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桂林旅游日记(二)(桂林-兴安 |
[游记]桂林旅游日记(二)(桂林-兴安 |
2007-09-01 ctrip.com |
2005年8月5日 星期五 多云 晴 众里寻她千百度——桂林入住 今天一天都在火车上,女儿从没坐过火车,很是高兴,在车厢里走来走去,从下铺爬到上铺又爬下来,玩个不停。正好车厢里还有个比她大一点的小女孩也到桂林,两人就成了朋友。 我在铺上半醒半睡,在火车摇摇摆摆中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南下的火车可能都得了一种病——晚点,还好——1小时。火车在22:00到达桂林站。 出站后根据网上提示向左转,向中山中路的方向走。沿途问了几家宾馆,因为今天是周末,住宿很紧张。又打了几家宾馆的电话,回答是都是满了。街上不停有人问你要不要住宿,可我不相信他们,好在山穷水尽之时,看见街对面一个大大的“绿洲酒店”的招牌,就决定去看看,不好就走人。 电梯上到4楼,原来是公寓形式的,环境OK,安全OK。接待MM想不到这么晚还有人来,给了个80元的最低价,一看房间,值。(相当于三星,比我后来在兴安住的挂牌二星强多了。)立马登记入住。 旅行提示: *桂林住宿强烈推荐:绿洲酒店。桂林中路与西城路步行街交叉处。电话:0773——2881278 价格可能还会更低,我因为太晚了,急于入住。 2005年8月6日 星期六 晴 “西风一吸水应波”——桂林寻象 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 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我们既然不远千里来到桂林,找象鼻山就是首要的任务了。 一早,就想尝尝桂林米粉的味道,就沿着中山中路——中山南路的方向,走了一会,不到汽车总站就在一个小巷里找到一个吃饭的地方——大顺米粉,地方虽然不怎样,但吃米粉的人却很多,我们要了两份,米粉很滑,特别是汤,味道很香。 问了路,沿南环路走,不多时,一个中年妇女推销竹筏,一边看风景,一边侃价格。最后以25元玩象鼻往返成交。 在象鼻山公园后面,我们坐上竹筏。竹筏把我们先带至江中观景处。这里水很浅,人可下竹筏玩水。从这里远观象鼻山,栩栩如生,不得不慨叹自然造化。 旁边还有竹筏,卖炸漓江的小鱼、小虾、小蟹,女儿见了,自然要品尝。10元4串,我觉得没什么味道,女儿却很爱吃那个炸虾。 在清清的漓江水里游戏,不觉时间飞逝,无奈我辈红尘凡人,还要去摸象鼻。很惊讶,象鼻山里居然还有个洞,洞外壁有石刻。 因为今天要赶到兴安,所以象鼻山看而未登,但这样也很满足了。 (绿洲酒店) (象鼻山)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15310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