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部雀儿山雄鹰飞不过的山峰游记攻略 户外攻略 |
[游记]西部雀儿山雄鹰飞不过的山峰游记攻略 户外攻略 |
2008-06-10 zaqi.net |
1楼大中小 发表于 2008-5-5 14:38 只看该作者 【西部】雀儿山——雄鹰飞不过的山峰游记攻略(图) 雀儿山,藏语的意思是雄鹰都飞不过的山峰,主峰海拔6168米,坐落在四川甘孜州德格县境内。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去年攀登半脊峰时教练的话语中,他的难度、他的强度,以及攀登所需要的技术,都是一年来我们魂牵梦萦的理由。 就像每次登山一样,当离出发时间越来越近时,我总会变得忧郁,当一个人把毕生的精力都专注于某一件事时,总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伤害。自己的每一次出发其实都是父母牵挂的开始,自己的每一次出发就意味着妻子漫长的等待和思念,自己的每一次出发都让儿子幼小的心灵留下离别的阴影。最难舍弃的还是亲情,因为作为一个有家庭的人,有时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从成都到新路海 连续五年,七次进入四川,只为自己的兴趣,似乎有点过分。“杜甫入川,终成诗仙;李白出川,终成诗圣。”我几进几出,却一事无成,可能是没听从“少不入川”这句话,但是我每次入川也没有沉迷于成都悠闲的生活,而是奔向更令我向往的地方。 从成都到攀登雀儿山的大本营——新路海,是一段艰难而漫长的旅程,我曾经三次从这条路上经过。总共七百五十公里的路程需要汽车跑上三天,但是这段路程并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即使我第四次从这条路上经过,我依然时刻充满喜悦。 古朴而简陋的小桥,曲折而缓缓的流水,新都桥总是一派幽静的田园风光。尽管繁忙的过往车辆在这里掀起一阵阵飞尘,尽管过往人流让这里失去昔日的淳朴,但是只要用心感受,这里依然是那么的宁静和祥和。 美丽的塔公据说是佛都不愿意走的地方,广袤的草原、辉煌的塔公寺、跑马山上艳丽的经幡、还有蓝天下雄伟的雅拉神山。 连绵的八美龙灯大草原上,到处盛开着五彩斑斓的格桑花,仿佛仙境般绚烂。牦牛在草原上漫步,放牛的主人则在草原上悠闲地晒着太阳,我很难判定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卡萨湖虽然没有晴空万里的秋天那样摄人心魄,但是下雄乡草原依然让人震撼,连绵八十公里的高山草原起伏不定,远处的奶龙神山威严屹立,身在其中无法不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 让我们更喜悦的是我们碰上宁玛教的和平祈愿大法会,神圣的宗教仪式、美丽的经幡飘扬、纯朴的牧区藏民,这么多的旅行见闻应该足以满足我们对旅程的渴望。所以登山或许就成了我们意外的收获,只是在当我们到达新路海看到雀儿山时,才真正意识到我们雪山攀登的开始。 到达大本营 因为中午气温太高引起的冰雪融化,造成新路海的水位时段性上涨,沿海子的路已被水淹没,我们进入大本营需要翻过一片小山腰。走山路虽然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但是对高海拔适应应该是一件好事,而且在山坡上可以俯视新路海的全貌。 绕下山腰后我们必须骑马过几条冰川河,河水很急,而且我们骑的马比较野,着时让我紧张了一回,一个牧民就被自己的马掀下来。 不过当我们来到大本营的时候,我们什么都忘记了。大本营是比我们早到几天的几个协作建起来的,就在新路海的滩地上,七顶宽敞的帐篷围成一圈,中间是几排折叠椅围着两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果珍、咖啡和茶叶,场地中间竖起一根木杆高挂着鲜艳的经幡,营地发动机带动音箱播放洪亮的藏族歌曲,两个高山厨师为我们准备丰盛的食品。我们就在营地里喝喝咖啡、讲讲笑话,当然,如果够激情,还可以参加晚上的锅庄大会,如果不担心高原反应,还可以高歌几曲藏族民歌,或者也可以蹦一下迪,让人知道登山本来就是激情的生活。 美丽的风光只属于那些进入最难行程的人。七十多米的瀑布飞流直下,那是冰川融化的水,那刺骨的寒,同样激昂了攀登者的情绪。看不到尽头的冰川直挂岩壁,其冰舌几乎延伸到我脚下,我无法不赞叹。而我们的营地就设在冰川的边缘,那种风雪侵蚀后的棱角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面前,令人激动和震撼。 从C1营地到C2营地 从C1营地出发到C2营地全程都是冰原,我们必须依靠结椴拍苋繁t诒豢招砸膊淮螅0挝迩?/P> 随着海拔的升高,一大片壮观的冰川显现在我们面前,整个冰原有三十个足球场那么大。如此宽广的冰川从我们能看到的雪山深处延伸下来,自然的造化是如此的神奇,令我们赞叹。当我们行走其间,感觉人是多么的渺小,即使是我们曾经有着多少想征服山的念头,此时此刻,当山以他充满雄性的伟力和冷峻的外貌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没有一个登山者不情不自禁地产生对他顶礼膜拜的冲动。所以登山其实就是一种朝圣的方式,一种回归自然寻找原始状态的方式,一种在困境中体验生命意义的方式,所以登山也是心的运动,我们带着浮躁而去,却带着平静回家。 不过今天最危险的还是过乱冰区,第一个比较危险的是一段直角冰壁,首先它是一段亮冰,而且冰壁下就是悬空的雪桥,虽然高度不高,但是在体能消耗差不多,而且雪桥上不能休息的情况下再使用冰镐和冰爪爬升,几乎让每个人崩溃,甚至最后都有被保护者硬拉上去的感觉,因为确实无法使出最后一点力气了。 在快接近C2营地时,冰裂缝越来越多,而且裂缝越来越深,很多地方都必须绕行,所以消耗的体力也越多,而且因为有些积雪很多地方都变成了暗裂缝,危险也越来越大。我就在快到营地时一只脚陷入了暗裂缝的积雪里,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后躺并努力抽腿,但是整只脚都已经陷进去,差不多有一米深,我的提脚反而使鞋子四周的雪更结实。这时一个协作跑过来想帮忙拉出我的脚,我告诉他已不可能拉得动,我希望他扒开腿四周的雪,但是一米多深的雪很难挖出去,而且我所处的位置又是冰裂缝,很难全身心投入救援。时间很快地过去,我感觉到冰雪的气温开始渗透我的雪套、冲锋裤和登山靴,并且影响着我的皮肤,小腿因为能散发热量,还没有强烈的感觉,但是脚部因为供血的不足,已开始变得有点麻了。这时又跑过两个协作,还好我的头脑还清醒,我让他们用冰镐和安全帽扒掉周围的雪,于是很多人一起努力,我的雪套开始露出来,接着我僵硬的脚也感受到冰镐的敲击。当他们用冰镐钩住我的高山靴用力拉出来时,我发现我还能在雪地上抬自己的脚,心顿时舒坦了很多。 终于到了营地,这是艰苦的一天,但同样是精彩和刺激的一天,因为登山最大的魅力就是感受下一个未知。所以我们喜欢登山无非是希望实现一个挑战未知自我的能力,因为只有那种痛苦的攀登,才明白原来自己可以克服很多困难;只有那种艰难的攀登,才明白自己比想像中坚强;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才明白生活有多么值得热爱。 站在顶峰 从C1到C2海拔上升了六百米,而且到营地的时间比较晚,为了减少高原反应,即使是非常的疲劳,也必须强忍着让自己不要那么早睡,因为人在睡眠状态下会减少对氧气的吸入,这样就会加重高原反应的程度。 不过从C2到C3的海拔上升只有四百米,所以我们出发比较晚,出发时已经是十点了。 紧接着的那段雪坡就更让人累了,试想着从半米深的雪坑里抬腿,四周又有雪的阻力,而且登山靴加上冰爪的重量又将近1.5公斤,并且在抬后腿时,前脚又有陷下去的危险,一步就足以让人筋疲力尽,何况是不断地在这雪坡上行走。
|
转自:http://bbs.zaqi.net/redirect.php?tid=2786&goto=lastpost1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