起,自古就干农活,而男人则在家看孩子(后来我们在田里看到好多抡锄头的妇女,在古城里见到不少背孩子的男人)。那里的小孩都很脏,但眼神令人难忘,尤其在拍照时,他直直地钉着镜头,仿佛一下子可以看穿你,仿佛天生就是质疑苦难的。 下午在古城里著名的妈妈付吃了顿午饭加晚饭,旁边是小桥流水,心满意足。第一次喝薄荷红茶,把薄荷叶直接泡在红茶里,味道不错,4块钱,免费加水,一坐就坐到傍晚。 许多人一起行动时很麻烦,经常意见不一,同行7个人中,有几个大概在城市里住惯了,对吃住行的要求都很高,不符合我们自助行的精神,于是我们明智地和他们分开了,这样对双方都好。 晚上看了纳西古乐的表演,主角是一位老东巴(东巴在纳西语里意为智者)。主持人说目前东巴只剩下十几位了。那老东巴又唱又跳又吹号,十分可爱,好像老顽童。在最后一曲中,他即兴唱纳西民歌(他不懂汉语),然后主持人翻译成汉语,歌词很美(不过后面的记得不太清楚了),有三段: 十三的月亮不好看,可是再过几天就要圆了; 再暴雨还没来时就要把屋顶盖好; 表演中还唱了摩梭妇女走婚时对唱的情歌。主持人说请在座的女性朋友记住,摩梭妇女称自己为太阳。那歌是这样唱的:“我是太阳,你是月亮,我们总是深深地思念。” 9点多散场后我立即独自行动,这是我所渴望的,极自在。听人说有个北京女孩开了个咖啡屋,一下子就被我撞到了。丽江虽然比周庄强多了,可还是人多闹腾,而这个布拉格咖啡(Prague Café)却是闹中取静,人很少,音乐不错,太好了。有点儿像刚开张时北京的雕刻时光,后来雕刻时光出名后就人满为患了。//sigh 那里的老板正在网上聊天,北京人,女,年龄及婚姻状况不祥,声音很好听,会说英语、日语。她说来丽江已有三年多了。店里有一只猫和一只狗。猫悄悄地窜到我对面的椅子上,趴在一个扎染椅垫儿上,睡着了,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看上去很舒服。我给它偷拍了一张照片,明明记得闪光灯闪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底片漆黑,什么都没有,我恨我恨! 4月8日 丽江至泸沽湖 早上8点从红太阳广场古路湾客运站出发去泸沽湖,全程票价46块5。一路翻山越岭,可以说正式领教了云南的山。柏油路只有一小段,石子土路被称为“病害路段”。到了山里手机就没信号了。在垭口就见到著名的金沙江,然后车子绕着层层盘山路慢慢下来直至江边。那里的江水很平静,不知道“金沙水拍云崖暖”是在什么地方。过桥的规定很有意思,由于那个木头吊桥年久失修,所以人必须下车步行过桥,然后再等司机把车开过去。小宝在江边的小摊儿上花1块钱买了一大包桑椹,好多年没吃过这么好的桑椹了,大家的舌头和手指都变了颜色,像小时候一样,心满意足。 车到宁蒗彝族自治县已经是中午12点,又马上换车去泸沽湖,没时间吃饭。剩下的依然是无穷无尽的盘山路,但是风景不错。开了1个多小时才到泸沽湖售票处,而售票处离风景区还有很长的路。票价38,加3块钱保险,一共41(听说3月20几号还26块钱,刚刚涨价。)然后汽车又开始爬山,杜鹃花已经盛开了,真好。忽然醒来就从山顶看到泸沽湖了,很蓝很平静。书上说泸沽湖在摩梭语里的意思是“山沟里的湖”。 车到落水(泸沽湖最早开发的旅游区)是2点多,身体僵硬且饥肠辘辘,第一件是就是吃饭。但是在吃饭前我在湖边见到了一株高山红杜鹃,(这是后来老地主告诉我们那就是高山红杜鹃),红得纯粹,令人震惊。饭后决定步行去里格岛,8公里路程。先是沿着湖边走,居然见到当地人在湖水里洗澡,佩服。因为泸沽湖的水很冷,夏天最热时水温只有18、19度。湖水至清,如果行舟湖上,听说肉眼可以看到水下12米。还听说到了6月,湖上就会盛开一种白色的小花,目前这花只在泸沽湖和丽江黑龙潭里有,因为湖水一旦被污染,花马上就会死去。但愿人不要再来破坏这最后的净地,让这小花能在泸沽湖里永远地开下去。湖边没路的时候我们就爬山上公路,见到好多粉色的杜鹃和小松鼠。一路走走停停,拍了好多照片,洗出来发现张张都很美,并不是因为技术或相机的缘故,主要是因为那里的景色好:群山围着湖,上面是蓝天白云,湖面上清晰地映着山和云的影子,我看着看着就走不动路了。 走了3个小时,在天黑之前到达里格岛,住在平措卓玛家,受到主人老地主、浪子和扎西次第的热烈欢迎。木头房子也令我着迷,二楼临湖的窗宽敞明亮,我只要从床上稍稍抬头就将那夜的星光、半夜的月光以及清晨的日出尽收眼底,幸福啊!而且才10块钱。不过一切都要自助:自己到湖边打洗脸水,到湖边刷碗、刷锅……,他们家养的狗啊、猪啊、牛啊、羊啊都满地乱跑,不拴着,它们都各从其类、相安无事,很好玩。他们的狗叫“沙漠里”,才两个月大,非常乖,眼睛好像会说话,惹人怜爱。我本来就喜欢狗,一下子就跟沙漠里混熟了,上下楼都要跟它玩儿一会儿。有些可惜的是清醇屋酒吧正在装修,我们没能赶上开张,不过现在已经开业了。 打着手电去扎西家参加篝火晚会,差点儿踩到湖里。那里的黑跟城市里的黑不同,在香港时,晚上屋子里不开灯也能看到所有的东西,因为外面的灯很亮。在泸沽湖如果没有手电,晚上除了远处人家微弱的灯光,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不过只要仰起头,就能见到在城市里绝对见不到的——星空。真不知道怎样形容那繁星点点的夜空是如何的美丽以及我第一眼看到它们时是如何的快乐与感动,只希望每个人都有幸亲眼见到。回去后大家聊的非常开心,做游戏、讲故事、唱歌、喝酒,我比较接近最真实的我,看得出他们也是真实的他们。回北京后,我还在三联书店门口见到了郭郭说的在美术馆附近唱了10年民谣的杨一,他正在卖自己的CD。人与人的相遇真是奇妙。 4月9日 泸沽湖、永宁温泉 喝多了,“哐当酒”后劲儿大,第二天头疼的厉害,就没去爬狮子山女神峰,挺遗憾的。不过跟浪子聊了一上午。他把从山里才来的杜鹃随便插在一个陶罐里,放在桌子中央,顿时满屋生辉。他和次第都是内蒙来的,老地主是北京人,他们自称泸沽三鲜。虽然年龄不同,但是经历差不多,都是爱自由,辞工后去旅游,几年跑遍整个中国,最后在泸沽湖畔定下,老地主97年来的,次第最晚,在里格岛才呆了1年多。老地主是网易163“驴游色影”的版主,平措卓玛家是里格岛唯一可以上网的旅店,太神奇了。我们也很幸运,吃了浪子的菜,听了老地主的小提琴和次第的歌,据说这是三鲜的拿手好戏。我喜欢“花雕马”那首歌,回忆在草原上度过的童年,很强烈的乡愁的感觉。 沿着湖边走,有几个摩梭女子在晒太阳,唱邓丽君和张宇的歌,她们招呼我过去坐一下,于是就聊了一会儿。大部分摩梭人都会说一点儿汉语,有一个已经去深圳打工的女孩更是什么都知道了。她说刚出去的时候很想家,但是过几天就好了。问她觉得深圳怎么样,她说挺好的,比在家好。她很快又要去广州了。还有一个比较小的女孩,刚上初中,不怎么说话,我给她们照相时也悄悄跑开,挺遗憾的,其实我就想拍她,因为她的笑容是最单纯、最灿烂的。城市里的人很少有那种笑容。我觉得她很幸福。 下午等他们从女神峰下来后,一起搭车去永宁洗了温泉。从里格岛到永宁游30多里路,开车近一个小时,走路的话可以翻山,前一天郭郭和揩油竟然走路去洗温泉,走了四个小时,脚都起泡了,真佩服他们。到了永宁就快到四川了,其实泸沽湖一半在云南一半在四川,在四川的面积还比在云南的大一些,从攀枝花到泸沽湖也不远,8小时车程。 去永宁沿途的风景极好,以灰黄色为主,路边都是高大的白杨,有北方的大气和沧桑,跟我们98年去大同、恒山见到的景色类似。永宁温泉门口有卖啤酒的,老地主说最美的事就是喝啤酒泡温泉唱歌,而且到了晚上8点以后男女共浴,当地人比较接近自然。目前我还做不到那么自然。温泉的水恒温37度,很适合人洗澡,比华清池要好,别看华清池是杨贵妃洗澡的地方,可那里的水烫得能让人褪层皮。回里格岛的路上见到路旁有个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居然是楼房,这在农村小学里是很少见的。听摩梭族的一个女孩说,可口可乐只是出资盖了这个小学,但不是人人都交得起每学期80块钱的学费,所以还是有不少孩子失学。七七说她可以到这里来教书。七七是西安人,到澳大利亚念书,觉得没意思,就不读了,回到中国到处漂。在深圳、广州呆了1个月,又到桂林、阳朔,在去云南的火车上碰到牦牛(牦牛是从河南来的),到了昆明就加入小宝(江苏MM)和飞石(北京GG)了。七七大概真的会这样做,老地主、浪子和次第都很兴奋,说他们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介绍了好几个人到永宁中学教书,那里还是很缺老师。有一天我也可能决定放弃城市,到泸沽湖教书,反正老地主家还可以上网。 浪子特意叫人从宁蒗县城弄了两只鸡过来,给我们红烧和炖汤,很感动。晚饭后玩杀人游戏,我成功地当了好几次杀手,感叹自己骗人装蒜本领之高强。其实我喜欢当好人然后早早地被杀死,每次看到杀手屡屡得逞,好人们还煞有介事地胡乱猜测就觉得很好笑。 4月10日 泸沽湖——丽江 郭郭在宁蒗买的话梅很好吃,从宁蒗一路“杀”回丽江。丽江下雨,所有的衣服穿上了还觉得冷。本来说第二天走虎跳峡的,但是因刚下了雨,怕山路不好走,决定先在丽江呆一天。 4月11日 丽江 4月12日 丽江——大具——渡口——中峡旅店 摆渡要12块钱。过江时很兴奋,著名的金沙江啊!水流不急,因为是下虎跳的缘故,不过还是有很多漩涡。过了江就傻了眼,面前只有一条又高又陡的山路,因为还背着大包,爬得我们痛不欲生,且感叹自己怎么衰老得这么快。1.5公里的上坡路足足走了1个多小时,然后沿着公路走了3公里到了著名的核桃园山白脸旅馆(Woody),买了虎跳峡门票,30块钱。吃了点儿东西,歇了一会儿,准备跟向导夏银固走,因为去中跳石的路很容易走错,每人向导费10块钱。与我们同去的一个日本人和一个韩国人不愿意给那10块钱就沿着公路走,与我们分开了。我觉得走公路太惨了,什么风景都没有,哪儿像我们穿过稻田、农家、小溪、瀑布,看到数不清不知名的野花,还有蝴蝶和鸟儿,而抬起头来左边是玉龙雪山,右边是哈巴雪山。那6公里山路走得很开心,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就下到了中虎跳石。太壮观了!我不会形容。只是现在看到照片,我仿佛还能听见江水在峡谷中奔腾的轰轰声。抄一段《藏羚羊自助旅行手册》云南分册上面对虎跳峡的介绍吧:“还是用一组数字来说明虎跳峡的惊险和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大自然的气势:虎跳峡起于中甸县的桥头镇,结束于丽江县的大具(我们的徒步行走路线是逆江而上),全长约20公里,其间落差约200米,分上、中、下三段,中间有18个险滩。江面从玉龙和巴哈两座雪山之间激流而上(我觉得应该是激流而下),两座雪山的海拔分别为5596和5396米,最大高差3900米(这个数字没意义)。穿越过这样一跳峡谷,所有的惊险、壮阔、山川的秀美,以及身体的耐力、意志的坚强、克服困难的勇气,都目睹过了,都经历过了,都检验过了,在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了。”而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人的渺小,至少在视觉感受上。比如说拍照片,要景色好人就只有一丁点儿;人要照大了,就什么景色都看不见了。 向导夏银固人很好,帮我们背包也不要钱。山里的生活给了他一双很有神的眼睛,看惯了城市人早上挤地铁时呆滞的目光,他那种清澈坚定的目光真是吸引我。他说有三个孩子要养,觉得负担很重,还说希望女儿可以上北大,我就鼓励他一番。 中虎跳江面海拔1600米,中峡旅店海拔2080米。5:30左右到了著名的中峡旅店(Tina’s Guest House),决定不上本地湾(Halfway Hotel)了。刚到了就开始下雨,我们真幸运。在Tina‘s住一夜10块钱,居然还可以洗热水澡,太爽了。洗完澡坐在走廊上面对着玉龙雪山喝热茶,觉得很幸福,一个人也可以有那么幸福的感觉。Tina’s 还住着4个法国人,一个日本人和另外三个中国人,客厅里的一面墙上写得满满的都是过客的留言。可惜女主人去大理了,没见到。因为累,8点钟就睡了。 4月13日 Tina’s——Halfway——桥头——中甸 睡得很好。8点钟出发,又开始上山,痛苦,但都没有前一天从下虎跳走上公路那一段艰难。途经好几个瀑布,据说是泉水涌出形成的,水汇成小溪,溪水里还有色彩斑斓的落叶。走在山里,就体会到“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流浪远方的感觉了,当然这感觉还是片面的,不知当流浪首先面临生存压力的时候,我是不是还能以同样的心情看待小鸟和小溪。 老远就望到飘扬在Halfway的五星红旗了,可还是走了将近1个小时(Halfway比Tina’s海拔还要高几百米)。我们只在Halfway稍微休息了一会儿,老板很热情,请我们喝免费的热茶,还聊了一会儿。他说现在徒步穿越虎跳峡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前年住在他店里的只有5的中国人,去年是15,今年还没统计,但感觉又多了。接下来可以走28道拐到桥头,7个小时,因为桥头到中甸的最后一班车是下午4点,于是我们选择直接下到公路,没想到那一段路又走了一个小时。由于我的帽子没遮住耳朵,我也没在耳朵上涂防晒霜,两天下来,两只耳朵都被晒褪皮了。下到公路后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等路过的车,因为到桥头还有14公里。搭了一辆小货车,司机还不错,在上虎跳和长江纪念馆停车让我们拍照。上虎跳也很壮观,不过修的太好了,就是到处都有栏杆、太阳伞和写着“虎跳峡”字样的石碑,专门为旅行团定做的。长江纪念馆很朴素,进门的影壁上写着“长江万岁”,展览记录了所有中国人在长江漂流探险的事件,最起先是尧茂书,看到他独自站在长江边上的黑白照片,就觉得很悲壮。还令人心疼的是我所见到的金沙江水已经是黄河的颜色了,这里可是长江的上游啊!在桥头一条比较清澈的河汇入金沙江,因此那河叫冲江河,去中甸就是逆冲江河而上。那里正在修路,路又窄又颠簸,直到进入小中甸。小中甸的草还没有绿,据说6、7月份的时候遍地都是花,不过我依然觉得很美。第一次亲眼见到青稞架、牦牛、吉祥塔、玛尼堆和经幡,跟在电视、照片中见到的一样,呵呵。车在半路坏了,公路两边就是藏族人家和他们的土地,还能远远望见雪山,于是我们很高兴地下来拍照。天冷风大,冻得哆哆嗦嗦。到达中甸时天阴沉沉的,居然下起了雪,把所有能穿的都穿上了还觉得冷,开始担心第二天到德钦的路能不能走,还有我们究竟能不能见到梅里雪山。 在中甸武装部招待所住下,10块钱一个人,有电视,洗澡要单交钱,不过天气冷得脸都懒得洗。吃完饭出去找车,包了一辆夏利到德钦,来回一共500块钱。在电信局上了一个小时的网,4块钱,收到gulgul的email,得知还有additional tests to do,有些郁闷,决定在旅行之中不再上网。又是8点多上床睡觉。 4月14日 中甸——德钦 途中又过了一次金沙江,翻越白茫雪山,路旁还有厚厚的积雪。在一个岔路口我们先沿着旧路走,快到垭口时才发现前面有一辆大卡车陷在雪里,好多人在帮忙铲雪。下车后发觉有些腿软、心跳加快,白茫雪山是我整个行程中到达海拔最高的地方,大约有5000米,不过因为时间比较短,不是很难受。雪山上的许多树仍然被雪覆盖着,可是有大片大片的山坡只剩下树桩了。司机说都是以前砍的,十分可惜,现在不许砍了。看样子那辆卡车一时半会儿出不来,我们就绕道而行。路上还见到一辆翻下山的卡车头残骸,恐怖。我在车上不知道睡了多久,只听见司机说“看!”,梅里雪山就在眼前了! “梅里雪山又称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藏语为‘雪山之神’,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第一高峰,迄今无人登顶……一年四季,云雾都绕在山顶,当地人也极少能看到它云开雾散的一刻,有见到过它真面目的人来说,永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描述所看到的景象,因为美对于这一刻来说太淡薄了。”(《藏羚羊自助旅行手册》云南分册)。每个要去梅里雪山的人都会问从那里出来的人“见到没有?”这样说来,我们能够见到它的真面目已经很幸运了。 |
转自:http://www.7134.cn/YJGL/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09112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