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融水苗寨的游记

[游记]融水苗寨的游记

2007-07-25    


正月十一、二左右,从柳州出发,一个人想去融水、三江,看看苗寨和侗乡民俗和民居,参加安太的芦笙节和看看三江的风雨桥、马胖鼓楼,有人同行吗?或有融水、三江的朋友有什么好介绍和推荐?

以下为我网上查阅的资料。

游览:融水县城内每家旅行社都有贝江一日游业务,交通、游览全包价(含午餐)70元至80元/人。游客可在第一天参加贝江漂流,第二天和第三天去元宝山游览。

贝江春天沿江两岸野花遍岭;盛夏江风拂面,凉意无穷;秋冬红叶漫坡,野果橙黄,是一年四季可游的佳景胜地。

贝江是融水县最长的一条江流,发源于桂黔交界的九万大山。它蜿蜒曲折,峭壁深菁,竹木夹岸,风光旖旎。阳春三月,杜鹃映红江水,木排悠然游动其间,景色优美。它的水碧清澄净,由于两岸竹木繁茂,随着河面的宽窄和光照的程度而呈现出墨绿、宝兰和淡绿等不同颜色,分外好看。在石门潭上游,都郎河、三防河、香粉河从三道绿峡中扑出,犹如三条白龙猛地撞到一处,形成贝江上著名的三江门。这里水声如雷,浪柱冲天,白涛滚滚,烟雾障目,蔚为壮观。在戥潭附近的大钓滩,有一块生根石板横卧数十米宽的河床,石板上有千百个形如文字的斑痕,据说是三国诸葛亮所书,非常神秘。

春到苗寨,沿江两岸野花遍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盛夏炎日,江风拂面,凉意无穷;秋冬时节,红叶漫坡,野果橙黄,气派非凡,是一年四季可游的佳景胜地。贝江还因为其水位落差变化大,形成了许多激流险滩和平静深潭.正如民歌所唱:“贝江河,水穹弯,七十二潭三十六个滩”,有些河段,江水弯弯曲曲,泛舟江上,时而波平如境,悠悠漂流,时而急流直下,但惊而无险。

游完贝江,游人别忘了品尝贝江鱼,这种鱼腥味很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当地人说,贝江鱼不用油不用盐,只用清水来煮,味道特别清甜,这话并不夸张!

线路,乘车赴融水,午餐后往老子山风景区,看五百罗汉雕像,观县城全景,后车往约38KM抵融水苗寨--东兴苗寨旅游景区,喝迎宾酒,考察苗族生活习俗,领略浓郁的苗族风情,品尝民族风味晚餐,体会喊酒、扯耳朵敬酒的习俗,晚上看苗族芦笙歌舞、芦笙踩堂、竹杆、背新娘等等节目,与苗哥苗妹对歌狂欢,烧烤,打油茶,自由走寨坐妹。

早餐后观看苗族独有的传统节目--斗马

元宝山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城北,方圆250平方公里。山体陡峭雄伟,主峰海拔2101米,天然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清澈的贝江,全长146公里穿流于峰峦间,峰回水曲,飞瀑倾泻,两岸杉、竹夹岸,苗寨木楼若隐若现,每年“放排”季节,大批竹、木排顺江而下,破浪飞驰,篙师的勇敢和智慧令人惊叹不已!

元宝山和贝江一带自然景观具有雄、奇、险、幽、秀、野的特点。这里是天然的动植物园,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物“广西冷杉”200余株,是新发现的稀有珍贵树种。这一带主要景点有30余处。在离城19公里处的贝江铁索桥附近,新建了四荣乡第一座民族旅游村。村内主要道路修整畅通,改建了芦笙坪、斗马坪,新建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接待木楼。全村居住着70多户人家都是苗族,在风俗习惯、民房建筑、语言、服饰等方面都保持着浓郁的苗族特色。几年来,这里留下了许多中外游客的足迹。

融水苗族文艺苗年
苗族传统节日中以过苗年最隆重、最热闹,苗年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地习惯不同,大致分三类:第一类以闰年的农历第十二个月的初一为年;第二类以农历十二月第一或第二个卯日为年;第三类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年。一个自然屯的村民一般同一天过年,年节期三五日或七八日不等

苗年的活动内容很丰富,主要有:一是祭祀祖先。家家户户杀猪或宰鸡鸭,烧香放炮,祈年拜祖。二是吹芦笙踩堂。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中青年男女都参加,许多老年人也临场指点。是日,村村寨寨笙歌伴舞,热闹非凡。三是走寨结同年。这是一项很有趣的社交活动。全村男女几十或百人甚至几百多人。带上芦笙,穿上节日的盛装,敲锣打鼓到同年村进行联欢活动。并在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则全村男女出村迎接。然后在芦笙堂再次吹奏芦笙及踩堂作为进村仪式,主人也以吹芦笙踩堂还礼。礼毕邀客人至各家款待,第二天又杀牛分肉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芦笙踩堂,晚上演苗戏或"坐妹"、对歌等,通宵达旦。未婚青年男女则在活动中追寻自已的伴侣。走寨结束,又吹芦笙踩堂作为隆重的告别和欢送仪式。此外,苗年期间还办理婚姻喜事,进行走亲戚活动等。

芦笙节
每年正月十三安太芦笙节(又称为十三坡会)热闹非凡,"嘭、嘭、嘭……",十三声响亮的鸟枪声划破长空,十三位德高望重的"头嘎"(领头人),举起了十三碗糯米水酒,"呀-呜"的欢呼声在挤满二三万人的场坪上此起彼伏。突然,一阵阵如惊涛骇浪,排山倒海,又如滚滚雷鸣,惊天动地的笙歌响彻云霄,这是由场内大约二千把大小芦笙同对吹百褶裙,戴着雪白的、叮当响的银饰的"达配"(苗家姑娘),围绕着吹芦笙的"达亨"(苗家后生),跳起了欢乐优美的踩堂舞。"达亨"们鼓劲地吹,"达配"们尽情地跳,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水堂舞,轻轻踏足,扭腰、摆手……那份苗家女孩的娇羞与可爱让观者如痴如醉。泄不通,欢呼的、呐喊的,吹的、踩的、看的,如痴如醉……村民往往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奏笙比赛,一堂一堂摆阵踏舞演奏,各不相让。根据曲调的水平高低,评出谁优谁劣。芦笙节上还有斗马、赛马、斗鸟、苗锦展览和交易等活动,也是青年男女接触、交谊、谈情的好时机。浓郁的民族情趣,强烈地吸引着远近的朋友们。

古龙坡会古龙坡会
农历正月十六,香粉古龙坡会在乡府附近的一块约900平方米的坡地上举行,那一天,方圆数十里的苗族男女,拿着芦笙,扛鸟枪,牵马匹,打花伞……朝着古龙坡赶来。正午时分,山梁上、村道间、河溪旁,出现了成列成队穿红戴绿的人群。远远望去,像一条条彩带在飘动。当万人汇集后,整个坡地就成了彩色的世界。坡上,竖有十多根木制的芦笙柱,每根芦笙都有一支芦笙队围着吹笙,每队有三四十人,"达亨"们手持芦笙,芦笙长者丈余,短者盈尺,笙管粗的如碗,细的如指。坡会开始了,几百支芦笙齐声起奏,高亢处,声浪如潮,十里可闻;低鸣进,曲调深沉,如吟如诉。苗家后生边奏边舞,显得特别的豪强。一群群穿着绣衣褶裙的苗家姑娘,乌黑的头发上插扣着鲜花、银梳,还佩戴着闪光的手镯、颈圈、耳环、银铃等。

原始链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travel/1/108380.shtml
转自:39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