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西桂林游记:印象桂林(六)———伏波山(续)—秋叶.

[游记]广西桂林游记:印象桂林(六)———伏波山(续)—秋叶.

2007-09-05    17u.com

拽着“转”了几千万的今今追上队伍是在还珠洞口,那里的石壁上不是石刻就是造像,导游介绍说这些摩崖石刻是唐宋时期就存在了,古称“伏波胜境”,可见,伏波山在当时就已经是旅游胜地了。导游在介绍了造像的原型以及所要表达的意义后,又让我们回头看对面的石壁,如果没有她的提醒,相信不会有谁能注意到石龛上坐着的竟然是两位道教人物。导游小蒋说摩崖造像通常选用的是佛教题材,佛教和道教的雕像放在一起是很罕见的。呵呵,我没有宗教信仰,在我看来这没什么奇怪的,因为它们都是艺术[品,都可以供游人欣赏,如果游客中有信徒,在欣赏摩崖造像的同时还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祈福,不是两全其美吗?

(网上图片,借来用用)

伏波山有一块临江的巨石自洞顶垂悬而下,距地面仅寸许,戛然而断,实为奇观!这块石头就是有名的“试剑石”,名字的由来和东汉名将马援有关:传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与作乱犯境者在还珠洞中谈判,谈至僵局,马将军拔剑而起,剑光一闪,竟将巨大的石柱贴地削去寸余,对方为之色变,立刻答应退兵。“退多远?”“退一箭之地!”马援轿钉截铁地回答。对方自以为得计,二话没说便表示同意,并亲笔在箭杆上写下"箭落为界"的字样,伏波将军登上伏波山,只见他弓如满月,箭似流星,一箭射穿了三座山,直飞到作乱犯境者出发的地界才落下,对方见将军如此神勇,只好悻悻地退回了他们的老巢。再回头想想公园门口的伏波将军铜像,终于明白为什么有弓没箭了,原来为了说明伏波将军和桂林的渊源啊!

(网络图片)

关于试剑石,还有一种传说:宋代经略安抚使范成大曾在此举行鹿鸣宴,祝愿乡试告捷的举人,“应表明年第三闾”。在此之前,桂林地区出过两名状元,一是唐代的赵观文,一是宋代的王世则,传说还珠洞悬石若是“岩石连,出状元”,所以试剑石又名“状元石”,表达了人们对多出良才的美好愿望。为了图个吉利,导游让孩子们都去摸一摸显然被无数双手摸过的石头,大人们就没去凑热闹,而是让自己的孩子在状元石前拍照留影,说不定带去的十几个孩子中真的会有将来的高考状元呢。

(同事所拍)

在桂林地区,不论是挺拔陡峭的弧峰石山还是大型的喀斯特岩洞,都分布在一套距今约380万年左右的壳晶石灰岩中,这是一种形成于古海洋近岸部分的石灰岩,它曾受到过较强烈的海水冲刷、淘洗作用,岩石孔隙和渗透率都较小,抗溶蚀力和力学强度都大于含泥质较多的石灰岩,所以往往可以形成陡峭的石峰和大型洞穴。伏波山的洞叫“还珠洞”,听名字就知道其中又有故事,网上找到一段文字,粘贴在此,省得自己搅尽脑汁去回忆导游的讲解:

还珠洞又名伏波岩、玩珠洞,在伏波山腹。现在的主洞口南向,高2米,洞内高4~6米,宽6~8米,总长127米。洞底面积约612平方米。洞受北西向南北两组裂隙制约,沿平缓的岩层层面和裂隙经溶解与冲刷发育形成,距今约1万年。古时,还珠洞临江东向,唯有泛舟而进的东口,因称东岩。宋代在西麓凿洞通进去,但岩口狭小,不利通行;抗战时期,曾将洞口扩大。解放后,在南麓凿出入口,从此,游人多从南麓进出。此洞有各种传说:一说汉伏波将军在此试剑,故以伏波名岩;一说有老龙在洞中玩珠,称玩珠洞;或说马援南征,载薏苡归,龙王疑为珠,风浪大作,尽倾于此乃至,所以叫还珠洞。这几种称谓,唐宋以来都相继沿用,现在刻还珠洞3字于南口东壁,以作定名。

(网络图片)

还珠洞是唐朝除西山的庆林寺外又一个佛教圣地,信奉佛教的僧徒们,在洞内雕塑了许多佛像,其中有许多尚未成形的粗凿佛像,犹如风化剥蚀的斧凿痕,一般能辨认成形的佛像有239尊,加上尚未成形的共有400多尊。因为有佛像就有信徒朝拜,所以在入口处就能闻到特有的香味,只是烟稍浓了些,我是捂住口鼻进去的。在佛像集中的地方烟雾缭绕着,我没去细看在这里接受信徒顶礼膜拜的都是谁,还珠洞内没有导游讲解,我们基本上都属于走马观花,我先是看到刻于石壁之上的一幅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自画像,然后是一对在听居士算命的青年男女,紧接着又看到刚从地上爬起来的虔诚一家,男主人在叩拜后掏出四张百元大炒给旁边穿着长袍梳着马尾辫的工作人员。那位女孩子的穿着不伦不类,她是负责收香钱的,身上连个佛珠也不挂,所以我只好称她为“工作人员”了。

越往里走越开阔,由于地面被人工整修过,感觉像是走在某座城市的地下通道。正在往前走,同事卢慌慌张张走过来,问我们有没看到他儿子,一听他的话几个人都紧张起来。还没走完的洞我也不走了,招呼今今一起去帮着找小她一岁的伙伴。看到有向上的台阶,担心孩子会跟着别人先出洞,所以我就朝那个方向找。上去才知道,这里就是接近公园大门的地方,环顾四周,在钟亭里我发现了几熟悉的大身影和一个熟悉的小身影。原来那小子是跟着其他同事上去的,正盯着大钟看呢。卢对儿子的耐心是无人可比的,这一次他又给了我学习的机会,他居然没发脾气!如果换了我,哼哼,一定会让今今用眼泪弥补我的精神损失。当然,我肯定也会哭的,虽然没丢,毕竟就差那么一点啊!

虽然有惊无险,但还是给我们这些带着孩子出游的人敲了警钟,因为刚过去的虚惊,我已经对大钟没有研究的兴趣了。伏波将军的手里可以没有箭,我的手里可不能没有今今,所以在出公园大们时,我又一次拉紧了今今的手。

(网络图片)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93371.html3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