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柳宗元桂林灌阳县遗迹 |
[游记]柳宗元桂林灌阳县遗迹 |
2008-06-27 sina.com.cn |
一百年后的道光年灌阳县志除记有仙源洞,又出现了柳子岩。这说明柳子岩的传说在康熙年前还没有,应该是康熙年后的事,明代顾璘游仙源洞就没有提到柳子岩,所以只能在道光年县志中见到寻找柳子岩的记载。那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灌阳士人蒋卜德相约朋友游柳子岩诗,诗的序写道他们听说仙源洞那里有柳子岩,但前去探游却找不到,当地老人解释说,明代后期很多官员来寻访过,当地人苦于招呼接待,就把柳子岩封填了,而用别的岩洞来代替,这样就没有什么人来了。后来又有好事者来挖掘想恢复景观,却没有结果。最后他们见到的仍是蒋道人栖居修炼的岩洞。 到清末有人继续了对柳子岩的寻找,民国版的县志就录有光绪末年举人戴毓馴的《寻柳子岩遗迹记》。这位戴先生也是与朋友相约到仙源洞去寻访柳子岩,很扫兴也是没有找到,也是听了当地老人关于填埋岩洞的解释,正失望时村民带他们上山去看了个岩洞,洞口上刻“造设”两字,进洞左右各刻一条石龙,他们发现这个岩洞也就是明人顾璘说的蒋道人的岩洞。 不久前笔者也相约朋友去仙源洞寻访,由县文管所文副所长作向导,当地的一位少年领路,找到一条依稀有踩痕的上山小路。上行二十余米,果然见一岩洞,洞口上刻“造设”两字,每字三十公分见方,右落款,仅能辨认其中“县”、“阳”两繁体字。进洞左右顶部,各有一条依突出石乳曲折走向而刻的石龙,约一米长。这与光绪年戴先生进洞所见一样。 这个岩洞是蒋道人的洞应该是无疑的。县志介绍蒋道人叫蒋兴,灌阳人,中举当过官,退休后在洞中修炼,不知所终。那么有没有柳子岩?当地人都认为有。柳子岩在哪里?就有两种说法:一、已被封填的封填说,二、就是蒋道人修炼洞的同一说。总之,笔者的寻访经过和结果,与清人蒋、戴两位先生的差不多,感觉是有没有柳子岩是一个问题,如果有,柳子岩在哪里又是个问题,所以还是个谜。 此溪非愚溪 在仙源洞那座山岗北面的那条溪水叫沙罗源,宽约十米。这条溪先紧沿山脚自西向东,后有所偏北,渐流渐远山脚,这就是传说的柳宗元的愚溪。 远在永州的柳宗元的愚溪怎么会到灌阳来呢?还是先看看县志。康熙年县志没有愚溪的名目和注,道光年县志也没有愚溪的名目和注,但是道光年县志录了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和在永州写的四首游愚溪诗,还出现乾隆年灌阳的举人唐学一到仙源洞寻找愚溪的的《寻愚溪》诗。这就说明康熙年前还没有人认为这条溪是柳宗元命名的愚溪,从乾隆年始,就有人认为这条溪是愚溪了。理由是柳宗元的名篇《愚溪诗序》的第一句就是“灌水之阳有愚溪矣”,提到灌水,再加上柳宗元曾游仙源洞,那么这条溪是愚溪了。道光年之后,这种看法越来越普遍,所以在民国版县志上索性就写下了愚溪这个名目,这就确认这条溪是愚溪了,直至今日,仍有人持这样的看法。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95cc401000cuh.html6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