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昆仑关凭吊抗日将士墓 |
[游记]昆仑关凭吊抗日将士墓 |
2008-05-22 sina.com.cn |
这里是广西大明山的余脉,山峦重叠,绵延不绝,在南宁市东北十塘之处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七十年前,中国军队曾在这里血战昆仑关,用鲜血书写了抗日战争不巧的篇章。 穿过昆仑关南面的牌坊,沿着331级石阶拾级而上,山顶上三座花岗岩平台型公墓里丛葬着在“昆仑关大捷”中战死的上万名国民党将士,墓前石碑上刻着阵亡官兵题名录,浅浅的刻字经过七十年风雨的侵蚀,现在已很难辨认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他们是中华儿女,是民族英雄,他们的功勋永载史册。今天我来到昆仑关,凭吊抗日将士墓。山岗上满目苍翠,映山红开了,有杜鹃鸟的呼唤声:“归来——归来——”。一夜的春雨把陵园里的墓、碑、塔、坊洗得干干净净,蒋介石等国民政府军政大员们的题字清淅可辨,古关南面的山地上正在修建昆仑关战役纪念馆。七十年过去了,墓后由杜聿明将军修建并题写的十六米高的“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依然如剑直剌苍天,七十年前正是这把利刃斩断了日本侵略者伸向昆仑关的魔爪。 1939年抗战到了最困难时期,武汉、广州相继失守,日军占领海南岛后,又从东北调运精锐第五师团南下,11月15日登陆钦州湾,11月24日攻占南宁,12月4日夺取了昆仑关,一下子切断了我经越南的国际交通线,直逼大西南,欲置我国民政府于死地。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国民政府军委会命令第三十八集团军支援桂南作战,务必夺下昆仑关,而担任主攻任务的就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个机械化部队——陆军第五军。12月18日拂晓,反攻作战打响了,第五军将士或步、炮、战车协同攻击,正面突破,围歼顽敌;或迂回侧击,断其后路,阻日援军。中国空军也出动飞机支援地面攻击。守关的日军一个联队和一个大队凭借山关地利和堡垒工事负隅顽抗。一时间在这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山隘中发生了抗战以来最惨烈的攻坚战。正如杜聿明将军在碑文中所记述的,“无日不战,无战不烈”,“炮火交织于山谷,血肉横飞于林麓。攻战之苦,牺牲之烈……实开抗战之先河”,“我军万众一心,前仆后继,不辞攀跻之艰,不畏壁垒之固……攻坚克险……足寒敌胆。”敌军急命第十二旅团驰援昆仑关,结果也被我军围歼在昆仑关南山脚下的九塘。这一仗整整打了十三天,昆仑关终于为我军攻取;这一仗战果辉煌,歼敌近五千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和物资,日寇“钢军”第五师团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也被我军击毙;这一仗打出了国威、军威,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昆仑关大捷”震惊中外,中国军队以他们的大忠大勇向世人宣告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中村正雄就葬在昆仑山腰西侧,这位日本“钢军”的指挥官临死前在日记中写道:“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那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更强的军队。”头顶祖国的蓝天,脚踩敌酋的英烈们,你们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子孙,你们可以瞑目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f77e9010096lc.html3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