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伊春:感受小兴安岭的拥抱(0710) |
[游记]伊春:感受小兴安岭的拥抱(0710) |
2008-05-22 sina.com.cn |
在哈尔滨坐上空调大巴,经过5个小时的辗转,我来到了素有“中国林都”之称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当京城的人们还在忍受“秋老虎”的时侯,伊春的凉风告诉我,秋意已经在此聚集。晚间,走在伊春的街道上,呼吸着温润的空气,感受着别样的林区气息。“伊春离小兴安岭还有多远?”面对我的问题,导游微笑着说:“伊春就是小兴安岭,你已经在小兴安岭的怀抱里啦。” 伊春:感受小兴安岭的拥抱 “伊春”是满语的译音,意为“毛皮衣料”。早在辽金时期,小兴安岭森林茂密,物产丰富,是天然的狩猎场。满族的先人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动物的毛皮自然成了他们御寒遮体之物,伊春也由此得名。 站在伊春市区南山的兴安塔上,看着在森林、河流和山脉包围中的伊春。导游告诉我,伊春是一座绿色的宝库,森林总面积4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3.4,号称“中国林都”。据说当年伊春在某电视台做广告时,对方曾对“林都”的提法颇有微辞。后来在中国林业局的力挺之下,广告顺利播出,“林都”也从此成了伊春的一个代称,伊春还用“林都”注册了商标。 “伊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世界60%的红松在中国,而中国80的红松在伊春,是当之无愧的‘红松故乡’。”而伊春市嘉荫县从1905年发掘出中国第一架恐龙化石至今,共挖出恐龙化石二十余架。因此,伊春又有了另外一个别称--“恐龙故乡”。 奇石傲立林间 在前往汤旺河石林的路上,车窗外一眼望去的莽莽绿色,让人心醉。当我指着蓝天中的“风筝”感慨游人的风情雅趣之时,导游告诉我,那是一只老鹰。对于大多数只在动物园见过老鹰的人们来说,这一幕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小兴安岭的野生动物资源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与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湖泊擦身而过后,我们来到了汤旺河石林。沿着石阶向石林的南区景观走去,一处叫“一线天”的高大奇石突然进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两座巨石之间的缝隙可容一人侧身而过,但如果您大腹便便的话,那就有点难度了。 望着眼前的景观,心中不免产生了疑惑:这巨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孤零零地屹立在林间呢?原来,经国家地质研究人员勘定,这些景观是在2亿5千万年前,由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地块碰撞对接,通过岩浆侵蚀形成的天然花岗岩,并通过后期风化逐步成型的。在那个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汪洋,由于地壳变迁,小的石块淹没在海底;经过板块抬升,突起的高大石块逐渐浮出水面,形成了山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看到单体的巨石,旁边没有小石头的原因,这也是汤旺河石林的一大特色。 离开“一线天”,于林间小道间潜行,导游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起了石林的植被。汤旺河石林有200多种林木,主要有白桦、枫桦、榆树、红松、云杉、冷杉等。当然,我们最关心是伊春的特产--红松。导游告诉我们,红松和其他松树的区别在于,红松每棵小树茬一长便是五片针叶,并且树皮呈红褐色。红松在中国主要生长在伊春,许多专家都不明白大兴安岭这么多树种,却只找到一棵红松,据说还是鸟衔了红松种子掉落其间才长成的。红松非常适合做木材,用红松制成的梁木,四十多年后在表皮都已不堪的情况下,里面却仍旧如新。 欣赏完石林南区雄壮的奇石,我们来到了中区。飞天蟒、卧天牛、林海观音、金蟾戏松等怪石惟妙惟肖,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与传说。当我们还陶醉在奇石的幻境中时,不经意间,我们走到了一颗“来生石”畔。很多情侣浪漫地想在来生再续前缘,于是他们会在石前的帆布上写下两人的名字,再诚心地触摸灵石,据说这样便能梦想成真,亲爱的读者朋友是否也想去试试呢? 石林的美景在夕阳的掩映下与我们依依作别,据说明年石林还有两个景区将要开放,我们都在心底期待着来日的故地重游。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5087a01000bhc.html3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